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视野下的明清御医研究

2015-11-04 07:17张晟钦钟罗庆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御医明清联系

张晟钦 钟罗庆

[摘 要]本文从政治的角度将研究目光投向明清御医,探究御医与政治之间微妙的联系。首先,明清御医在医政领域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其次,御医中的佼佼者曾取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最后,御医群体容易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政治斗争中。综上所述,明清御医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政治;明清;御医;联系

御医群体常常出现在史书之中,他们是历史的一部分。以往,我们对于御医的关注基本只停留在御医的“医”,而忽略了御医的“御”。实际上,御医行走于宫廷与皇亲贵族打交道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笔者今日在政治视野之下对御医进行研究,并把时间段定在专制统治最为集中的明清两代,欲探究明清御医与政治的联系。

一、御医概念的划定

御医概念的划定是研究的首要任务,因此,笔者欲研究御医与政治的关系,则需首先将御医的人员范围划定清晰。

“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相当于医院里的助理医师。”[1]3

由此可见,在太医院中,严格意义上的御医只有第一等大夫,一共十三人,再包括太医院总管院使和左右院判一共十六人,其余都难以称得上御医。

二、明清御医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明清御医在医政领域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首先,御医的办事机构——太医院主要负责医官的选拔和派遣,管理全国医疗政务,是明清政府的正式官署,位列五品。在明代,太医院是政府的中央机构,在清代,太医院则位于中央官制中的帝室部。

自金朝起,太医院这一名称开始使用,而明清两代一直沿用。公元1381年即洪武十四年,朝廷认定太医院为五品衙门,由礼部掌管。清代虽常有变化但太医院基本被定位为五品官署。除此之外,有明一代,太医院隶属于中央机构,负责出诊皇家亲贵并掌管着药剂制作。而在清代,太医院与宗人府、光禄寺、内务府平级皆隶属于中央官制中的帝室部。如上述可知:在明清两代,太医院皆是政府机构之一。

另外,太医院作为明清政府机构,掌管着医官、医生的选任、差派、考核、奖惩,具有医政管理权。

明清时期,太医院的医政职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官的选任,二是医疗人员的派遣。太医院全权负责医务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以每年会考的方式选拔,综合考核优秀者方能进入太医院,并予以奖励。这是太医院医政职能的主要体现。除此之外,当皇亲贵胄,甚至部队边防有医疗需要时,太医院有职责派遣医务人员前往,履行其对中央、地方差派医务人员的职能。

据上述可知,由于封建时期政治管理官署与个人分割不清,所以,明清太医院职能的执行人便是御医,因此,明清御医具有管理医疗政治的职能。

其次,明清御医是政府的正式官员。

“在太医院中,医务人员都有相应的官位,堂官称为院使,相当于院长,为五品官,副职称为左院判,官居六品,所属官员有御医,官居八品。雍正七年(1729)规定:御医均受正七品,许用六品冠带”[2]26。由此可见,御医是属于国家机关正式编制内的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

综合以上论述可知:太医院的负责人——御医既有固定品阶为政府正式官员,又具有管理医疗政治的职能,所以在医政领域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二)御医中的佼佼者曾获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

御医在太医院中虽拥有一定的医政管理权但对于政治的影响力毕竟有限,然而,御医中的佼佼者曾凭借着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成为了部院之臣甚至官居一品。

明代御医许绅救皇帝于生死一线,荣升一品。

明朝时期,嘉靖帝常征召幼女入宫用以炼制丹药,残害了众多女子的性命,也导致了一场宫廷谋杀案——“壬辰宫变”。几名被征召入宫试药的宫女相约欲用绳索置嘉靖帝于死命。当御医许绅赶到时,嘉靖帝以处于生死边缘,其他御医都束手无策。在此等危急情况下,许绅大胆用猛药,凭借高超的医术抢救回皇帝的性命,也因此官封一品。

清代御医刘声芳妙手回春,官居一品。

康熙年间,御医刘声芳被皇帝看重封为太医院院使,此时的他虽统管着整个太医院但身份仍是个御医。而到了雍正年间,刘声芳凭借其高超的医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荣升至户部侍郎,成为了部院大臣,身份显赫,其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相应扩大了很多。

(三)御医群体容易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政治斗争中

首先,御医常在宫廷行走,是传递信息的最佳人选。

由于御医常常需要赶赴各宫诊断治病,所以他们经常在宫廷行走,且具有隐蔽性,是传递信息的最佳人选。所以,御医常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政治斗争中。

清朝雍正皇帝就曾认为御医是容易被政敌利用的“危险分子”,他们身份隐蔽又常行走宫廷,便于传递信息。据《清实录》记载,雍正皇帝曾在回忆九龙夺嫡的过程时,指出“八爷党”允■、允■、允■等经常勾结“僧道喇嘛、医卜星相,甚至优人贱隶”[3]传递信息。其中“医卜星相”的医是否是御医,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据推测,御医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普通医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皇子,而御医常行走宫廷,能够接触到皇亲贵胄。况且,据《清史稿》记载,康熙朝时,皇子们常常派遣御医为患者治病,并将情况奏报于康熙帝。所以雍正皇帝的猜测还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

其次,太医院负责宫廷用药(包括毒药),便于御医施毒。

太医院掌管着宫廷用药,这些药物当中既有治病救人的良药也有杀人致命的毒药,况且“是药三分毒”,很多药品既可是救命的良药又可是见血封喉的毒药。因此,太医院的御医有很大可能性和便利的的条件接触到毒药。另外,在政治斗争中下药酰杀是常用的手段,这样的杀人方法既可以巧妙的除掉障碍又不易被发现。所以,太医院的御医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施毒,杀人于无形。也正是这个职业特征使得御医群体容易在利益驱使或是威胁逼迫下卷入政治斗争中。

小结

笔者今日从政治的角度初探明清御医与政治的联系,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表面看来,二者无甚关联,这也是长久以来御医与政治作为单独个体研究的原因。但笔者私认为明清御医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御医与政治的联系既表现在明清御医的职能、职权对政治的影响力上也表现在明清少数御医凭借自身综合素质所获得的较高政治地位上。除此之外,在政治斗争中,明清御医也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们或行走宫廷、传递信息、联络上下起着枢纽作用,又或罔顾医者仁心下毒鸩杀,总之御医群体容易主动或被动地卷入政治斗争中。综上所述,明清御医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笔者发现御医与政治联系的紧密性由两点决定:一是制度的专制程度。二是当朝皇帝对身体的重视程度。首先,明清两朝相对于前代来说在制度上更为专制化,权力更为集中。太医院的职权也有所削弱,其对政治的影响力大不如前,所以,御医与政治的联系相对于前代更为游离。其次,皇帝对身体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御医政治地位的变化。若皇帝对身体十分看重,则会在御医使自己龙体康健时,大为奖赏,甚至予以参政机会。同样,当御医出现医疗失误时也会大加贬斥,官位也相应地遭到贬谪。综上所述,御医与政治联系的紧密性是由政治制度专制化和皇帝的身体观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的。

参考文献:

[1]赵阳.历代宫廷御医档案揭秘:御医[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赵阳.明清两朝御医[M].故宫出版社,2012.

[3]《清实录》(雍正朝)卷44[M].中华书局,1985.

作者简介:张晟钦,1989年生,女,江西赣州,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钟罗庆,1988年生,男,江西赣州,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南京师范

猜你喜欢
御医明清联系
止痒良药
神医
神医
丁村民居砖雕艺术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况研究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止痒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