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孟琴
(长春工程学院机电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我院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办学宗旨,以本科专业应用型办学为定位,2010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了教育部第二批CDIO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修订了机械类人才培养方案[1],在2015年,根据教育部的倡议,我校有部分理工专业可能转为职业教育(如土木学院等),一系列的变化,将渐渐减小实验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依附性与从属性,实验实践教学从理论教学的教辅方法变成有一定独立性的教学方式,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相应的配套设施(硬件方面:实验设备的质量与数量,软件方面:师资配备、教学方式方法)都将要适应新的变化与形势。机械传动性能这类综合性实验课将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导自己的实验方案、进程等,独立完成实验课。
现在高校学生以90后为主,是电脑、手机、动画等,视觉感受为主的一代独生子女,对文字的想像比过去的学生降低,自立与生活能力差,在这类要动手、使用工具设备、自已根据实验条件与理论知识点设计完成机械传动性这类综合性实验课,越来越难,学生在实验课堂上有意原动手的学生越来越少,看手机,不动不问,也不回应的学生越来越多,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
(1)从小的生活环境就缺少动手能力的锻炼,越来越多的学生,甚至扳手的名子都不知道,更不说有使用过的机会,对简单的工具(各类板手)不认识,没有一些生活常识,也没有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带轮或链轮转动时要注意头发不要卷进去,有些带电运行状态手不要去触碰,在运转设备附近不要打闹)。
(2)思想上也不认为一堂实验课有什么重要,对学习的认真性不高,看别人做实验就认为是自已在学习。
(3)现在采用的机械传动性实验课的教学方式为:教师会介绍实验内容、原理与步骤等,对每组同学给予一定的题目,指导教师会在各组之间指导学生组装,并维护教学秩序,教师自己主导了实验,学生的主观性体现度不高,一堂实验课会因为各种原因超时(有时会超一个小时),课后,教师很无奈,学生也没太多的成就感。实验指书的编写目录:实验设备原理,实验台各零件的介绍等,没有成体系。
(1)机械传动性能实验的任务,是对实验室提出供的构件完成机械传动的合理布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搭接布置机械传动系统。
(2)对搭接的机械传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即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3)了解计算机等辅助设备的应用与方法[2]。
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进:
(1)录制一段影像素材。机械传动中常用工具的使用场合,如内六角板手、普通板手等,在实验台上做一下工具的演示。对机械传动实验中提出供的零部件,进行介绍。实验中的安全常识(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注意电、重物或远离运行中的实验台等)。
(2)重新设计实验指导书,删除一些理论知识(教材上已有),只保留涉及实验操作的内容,把实验内容分块进行介绍:实验台构成、实验台操作、实验室提供的零部件的简单介绍(删除原理介绍)。改变以前内容模式:实验目地、实验原理与实验现象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实验台可以进行的科学研究方向进行介绍(对一些零部件的性能测试[3],根据数据分析实验设备的性能,如故障,故障可能的原因等),使学生多一些研究性与应用性知识,了解实验的应用价值,。
(3)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改进。在实验前,把影像素材与重新设计的机械传动性能指导书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自己分好组(4人一组),每组实验课前拟定好实验方案,课前做好预习,到实验课时,指导教师对实验方案给予核对,确定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学生自己完成整个实验步骤,指导教师不参与实验过程,但要监管实验过程防止发生意外,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会帮助分析原因。让学生成为主体,自主完成实验。
(4)实验报告形式多元化,不局限以前的实验报形式:实验目地,设备,过程等,可以以主题内容展开,包括: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原理、搭接好的机械传动系统(要求有图片),完成搭接传动系统的性能测试(要有输出的曲线图)等。
机械传动性实验课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区别于验证性实验课,不是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训练为重点,验证理论、掌握学习实验仪器操作。综合性实验课是建立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性实验的训练[4],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1]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6(3):50-52.
[2]张军,李为.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39-40.
[3]曹志中,毛杰,李予寅,等.机械传动性能综合试验台应用研究[J].制造,2010,10:125-126
[4]邱文龙.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