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京
河北省新乐市大流中学
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和探索
张伟京
河北省新乐市大流中学
本文简要论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和探索,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语文教学;生活化;思考;探索
教育的生活化,就是以现实生活为大背景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愿望,并促使其以学习及生活的主体角色体验整个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现实生活的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素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呢?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学科,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语文教学方式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付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尺度,将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文意蕴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语文技艺和语文知识,甚至畸变为一种抽象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从而使语文教育失去本真的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应当说,这种“应试语文”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与生活的分离,最终使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品格和价值遭到弱化。为考而教、为教而教的语文使教学视野缩小为有限的几本教材,远离生活源泉,以至于越来越深地陷入“死水”中。语文教学本身毫无活力和生机可言,失去了其生动活泼的人文气息和诗意特质。不改变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要改变这种局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语文教育回归生活,还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品质与价值。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教育要为学生当下的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语文是一项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学科和课程,它担负着让学生以语文的方式感受、体验、思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使命。生活不仅构成语文教育的内容,更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源泉。这表明,语文教育具有生活化的品格和价值。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使人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和学习语文,并将生活的兴趣和内容灌注到语文教育和教学中,使学生在语文教育中不断获得精神的滋养和生活感悟,引导学生过精神富有和有意义的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舞台,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这两个特点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变得相对狭小。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特点,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环节,拓展和延伸学习的空间,从而使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在生活化的语文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生活是语文的根,理解课文离不开生活。每一篇文章都是通过文字记录的带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载体,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将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是有效学习的过程。情境的创设、生活的体验、主观的认知、行为的呈现构成了学生学好语文最有效的元素。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指向生活、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理解掌握课文,从而实现学生多元、全面发展。
1.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必须解决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问题。
要解决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问题,必须从生活入手。生活是语文的根,语文学习的兴趣归根到底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必须立足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推动人主动自觉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内驱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必须使语文学习走出知识化的牢笼,把生活本身作为语文教育与教学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语文教育的生活化要求语文教育内容必须向生活扩散。
语文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中学生正处于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惊异之情,激发学生参与生活、感受生活、探究生活和表达生活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自自己在生活中的专长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有专长,敢于在学习、生活中展示自己的专长。学生在展示和表现自身专长时,往往会获取许多语文的写作素材,而这些素材往往别具一格、视角独特,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很有裨益。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生活化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需要回归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背景、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在充分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促使其更好地理解来源于生活的文章,才能更有效地将生活与语文密切联系起来,才能做到更好地落实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学习文字课本的过程变成解读生活、感悟生活、探究生活的过程,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提高个人素养,陶冶情操。
语文教育要回归生活。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的生活的基础上,真切理解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真正实现生活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