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015-11-08 00:17段建兵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蟾蜍研究性青蛙

段建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社会现象或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从中选择专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能改变学生以往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并能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并付诸实践,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多年的生物教学中,我也多次探讨和实践研究性教学,有点滴收获,下面就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整合和吸收的过程,它符合建构主义的课程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料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基于问题学习的一种新理念。而研究性学习正是在学生获得了一定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例如,在组织高二年级学生参加黄河是否受到污染的调查实践过程中,学生就必须知道什么叫污染、污染物包括哪几类、污染的程度怎样去判断、污染后的水体是否溶解氧含量降低了、怎样去测定水中溶解氧等许多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构建,并且最终要有研究结果,这些都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教师不是把知识进行简单的传递,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充当二传手的作用。

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需要的是更加灵活开放、更加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在适宜的时空范围之内将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合理、有机地穿插结合。我在实践中一般都选择3~5人为一组的小组研究形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例如,一次,我在组织学生调查沙漠中生活的甲虫的体色为什么是黑色的而不是与环境颜色相适应的颜色(沙漠中沙丘的颜色是黄褐色的)这一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我县东边是一片沙海,但是距离学校较远,几个同学去调查研究根本无法进行。另外,调查者的调查时间分别在早晨、中午和下午七点左右,而中午和下午这两个时间段,一般不适合人在沙漠长时间活动,这就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即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支持,诱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热情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角色及其作用的巨大改变上,提倡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与科学研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而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支持。像研究课题的选择、确定必要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兴趣、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哪些材料最容易获得等。例如,今年五月,我就组织学生对陶乐地区青蛙生活环境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前,提前让学生到学校周围的水域中去作一次前期调查,看看有无青蛙的出现,多还是少。调查结果却让学生大吃一惊:在学校周围的水域中无青蛙。这就激起了学生对这一课题的探究兴趣。我借此契机及时给予指导,将研究性题目变成“为什么青蛙消失了”。指导学生从人为因素、生存环境、农药的使用等方面考虑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

效果。

四、强调动手,更强调动脑

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之普遍得到提高和

加强。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像前面我们组织学生对不同地域青蛙数量的调查结果发现:沿黄河两岸的农田中有青蛙,但是数量很少。而其他水域里几乎都是青蛙的同类——蟾蜍,甚至在污染的水沟内都生活着蟾蜍,没有一只青蛙。学生提出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还有为什么沙漠中生活的甲虫体色为什么和沙丘的颜色不一致,而是非常显眼的黑色。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不但在动手而且也在动脑。研究性学习对动脑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和创新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既是发现新事物、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又是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大胆质疑,并且要把学生的质疑转化为利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不断地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例如,前面所提到的研究性课题中,学生通过调查发现青蛙数量很少,而蟾蜍数量很多之后,我就启发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学生讨论得很热烈,最终他们把结论归纳为以下几点:①青蛙无毒腺,人们有捕食青蛙的习惯;②青蛙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生存环境要求高,特别是它的幼体蝌蚪对水质的要求比青蛙更高;③蟾蜍有毒腺,能够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也不是人们捕食的对象;④蟾蜍及它的幼体对生存环境要求低,只要有水就有它们的身影,在水质很差的生活污水中也能生存;

⑤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青蛙的生存环境;⑥昆虫的抗药性增加和体内农药的积累,给青蛙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六、辩证处理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也是参与者与指导者。教师不能放任学生自由无序地活动,而是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研究动态,倾听学生的感受和质疑,解决他们遇到的疑惑。指导学生在相关网站上寻求、查阅有关资料或进入实验室进一步的研究。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不能因学生主动地探索、寻求就失去它的作用。如我在以上几例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就都始终与学生一起动手、动

脑、思考。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一种知识

的建构过程,是发现学习的思想精髓,是教学的重要途径。其实质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顺应了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和时代的要

求。通过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说:我能行,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胡晓宾.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案例分析[J].商情:科学教育家,2012(06).

猜你喜欢
蟾蜍研究性青蛙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远行的蟾蜍 外一篇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小青蛙捉虫
蟾蜍记
蟾蜍记.上
谁能叫醒小青蛙?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