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服务业的效率测度

2015-11-05 21:57田俊芳王菲
江汉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部地区产业集聚现代服务业

田俊芳 王菲

摘要:发展服务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相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中部地区服务业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缺少上规模、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特别是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服务业大集团大企业不多,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领域如保险、银行、教育、通信、医疗、保健等行业,市场准入范围狭窄、进入门槛较高,将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拒之门外,在没有竞争力的情况下,行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丧失,制约了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中部地区可以从打造不同层次与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入手,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在培育龙头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业水平。

关键词: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数据包络模型;产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3-0023-05

一、引言与相关文献述评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社会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自2006年开始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人口向东部地区转移,我国出现区域间制造业差距缩小而服务业差距扩大的迹象。《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我国区域服务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上海、北京、天津名列三甲,前9名全部是东部地区。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距十分显著,东部地区服务业竞争力整体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以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计算,东部地区差不多是西部地区的3倍。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服务业占比最低。《2013中国三产化/服务化排行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服务化排行榜前六甲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服务化排行榜后三甲是河南、安徽、青海。山西提高了5个位次,湖北下降了3个位次,湖南下降了2个位次。中部地区由于工业、农业、建筑业比例较高,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比东部低,与西部基本一致。因此,中部地区服务化程度不高,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潜力还很大,任务还很重。

“服务业”概念最早由克拉克在1957年提出,在此之前,理论界一直称“第三产业”。从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Aylmer Fisher)最先提出“第二三产业”慨念到1957年克拉克的“服务性产业”和发现“克拉克定律”,服务业的理论初具体系。但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近几十年的事。我国长期以来使用“第三产业”的概念,直到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规划建议中才开始将“第三产业”改为服务业,但统计学上仍沿用“第三产业”。

国内对服务业的研究真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总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围绕服务是生产性劳动还是非生产性劳动问题展开讨论。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的价值创造问题上,几乎没有实证分析。20世纪90年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研究者们逐渐重视实证分析,并较多地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探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服务经济理论逐步成熟。袁少锋、郑玉香(2007)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宏观因素有国内生产总值中用于最终消费的部分、对服务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交通运输条件的发达程度。曾国平等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长期内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互为因果关系。庄惠明、陈洁(2010)通过建立包含“金砖四国”和27个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投入产出评价模型,计算其完全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对比分析我国与发展中大国、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后,发现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度依赖第一、二产业、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但需求不足、服务业部门内部分工有待加强等问题。汤学兵(2013)分析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对工业化进程及发展的影响,认为提供专业化的中间产品、解决就业问题和市场需求扩大这三个渠道对工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支撑作用。吴传清等选取31个省市2010年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发现湖北服务发展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均具有较大优势,但在发展质量方面尚待进一步改进。邓小华、储丹丹(2012)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出安徽服务业利用FDI对安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的经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苏静(2011)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选取20个服务业数据指标。对河南服务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进行研究,结合各地经济资源状况,综合评价河南18个地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各有己见,研究内容越来越细化,针对性很强。但事实上,关于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也缺乏大规模的对比研究(包括国内省际对比研究),尤其是关于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对比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采用最新数据来测度中部地区服务业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数据包络模型的选取与应用

数据包络模型(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由Farrell在1957年首次提出。一般认为,DEA技术的优势体现在:(1)属于典型的非参数估计方法,不必明确变量间的关系表达式;(2)能够处理多投入和多产出变量的复杂系统;(3)数据分析过程与变量数量级无关,故不需要无量纲化;(4)技术分析完全面向数据,不受任何主观影响。DEA的数据包络界面主要有Chames等(1978)提出的基于不变规模报酬(CRS)的效率边界(CCR模型)以及Banker(1984)提出的基于可变规模报酬(VRS)的效率边界(BCC模型或C2GS2模型),根据二者的关系,CRS条件下的综合技术效率(TE)可以被分解为VRS条件下的纯技术效率(Pure Technology Efficiency,简称PTE)与测度VRS相对于CRS的偏离程度的规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简称sE)的乘积,而全要素生产率(TFP)则被分解为综合技术效率(TE)与技术进步率(TC)的乘积。

猜你喜欢
中部地区产业集聚现代服务业
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分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阶段特征分析
促进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浅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经济风险的TOPSIS评价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