王宝磊 刘飞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
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怎样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笔者从合理准确地选定主题、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要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和充分重视评价的作用四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有效性 合理选题 趣味性
展示平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的逐步实施,教师对研究性学习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校作为县里较早实施这一领域的试点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实施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课程实施初期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但在真正实施研究主题时,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往往是说得很好,计划得很完善,但做得很少,不能主动地参与课下的研究活动,导致制定的计划不能很好地實施,研究存在虎头蛇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合理、准确地选定研究主题
主题的确定对于研究活动的实施至关重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源于学生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内在动力。因此主题的确定需要很多因素,首要因素是学生自主选定研究主题,教师起指导作用。再好的主题,学生没兴趣也就无法实施。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中也提到: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其次,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生活。例如,在三年级选择研究主题时,学生对植物很感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最想知道的是植物的名字。于是我们一起选择了学校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其实这个主题并不简单,但学生课下通过询问教师、家长、查阅书籍和查阅网络资源的方式,表现得非常积极,找出了近三十种植物的名称和资料。最后,选定的主题要有可行性。初期学生可能想不到,特别是三年级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例如有的学生选定研究星星,这个主题就太大了,且不适合小学生课下的实施。
二、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
研究性学习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共同研究,学生在实践中的经验往往比知识更重要,哪怕是失败的经验也很珍贵。怎样实现课堂的趣味性呢?首先是悬念的设计。好的悬念会指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例如我在执教四年级《纸的承重研究》一课时,一张A4纸能承担起多大的重量?学生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为了让纸承担起更多的重量,学生想到了改变纸的形状,进而会想到把纸折成三角形纸筒、长(正)方形纸筒、圆形纸筒……一节课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其次,充分运用辩论会和情景模拟的方法。在教学视导中我执教了四年级《零食的调查与研究》这个主题的汇报课,在学生汇报时生成了一个问题:“吃零食好不好?”生成这一问题后,我倡议大家利用一周的时间准备资料,下周召开辩论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执教同课异构《叶贴画的制作》一课时,我了解到学生在三年级就在美术课上学习了《叶贴画的制作》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制作能力,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义为学会反思、改进自己的作品上。一节课学生在交流中,发现了虽然自己会初步的制作,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再次制作时成功率非常高。
三、要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
研究性学习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不同还在于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己的平台,一是教会学生如何汇报。汇报看似简单,实际是对所研究内容综合全面的介绍,它需要学生对研究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并能通过文本、图片、图表、幻灯片、辩论会等形式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讨论。实践证明,汇报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经过一学期的指导,学生逐步学会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二是重视研究成果的应用。学生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把研究成果发布出去。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别人认可时学生参与研究的内动力也会大幅提高。三是给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档案材料,学生把一学期的研究成果整理在自己的档案夹内,既是对自己童年记忆的一份珍藏,又学会积累资料。
四、充分重视评价的作用
评价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对评价的认识比较肤浅,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他们评价往往局限于汇报的声音高低,作品的美观程度,对研究内容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判,这也是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合理地评价他人。评价他人的前提是认真倾听和研读汇报者的研究内容,学会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找出研究中的亮点和不足,能礼貌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以建议的方式给同学指出不足。其次,要学会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时往往找不到评价点,为此我引领学生在完成一个研究任务时找出自己在活动中最有成就感的两个地方和一出能做得更好的地方记录下来。最后,教师的评价要准确。我采用关键词或用一句话来描述学生的研究活动。当然,比课堂上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有时候错误的经验比研究成果更重要。教师的评价应具有激励和引导的作用。评价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去参与研究。
总之,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需要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的反思,随着课程实施的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越来越展示出蓬勃的活力,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这门课程中来。
参考文献:
[1]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M],2009(5).
[2]李孔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2009(8).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