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依托,探索移动学习新模式,帮助学习者改变既定的学习理念,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英语专业学习,更快地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担任《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激励他们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为《综合英语》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视角,从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合理、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教改思想,探索移动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和推广运行,并将教改成果辐射到英语专业的其他课程,推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综合英语》 移动学习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07-02
1 项目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相继颁布,教育信息化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信息技术应由辅助地位走向前台,与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全面、深层次整合。”(陈坚林,2005)传统的外语教学的研究模式是“2+1”范式,即理论、方法+课程/教材,这种教学模式将技术排除在外。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外语教学研究模式已转向“3+1”范式,即理论、方法、技术+课程/教材,明确要求将科学技术渗透到外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2015年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赋予了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5)基于此,移动学习模式切合新时代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移动学习(M-Learning)研究始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基础上,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出现的新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Kukulska认为移动学习是指“以手持设备为媒介、可随时随地进行的正规或者非正规的学习。”(2008,转引自赵春荣)移动学习使学习者通过智能手机等通讯设备实现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学习任何知识(anything),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国外移动学习的研究涉及较广泛,较早开展的项目中就有语言学习的项目。美国斯坦福大学(2001年)、英国杜克大学(2004年)和日本国立德岛大学(2003年)率先开展了利用手机、Ipod等移动设备进行词汇、阅读、听力和口语教学,将移动技术与课堂内外的学习连接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对移动学习的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正在稳步前进中。2006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课题“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立项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该课题对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洁(2011)、李艳平(2012)等通过高性能手机等设备帮助学习者进行英语听说技能方面的移动学习实验研究。他们的研究均证明移动英语学习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其他英语综合能力。英语移动学习模式有利于整合教育哲学和技术哲学的有益成分,既把教育技术视为英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摆正技术的位置,又突出人的主体性,坚持英语教学的人本主义教育的本质。
2 项目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综合技能课程,融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为一体,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移动学习模式使得英语学习者能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取实用的学习资源,增加语言学习所必需的语言输入信息,这为有效的语言输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此外,移动学习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项目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是:(1)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依托,调研学习者对于移动学习的需求度、接受度和认可度;(2)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为《综合英语》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视角;(3)探索移动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和推广运行,并将教改成果辐射到英语专业的其他课程,推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 项目改革的主要内容
《综合英语》课程是一门综合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语言词汇基础训练与篇章分析讲解,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课堂讲解外,该课程涉及大量的听、说、读、写、译等实践活动。移动学习模式通过智能手机、手提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语言实践,随时随地随需地练习和提高,将课堂内的正式学习和课堂外的非正式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此外,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当代大学生与信息技术同成长,有较高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移动学习模式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突显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语言学习创设了一种丰富生动且不受时空限制的模式,因而具有其无可比拟的可行性。基于《综合英语》课程为抓手的移动学习模式的建构可在以下三方面同时展开:
3.1词汇学习
词汇学习是《综合英语》课程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基石。然而,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多数学生虽然知道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词汇学习的繁琐性、枯燥性使得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避重就轻、不肯花大力气。移动学习模式可以从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智能手机、手提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的在线词典能使学生随时随地查阅单词的词性、读音、释义和用法。目前常用的网上词典有灵格斯词霸、洪恩双语词典、微软Encarta世界英语词典、欧路词典、英语万用词典、柯林斯大辞典、高技术词典网、韦氏在线词典、牛津英语字典、金山词霸在线词典、百度词典、有道词典等等。这些在线词典一般都具有单词查询和文本翻译的功能,支持英汉以及全球更多语种的屏幕取词、划
词、剪贴板取词、索引提示和真人语音朗读功能,并提供海量词库免费下载,专业词典、百科全书、例句搜索和网络释义等功能,是学生课前、课后预习和巩固词汇教学的有效方式。其次,基于手机短信功能的词汇学习是移动英语学习较常见的形式之一。任课老师以课文为单位,首先,定期将重要单词的词性、读音、释义和用法用飞信等形式给学生群发短信,其次,用含有新单词的小段文字或者小故事以文本、音频等形式发送给学生,最后,等语言讲解全部结束后将基于新单词的习题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答案回复给任课教师。这一移动词汇学习模式创造了与课堂学习紧密联系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外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自
主性。
3.2阅读学习
基于网络的阅读移动学习模式是利用交互性网络平台,使学生通过对某一主题的发现、调查、研究和分析,更快更直接地掌握有关知识,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知识单向传播的传统教法,使英语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网络阅读作为一种新阅读方式正在蓬勃发展。根据人民日报2015年4月22日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手机阅读接触率逐年提高,2014年首次超过50%,达到51.8%,较2013年的41.9%上升了9.9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成年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18—29周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为42.7%。当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通讯设备的高普及率和信息资费的下调,使大学生能随时随地随需地浏览和下载课程资源。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按照课文主题,学生可以用手机直接登录英文网站进行相关主题的在线阅读。大量的外文原文文章与读物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掌握课本内容。同时,外语类考试网站上的辅助备考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试题。与此同时,教师可将选定的补充时文材料通过微信、QQ、邮箱等方式发送给学生,并要求得到及时的反馈。学生之间也可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有意思的信息与知识相互之间分享。在网上移动学习的同时,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独立学习的意识、与同学合作的意识,加强了探索精神和使用新信息技术的技巧和阅读技巧。
3.3视听学习
移动终端设备强大的音频、视频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便捷的英语学习工具。学生可通过优质的英语学习APP如英语魔方秀、英语趣配音、朗易思听、扇贝听力、沪江听力酷、每日英语听力、TED、UK Radios、Voice Tube、Omegle等软件将声音、视频、动画等因素纳入到英语视听学习中,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布置视听作业,学生通过视听英语魔方秀、英语趣配音等APP将学习成果分享到朋友圈,师生们直接对成果做评论回复。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课后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灵活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材料进行听、说练习,一定程度上消除“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相比传统的学习方式,用APP学习英语更具主动性,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学习,同时也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更重要的是时间地点自由,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加以合理利用,能够把随时随地随需学英语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手提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功能的日趋完善,英语移动学习已经扩展到课堂之外,使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有机联系起来,能为学生创设无缝学习环境,有效弥补课堂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因此,移动学习模式的建构不失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尝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坚林.从辅助走向主导——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5(8):9-12.
[2]冯梅,乔建珍.谈英语专业网络阅读课程建设[J].中国外语,2006(6):50-53.
[3]郭红霞,熊锟,刘占荣.关于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及其兴趣持久度的调查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4):81-85.
[4]刘军,余胜泉.移动英语学习资源包的设计和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5):64-68.
[5]魏嘉琦.国内移动英语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29-30.
[6]赵春荣,聂丹,李秀霞.“综合英语”课程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48-55.
作者简介:胡燕娜(1981年-),女,浙江宁波人,浙江树人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