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120例

2015-11-07 06:27毛飞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期血气

毛飞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120例

毛飞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中医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59/6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45/6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肺心病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肺心病;急性期;中西医结合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类型,肺心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是因患者本身所含肺动脉、肺部、胸廓等慢性疾病,导致其出现肺循环阻力增长,提升肺动脉压力,进而产生的右心室扩大与肥厚症状[1]。中老年人群为该病多发人群,且多数患者临床表现出头痛、恍惚、体循环淤血、下肢浮肿等症状,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2]。因此,临床上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死亡率就显得至关重要[3]。基于此,本研究以120例急性期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2.4±6.5)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2.6±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合理应用抗生素;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确保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纠正缺氧症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扩张血管、营养支持等。

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药方为:地龙10g,桂枝10g,桔梗10g,桃仁10g,甘草10g,葶苈子10g,白术15g,车前子15g,麻黄15g,桑白皮15g,陈皮15g,泽泻15g,浙贝母15g,法半夏15g,苦杏仁15g,茯苓15g,丹参20g,益母草30g。以水煎服,每日1剂,取汁600ml,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7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4]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验室血气分析结果和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生命体征各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未完全恢复,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各指标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60例患者中,显效4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60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组别 pH PaCO2(kPa) PaO2(kPa)治疗前 7.2±0.1 84.8±14.2 65.8±11.5治疗组 治疗后 7.3±0.1 65.5±11.6 89.7±15.6治疗前 7.2±0.1 84.9±14.6 64.2±11.2对照组 治疗后 7.5±0.1 77.0±11.5 75.2±12.6

3 讨论

中医认为,肺心病的发病机制是痰淤气滞,致使患者出现心水不利,从而诱发该病,因此临床上治疗该病应以化痰利水、活血化瘀、益气温阳为主[5]。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对症治疗,本组药方中,麻黄、法半夏、桔梗、白术、甘草、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具有止咳平喘、清肺化痰之功效;地龙、丹参、桃仁、益母草能活血化瘀;车前子、桂枝、泽泻、茯苓能利水保湿。整个药方共奏活血利水、清热化痰、润肺平喘之功效[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单纯实施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5.0%)(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肺心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肺心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促使患者康复。

作者单位:467500河南省汝州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肺心病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李黔云,李冰,段艳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4):15-17.

[2]李兰萍.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121例[J].光明中医, 2013,28(8):1662-1663.

[3]侯荷叶.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94-96.

[4]代景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肺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7):41-50.

[5]王筠,张晓云,程建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122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424-427.

[6]翟熙君.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125例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4,29(5):1045-1046.

R473.6

A

猜你喜欢
肺心病急性期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