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护理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11-07 06:27李俊晓马琳娜柴秋玲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盆腔炎医护人员满意度

李俊晓 马琳娜 柴秋玲

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护理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俊晓 马琳娜 柴秋玲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干预护理方法在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的60例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在相同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个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效果及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负面情绪低落例(率)、发热例(率)、腰痛例(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依从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护理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较好,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心理干预;盆腔炎;护理应用;临床疗效分析

盆腔炎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中年妇女中。以往的治疗过程中,常常对盆腔炎采用药物治疗,但是更让医护人员与患者困扰的是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盆腔炎患者总是有着消极的情绪,并不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1]。所以盆腔炎患者治疗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探究合理的护理方法,特对我院60例盆腔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析,每组患者分别为30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为30例,年龄为38岁-52岁,平均年龄为(42±1.9)岁;试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为30例,年龄为40岁-60岁,平均年龄为(55±1.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发病原因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在对照组方面,我们对患者在治疗中进行常规的护理,主要包括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等[2]。

试验组方面,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心理干预护理。首先在患者的心理方面,在进行手术后,医护人员应考虑到患者术后的焦虑情况,尽快告知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告诉患者在术后会出现的一些正常症状,积极面对,配合医护人员的术后康复治疗,在家属方面,也应了解一些常识的康复知识,以便患者更快的进行恢复。其次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是很必要的,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医护人员应多讲解术后可能的出现的情况以及必要的应对措施,是患者放轻松去面对,应避免患者的消极情绪,进而失去对治疗康复的信心,出现抑郁等症状,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增强患者的康复自信心[3]。

1.3 指标观察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中及护理后的负面情绪低落例(率)、治疗依从例(率)、发热例(率)、腰痛例(率)等相关指标。

评定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由患者本人或陪床家属填写。非常满意:患者的身体状态恢复很快,且患者的心理素质及依从率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满意:患者的身体有恢复情况,且患者的心理素质及依从率也有明显的提升;不满意:患者的身体状态几乎没有变化,心理素质较差,并伴有抑郁症状[4]。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采用统计学t检验的相关方法比较对照组心理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水平。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X2检验计数资料对其相关知识的认知争取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后的情况对比情况 试验组负面情绪低落例(率)、发热例(率)、腰痛例(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依从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2.2 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总体满意度不同,试验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盆腔炎的发病率极高,是一种典型的妇科疾病,一般在中年妇女中出现的较多。研究表明,盆腔炎厌氧菌和支原体混合而出现的感染现象,一般最常见的是急性盆腔炎。盆腔炎经过积极的治疗后痊愈的可能性非常大,不是特别严重的病情,药物治疗的痊愈率就会达到80%以上,大多数人也多会选择药物治疗[5]。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病情担心恐惧,盆腔炎患者术后的不积极配合,严重的抑郁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笔者认为对盆腔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应该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试验研究的是心理干预在盆腔炎护理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护理后,试验组负面情绪低落例(率)、发热例(率)、腰痛例(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依从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心理护理干预可现在提高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医疗条件日益发展的今天,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做的也越来越出色,特别是在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也越来也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医护人员与盆腔炎患者合适的沟通,使患者心中的压抑全部释放,从而达到患者身心的愉悦与放松[6,7]。同时家属的陪伴也非常重要,在患者情绪最低落时,适当的安慰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盆腔炎治疗后护理方面知识的讲解时,患者家属也要认真记得,在患者发病时,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护理[8]。

综上所述,盆腔炎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下患者恢复快,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保持着愉悦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孙惠琴,陈兵.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9):165-166.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2]潘颖丽,孟立波,马爽等.慢性盆腔炎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137-1139.

[3]丁加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系统化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5):150-151.

[4]李健琼,钟薇.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53-54.

[5]沈瑛红,张继英,傅根莲,等.盆腔操联合心理干预对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20):90-91.

[6]谢小蔓,田丹.慢性盆腔炎合并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29):3252-3253.

[7]马翠业.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干预[J].医药前沿, 2012,02(16):51-52.

[8]高彩霞.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调查及家庭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24):10-11.

R711.33

A

猜你喜欢
盆腔炎医护人员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