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率变异与动态血压变异关系研究

2015-11-08 07:24:04于迎根彭颖秀史咏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收缩期变异性左室

于迎根 彭颖秀 史咏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指舒张压不高,仅收缩压>140 mmHg,且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故又称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1]。心率变异性(HRV)是指心率节奏快慢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可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对心血管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2]。血压变异性(BPV)又称血压波动性,可影响人体自我调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3]。因此,对心率变异和血压变异的研究历来备受关注。本文通过观察57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HRV和BPV的变化特点,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心室肥厚的相关性,以便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首次诊断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依据心脏超声结果分为心室肥厚和非肥厚两个亚组。亚组分组情况:高血压左室肥厚者31例(肥厚组),年龄45~78(61.05±13.82)岁,其中男21例,女 10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者26例(非肥厚组),年龄41~72(59.11±10.57)岁,其中男 12例,女 14例。选取36例同期体检血压正常且超声心动图检测无左室肥厚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3~57(51.28±11.54)岁。对所选对象均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血生化、胸片和心电图检查,排除影响HRV的疾病,如心律失常(包括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植入了各类起搏器、病窦综合征、房室阻滞等),以及严重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继发性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研究方案报我院伦理科备案并批准,所有患者均取得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根据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定义: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 <90 mmHg[1]。左心室肥厚诊断标准: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125 g/m2(男)或≥120 g/m2(女),左室后壁厚度≥12 mm。采用美国GP公司生产的GP-7000型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以及美国SunTech公司生产的Oscar 2型袖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于08:00—09:00,同时对93例研究对象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跟踪检查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连续记录患者24 h心电图和血压数据,并运用HRV和ABP分析软件对其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处理。动态血压监测分两个时段,白天 07:00—23:00;夜间23:00—07:00,白天每30 min测压一次,夜间每60 min测压一次,全程测压共38次。测试前停服各种可能影响血压和心率的药物3 d以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按时佩带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记录仪。所有数据均经计算机回放,经专人分析、人机对话去除伪差和错误数据。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24 h连续正常的RR间期标准差,以ms为单位);rMSSD(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以ms为单位);pNN50%(两个相邻的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率总数占所有窦性心动周期的百分比)。动态血压监测(ABPM)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和舒张压(24 h DBP);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dSBP、nSBP)和舒张压(dDBP、nDBP)。血压变异性(BPV)包括收缩压变异性(BPVs)和舒张压变异性(BPVd),分别用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和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表示。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SDNN、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HRV和BPV相关数值比较结果见表1。肥厚组各时段SB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 DBP值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组左室重量(LVM)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数值比较见表2。肥厚组31例发生室早19例,发生率6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例非肥厚组发生室早9例,发生率35%,高于对照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级(Lown分级)室性早搏发生率肥厚组明显高于非肥厚组和对照组,各组 24 h室性早搏检出结果见表3。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HRV和BPV相关数值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related values of HRV and BPV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表2 肥厚组与对照组ABPM值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ABPM values between LV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表3 各组24 h心电图室性早搏检测结果Tab.3 Twenty-four-hour ECG testing results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in each group

3 讨论

本文选取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57例,其中伴有左室肥厚者31例,并选取了36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全程记录分析两组的心率变异性(HRV)和血压变异性(BPV),结果发现观察组HRV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PVs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降压效果的保护作用减弱,致使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主要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SDNN、rMSSD和pNN50%均降低,尤其肥厚组显示血压变异趋势与24 h总体调节能力均降低,收缩压波动性和脉压增大,表明在相同标准下,不断升高的血压水平将降低自身的神经调节功能,进一步提示心率变异性改变与血压变异性改变相关联[4-6]。HRV和BPV分别代表了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同控制支路,有研究认为在疾病中BPV可能比HRV更敏感地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而且同时使用这两种参数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7-8]。血压和心率分处压力感受器的两端,心率参与压力反射调节机制,使血压的波动不至于过大。由于HRV反映了心脏的调节功能,BPV的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压的波动性,即HRV对BPV有缓冲性调节作用[9]。本研究中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左室肥厚患者迷走神经受损严重,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平衡存在障碍,HRV时域值下降,导致血压(尤其是收缩压)波动性增大。由此可见,当人体调控能力发生较大变化时,HRV和BPV的变化呈现相反趋势。

健康人体白天交感神经功能占据主导地位,血压波动范围较大;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较大,对外界的反应明显下降,故夜间血压偏低,波动范围小。但高血压或伴左室肥厚者就不同,夜间交感神经功能活性升高,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儿茶酚胺增多,血管紧张素Ⅱ的直接刺激使心肌细胞肥大,醛固酮能使心脏间质增生,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室肥厚可致心功能减退与左室顺应性下降,冠脉储备能力降低,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率升高。有报道称:高血压合并心室肥厚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无心室肥厚者高4~7倍,是严重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压变异性越大,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越高,猝死的危险性也越高[10-11]。结合本文相关研究,高血压肥厚组3~4级室性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予高度重视。

总之,评估收缩压升高的程度与波动状况要比单纯诊断高血压更为重要,HRV和BPV能间接反映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2]。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HRV和BPV,既能了解其自主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又能了解患者心血管的调控能力,客观上起到了预测疾病危险性的作用,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及时治疗,避免和延缓或逆转心室肥厚的发生。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 -616.

[2]王岩,唐发宽,周英,等.冠状动脉病变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1,32(7):1133 -1135.

[3]许伟,徐伯平.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率变异及颈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1):33 -35.

[4]黄建勇,周覃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心率变异性浅析[J].吉林医学,2012,33(27):5841 -5842.

[5]张玉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5):2824-2825.

[6]谢玉华.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率变异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3(5):13 -14.

[7]刘颖,宫海滨.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浆中ox-LDL 的改变[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4):506-507.

[8]李新才,曾碧映,邓凤君.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 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3,8(5):43-44.

[9]张溪,牛玲,杨秋萍.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1):32 -33.

[10]杨松.心悸患者123例心率变异性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11):1029 -1030.

[11]孙焕文,张颖,张向阳,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与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66 -70.

[12]陈咏华,缪初升,薛增奇,等.肾实质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变异性对照分析[J].心电学杂志,2010,29(6):476-477.

猜你喜欢
收缩期变异性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标准与治疗原则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预防和治疗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5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17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4
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与左室功能及心肌缺血关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