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5-11-07 06:27夏俊博冯玉龙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酚酸高压氧丹参

夏俊博 冯玉龙

高压氧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夏俊博 冯玉龙

目的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相关细胞因子与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试验组给予高压氧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98.00%)与对照组(64.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低切黏度(9.2±1.3)mPa·s、全血高切黏度等血流变指标与TNF-α、IL-6等细胞因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脑梗死;高压氧疗;丹参多酚酸盐;相关细胞因子;血流变学指标改善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梗死发病类型,其起病急骤,病情严重,患者神经功能受到损伤,甚至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质量。目前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研究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方法的试验中[1]。因此,我院为进一步研究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疗效,特选取100例患者资料,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中27例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年龄在3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6.5)岁;试验组中30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年龄在3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18.2)岁。通过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目的和方法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主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年龄、性别比等基本资料方面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

1.2 方法 给予中频电疗方法实施康复治疗,应用BA2008-Ⅱ电脑中频仪器对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实施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每天1次;练习腹式呼吸、训练站立和行走、语言功能训练以及吞咽功能训练等[2]。

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溶入200mg丹参多酚酸盐(生产厂家:上海绿谷生命园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246),1次/d,2w为1疗程。

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在空气加压舱中加压25min,在2.2ATA下进行治疗,分三次吸氧,每次氧气吸入20min,间隔休息5min,进行25min的减压结束治疗。每天2次,1个疗程为10次,实施1个疗程的治疗后,改为每天1次,再坚持治疗10次[3]。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失语、偏瘫等症状全部缓解;有效:偏瘫、失语等部分改善;无效:失语、偏瘫等未见缓解[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观察两组相关细胞因子与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并记录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98.00%)与对照组(64.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相关细胞因子与血流变学指标对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等血流变指标与TNF-α、IL-6等细胞因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几年来,临床上该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对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威胁严重。丹参多酚酸盐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脑梗死药物,其主要成分为丹参,作用是活化血管,促进血液流通,疏通患者筋脉,但其临床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为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脑梗死治疗方法的研究中,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5]。

作者单位:450002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职工医院

表2 两组相关细胞因子与血流变学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相关细胞因子与血流变学指标对比[±s]

注:和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全血低切黏 全血高切黏度 TNF-α IL-6血流变学指标(mPa·s) 相关细胞因子(pg/mL)试验组 50 9.2±1.3* 4.1±0.6* 10.5±1.9* 28.71±6.8*对照组 50 12.1±2.1 6.6±1.1 12.8±2.0 22.91±5.9

本研究中显示,试验组患者失语、偏瘫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的血流变指标与细胞因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气治疗方法是临床上新兴的一种用于脑梗死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其主要的临床作用是增加患者体内的血氧含量,促进患者头部血液中的氧气快速弥散,增加患者机体内的氧气代谢功能,促进脑组织微循环的改善,纠正患者的酸中毒情况,对患者的组织细胞存在较为重要的保护作用,改善了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状况,临床意义十分重大[6]。

与此同时,在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氧气中混合的二氧化碳能够平衡高压对血管的收缩反应,并且在给予患者抗凝治疗时,促进患者头部微血管的进一步扩张,有利于损伤部位的血管网加速恢复,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从而达到恢复脑组织微循环的作用,促进了患者治疗后的康复,为预后恢复过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改善患者生命与生活的质量,提高了患者恩的满意程度,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7]。

综上所述,采用高压氧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其临床效果极其显著,症状明显缓解,较为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齐夏.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指标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614-1616.

[2]张林峰.丹参、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5(3):234-235.

[3]陈永邦.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5):29-30.

[4]田珺,黄春霞.高压氧疗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35-336.

[5]李剑兰.银杏达莫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33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1):60-61.

[6]江霞,高厚明,刘志承.银杏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J].中国药业,2012,21(14):105-106.

[7]周佩莉.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20.

R743.33

A

猜你喜欢
酚酸高压氧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