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临床分析

2015-11-07 06:27刘水平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西医病程

刘水平

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临床分析

刘水平

目的 探讨中医疗法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西医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中医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耐受性。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中医组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西医组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组有2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3.4%),西医组有6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0.3%)。结论 临床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且患者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疗法

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多发并发症,大大增加了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与心肌梗死患病率为血压正常者的3.5倍和2.8倍)[1]。据统计,我国糖尿病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约占总人数的55.4%[1],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临床上常表现为一种疾病多种症状,增加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难度[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意义,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每组各58例。中医组包括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0.3±5.4)岁,病程0.8~10年,平均病程(4.6±2.7)年。西医组包括男性29例,女性29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2.3±5.2)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3±2.5)年。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符合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妊娠期和哺乳其妇女及心、肝、肾等器官存在明显功能障碍的患者。二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西医组:所有患者均口服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2片/次,3次/日,规格:0.25 g,郑州瑞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69)和降压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1片/次,1次/日,规格:2.5 mg,商品名:施慧达,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3)。

中医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按个体情况将患者分为肝肾阴虚型、痰浊阻络型、阴阳两虚型三种类型,并采用对症中药治疗(2次/日,煎服)。肝肾阴虚型患者的处方为天麻、葛根、菊花、怀牛膝、生龙骨、白芍、钩藤、石决明、生地、桑寄生、生牡蛎、黄芩;阴阳两虚型患者的处方为熟地黄、山萸肉、杜仲、枸杞子、黄精、山药、怀牛膝、淫羊藿、桑寄生;而痰浊阻络型患者的处方为天麻、党参、生山楂、白术、陈皮、决明子、茯苓、半夏、胆南星。

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1个月为一疗程)。同时,所有患者均进行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等基础治疗。

1.3 疗效判定 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血压血糖控制平稳、症状改善明显,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有效:患者血压血糖得到控制、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血压血糖控制不良、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此外,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两个疗程后,中医组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西医组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4%(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中医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1例患者胃口不佳(不良反应发生率3.4%);西医组患者有2例出现头晕,3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药疹(不良反应发生率10.3%)。两组患者所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单位:463343河南驻马店汝南县金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内科

3 讨论

WHO将糖尿病和高血压列为难治性终生性疾病,中老年人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发人群,由于他们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均逐年下降,因此临床上必须采取平稳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对血压的控制,必须在保证平稳降压的前提下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3]。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病变部位为心、脑、肝、肾、脾等,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火、风、瘀、痰,属于“消渴”合并“眩晕”等范畴,提倡根据个体情况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4]。此外,良好的生活、饮食和运动习惯对于血糖和血压的控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注意用药的同时必须注重锻炼、饮食和体重控制等非药物治疗[5]。

本研究在规律运动、饮食健康等基础上分别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和西医降压降糖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结果表明中医辨证疗法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情控制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

[1]周洪.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3(12):2144-2145.

[2]刘新卫.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3):47-49.

[3]谢鸥.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9):145-146.

[4]王召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中医治疗临床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0):217-218.

[5]刘丹妮.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72例临床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3:106-107.

R242

B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西医病程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