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观察

2015-11-07 06:27张明星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食管癌生存率显著性

张明星 许 冰

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观察

张明星 许 冰

目的 研究并分析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方法 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共收治食管癌患者6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33例患者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的33例患者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为63.64%,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84.8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60.61%,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78.7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在手术治疗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根治切除率,且可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值得推广。

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疗效

食管癌在现代临床中较为常见、多发,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30%之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正常生活均产生较大影响[1]。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食管癌的治疗方式不断更新,但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转移率与复发率仍然较高。为了进一步分析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转移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方式,我院特开展本研究,并做出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共收治食管癌患者66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为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5±5.5岁。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与病理学检查,并最终确诊为食管癌患者。患者的临床分期情况如下:Ⅱ其患者32例,Ⅲ期患者34例。本组66例食管癌患者中,鳞状细胞癌患者50例,腺癌患者16例。

病例纳入标准: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肿瘤情况无转移、无食管穿孔与食管穿孔前征象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显示正常的患者;未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之后接受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方法如下:第1天给予患者法国安万特制药公司生产的紫杉醇,生产批号:20100509进行治疗。第1-3天给予患者齐鲁制药厂生产的顺铂,生产批号:100912进行治疗,1个周期为3周,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复查,确定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期间其肿瘤病情无进展后可择期手术。

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如下:在患者左侧胸部、左侧颈部和右侧胸部进行切口,采用管状胃成形,充分吻合后清扫患者纵膈与淋巴结部位。

患者手术后的根治性切除判断依据为术后病理检查切缘是否为阴性。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进展和稳定等四个等级。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消失;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病变部位缩小50%以上;进展: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变,病变部位增大25%以上;稳定: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病变部位缩小5%或增大25%以内。总缓解率为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和/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相关数据统计运用SPSS13.0数据处理系统,当P<0.05时,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为 63.64%,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84.8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60.61%,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78.7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1年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食管癌在现代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在我国肿瘤类疾病中位居第四。食管癌是较为常见与多发的实体肿瘤,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且该疾病具有多点起源的特点,一经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治疗[2]。食管在人体中的位置较为特殊,因此,食管癌的手术切除具有一定难度,加之大部分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有临近气管侵犯等症状,常规的外科治疗效果并不显著[3]。一般而言,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交差,原因如下:首先,临床中约有70%-80%左右的食管癌患者在确诊时均已处于晚期阶段;其次,部分患者的检查与诊断程序不规范;第三,部分患者手术前分期不规范;第四,部分患者手术方式不规范。上述四点原因是导致我国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疗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

食管癌的传统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虽然随着外科技术与监护条件的不断发展,但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复发率仍居高不下,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食管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10%-30%之间[4]。随着临床对食管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深入与治疗方式的不断发展进步,近些年来,对于食管癌而言,多学科综合治疗与个体化的治疗新模式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手术前运用新辅助化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食管肿瘤的期别,缩小患者肿瘤体积,控制患者肿瘤转移,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与术后生存率[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由此提示,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在手术治疗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根治切除率,且可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值得推广。

[1]姜伟,魏红,陈德福,等.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22-23.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二科

[2]景奇,陈诗奉.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2):3236-3238.

[3]何通,王先毅,隆志泉,等.新辅助化疗在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3):4745-4746.

[4]魏起友,韩巴特尔,赵德惠,等.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5,5(7):9-12.

[5]冷长森,李印,刘先本,等.新辅助化疗联合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09):519-522.

R735.1

B

猜你喜欢
食管癌生存率显著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一种基于词袋模型的新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