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11-07 06:27何汝固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神经节高压氧脑病

何汝固

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何汝固

目的 探究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1.9%,相比对照组的74.2%有大幅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AB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有效缓解患儿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高压氧,神经节苷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以脑组织出血、水肿、坏死为主要病变的脑损伤,由脑组织缺氧缺血引起,典型症状主要有前卤饱满、腱反射消失、肌张力下降、窒息、易激惹、意识障碍等[1]。若发病后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容易留下视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耳聋、智力低下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尚未发现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特效药物,因此,该病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探究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本文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124例患儿进行观察研究,并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其中有83例为男性,41例为女性;胎龄为36-43周,平均胎龄(39±3.8)周;体重为2.4-4.3kg,平均体重为(3.36±0.9)kg;临床分度为中度者75例,重度者4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生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体重、临床分度等基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具体内容有吸氧、抗感染、保暖保湿、降低颅内压、合理输液、控制惊厥等对症支持治疗,并注意维持患儿体内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将20mg神经节苷脂与20ml、10%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于中度患儿可持续治疗7-10天,对于重度患儿可增加至10-14天。同时,采用广州船舶设计研究所生产的YLC0.5/1型高压氧舱对该组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压力值设置为0.03-0.04MPa,舱内温度设为24-28℃,舱内含氧量设置为80%-85%,升压时长10分钟,稳压换气时长20分钟,减压时长15分钟,每日1次,10天一疗程。对于中度患儿可接受1-2个疗程,对于重度患儿可增加至2-3个疗程,各疗程之间间隔10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采用NBNA量表对患儿神经行为进行评分。

1.3 疗效判定标准 若治疗后患儿在5天内意识转清,呼吸平稳,无抽搐,两侧瞳孔大小形状一致,前囟张力与肌张力恢复正常,有握持反射与拥抱反射,新生儿出生4周后进行颅脑CT检查提示正常,则判定为显效;若患儿持续接受5-10天治疗,上述症状恢复正常,且新生儿出生4周后进行颅脑CT检查提示正常,则判定为有效;若患儿持续治疗10天后,上述症状仍没有恢复正常,或者新生儿出生4周后进行颅脑CT检查没有提示正常,则判定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以α为0.05的显著性水平,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患儿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1.9%,相比对照组的74.2%有大幅度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

2.2 NABA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儿NABA评分相差不大,治疗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下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NABA评分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临床常见病,是围产期窒息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致使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一个主要原因。该病致死率高,后遗症多而严重,临床上一旦发现新生儿有中枢神经异常表现,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给患儿造成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发病后患儿临床表现、脑组织损伤均与神经元凋亡密切相关。因此,临床治疗应维持通气、血糖与循环,及时纠正由血氧不足引起的内循环紊乱,从而恢复神经系统正常代谢与活动。神经节苷脂是脑神经再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可以有效促进脑神经再生,同时对缺氧缺血所致的脑、神经病理变化具有一定控制作用,能够明显降低脑损伤[4]。高压氧是治疗脑外伤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具有使用安全、疗效确切、成本低等优点,通过提高氧分压、组织氧含量和氧弥散率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进而阻断神经细胞、脑细胞凋亡[5]。

作者单位:465200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妇幼保健院老院新生儿科

然而,单纯使用高压氧治疗并不能直接治疗某种疾病,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与药物联合使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采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方式,对12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患儿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1.9%,相比对照组的74.2%有大幅度提高,说明联合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后观察组NABA评分为(36.91±7.04)分,与对照组的(31.24±6.76)相比明显更优,说明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脑部微循环,帮助其恢复正常神经行为。综上所述,采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有效缓解患儿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减轻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1]陈路佳,王凌,王传伟,等.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01:53-58.

[2]韩传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20:53-54.

[3]解慧.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与预后[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29-30.

[4]邓志艳.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03:1.

[5]温咏梅.高压氧舱治疗及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01:22-24.

R722.1

A

猜你喜欢
神经节高压氧脑病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