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堂教学实现校园文学的软着陆

2015-11-08 08:02夏培秀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夏培秀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高中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目的,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校园文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紧密联系,从借助戏剧、课堂演讲、读书报告、作文大赛、校报校刊五个方面谈了二者的有机融合。如果能够巧妙借助课堂教学,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校园文学活动便会实现软着陆,从而促进高中作文教学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中课堂教学;校园文学活动;写作擂台

校园文学主要包括师生创作的反映校园生活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激情,他们以饱蘸激情之笔,或颂扬身边的好人好事,或鞭挞社会的不正之风,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学的这一特点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高度吻合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如果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能够巧借校园文学的东风,是能够突破当前中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忽视生活源泉、思维僵化、个性丧失的写作困境的。所以,如何处理好校园文学和课堂语文教学的关系,实现校园文学的“软着陆”,是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

问题。

所谓“软着陆”,就是比喻采取稳妥的措施使某些问题得到解决。我认为实现校园文学的软着陆,就是利用校园文学的优势,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校开展校园文学活动以来,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提高语文能力素养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阅读、写作、交流为主要途径,使校园文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使师生教学相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现将我们的一些实践活动汇报如下:

一、借助课堂典范作品,实现阅读教学和校园文学的对接

将导读主体换成学生,把学生请上讲台,就提高了学生智能发展的强度和实效,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创造力和无限潜力会让我们刮目相看。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我们每学期还在各年级都统一规定了学生必读的书目和选读的书目,学生在读后会有定期的读书报告汇报课。从学生的读书报告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深度不断提升。

二、借助课堂演讲,校园文学为写作教学提供了鲜活范文

新课改的实施,使语文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也给校园文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针对学生写议论文材料不够丰富,事例老套乏味,名句不少却不见观点,辞藻华美却空洞无物等问题,我们从高一开始开展了课堂三分钟演讲比赛活动,这也是将校园文学引入课堂的一种方式。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课堂演讲稿适时恰当地进行指导,更能针对学生实际及时指导,更能帮助学生端正态度,从而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借着演讲的机会获得双丰收。这种利用校园文学的课堂进行写作教学的方式,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改变了枯燥的语文学习环境。

三、借助课堂实践活动,使校园文学“潜入”课堂

邓泽棠老师在谈到他们十五年的教学成果时说,在习作教学中“以观察情境为基础,以激发情趣为核心,以激活思路为指导,把学生带进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提供不拘形式、缘情而发、自由表达的场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见,写作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戏剧单元的教学,我们让学生改编和创作剧本。改编经典话剧、改写古典戏曲、改写小说为剧本,利用“编—排—演—评”四环节教学法,使班级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欣赏《雷雨》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时,我们放映莎士比亚经典剧目,向学生介绍西方的编剧规律;学习《窦娥冤》时,介绍中国古典戏曲起承转合的编剧规律。本着仿创结合的原则,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关写作训练,选取自己喜欢的作品,将其改编或创作成校园舞台剧。这样将作文指导课、戏剧阅读鉴赏课与校园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学生跃跃欲试,从而创作出了富有时代气息、充满个性的校园文学作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戏剧艺术鉴赏力和情节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校园文学在不知不觉中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四、借助写作擂台,拓宽校园文学的发展空间

举办各种作文竞赛,能让学生自由创作,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作文竞赛是发现和培养校园文学人才的捷径,作文竞赛可以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文学阅读、鉴赏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我校每学期都举办征文活动,给学生不同的话题,锻炼、鼓励学生大胆练笔。每年我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作文大赛,像“文心雕龙杯”全国新课标写作才艺大赛。“春蕾杯”作文大赛,很多学生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都获得了好成绩。

五、借助校报校刊,促进校园文学的持续发展

以文学社为阵地,促进校园文学的持续发展。我校有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学社,有学生自己编绘出版的校园刊物《红帆》,师生从组稿选稿开始,精心选拔、精心点评,将学生不定期写出来的优秀稿件推荐校刊发表。已有不少学生的作品发表在校报上和《红帆》上,有的还被选出刊登在学校的《教科研》杂志上交流。在这个交流、展示的平台上,文学青年们努力耕耘,收获着他们的欢愉,收获着成功,也收获了自信心。

总之,我们一直在不停地摸索着、尝试着,希望能够借助课堂教学,实现校园文学的软着陆,为全面促进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使语文学习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但我们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方法还不够成熟。相信,随着教学实践的进一步落实,我们的教研会更深入,我们的方法会更加科学有序。我们终将摸索出一条校园文学与课堂教学并驾齐驱的道路,使语文课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王世龙.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