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可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 九龙坡区 400039)
结合龙湖观音桥项目探索城市规划设计
王可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九龙坡区400039)
本文先对龙湖观音桥项目基本情况做了阐述,然后分析工程设计特点,针对性提出规划设计理念,综合对建筑布局、功能分区、远近期结合做考虑,对室外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的环境关系、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场地景观设计、无障碍设计、建筑风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以期为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城市规划;建筑布局;空间组织
龙湖观音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沿红锦大道观音桥至红旗河沟路段西侧,北临红石路,其东北角紧邻红旗河沟立交桥,其西南方向紧邻建新八支路,是重庆市重点发展的都市经济圈区域。
图1 龙湖观音桥效果图<一>
图2 龙湖观音桥效果图<二>
营建优美的办公、居住环境及繁荣商业环境的高品质商圈,带动城市局部经济的发展,创造宜人的高尚商业,在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提升用地的经济效益,使工程达到功能组织合理、用地配置得当、结构清晰、道路顺畅、配套齐全等要求,创造出尊重环境,舒适优美的居住及商业空间,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2.1建筑布局、功能分区、远近期结合的考虑
以三条清晰的主轴线来统领整个观音桥项目。①结合城市广场、地铁停靠站等城市空间、靠东精心打造南北长达550m的城市空间轮廓线,形成一条空间上的轴线;②结合临近商业,在项目中部,沿规划道路,结合商业广场及商业开口,形成集文化、购物、休闲等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生活轴线;宽度不小于20m,形成了市民参与度高城市开敞空间。贯穿中部南北向,形成一条景观绿化主轴,贯穿二组团,它们为本项目内部市民提供良好的购物、休闲交流平台。
2.2室外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的环境关系
在总平面水平交通组织上,“以人为本,人车分流,商、住、办分流”为原则,各主要功能出入口分开设置。
基地的车行出入口分别设在基地周边市政路上,避开城市节点及商业黄金带,短距离进入停车库。利用城市道路和紧急消防通道保证了每栋高层塔楼足够的消防登高面。
创建一个由城市购物广场、空中绿化花园、屋顶花园等全方位的立体绿化体系,将庭院作为生态体的一部分,与周边自然生态相互渗透,极大地丰富了商业环境、城市环境,做到闹与静,开放与封闭,公共与私密,地面与空中的全系列绿化体系。营造出一种个性、休闲、时尚的大都市生活方式。
龙湖观音桥所在地为商业用地,现已无任何有保留价值的植被。因此本工程的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将完全根据小区总体布局及竖向进行统一设计。
4.1景观设计采用现代自由式的手法设计
在入口处均设置入口广场,采用中心景观轴线,或随交通线路自由布置。住区主要出入口、视线通廊区、步行商业广场、会所中心广场、集中绿地区为景观布置重点,通过小品、铺地、室外灯饰、绿化等景观形成良好的居住场所。建筑小品等硬质景观设计突出观赏性和趣味性,体量和尺度适宜,宜少而精;标志设计简洁醒目;照明设计应营造安闲优雅的生活气氛;游戏器械必须符合儿童的尺度和安全要求。住区水景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和水源情况,适当确定水体面积、深度和形状,采用多种手法创造以水体为中心的动态和静态景观。
4.2绿化设计以绿色植物为主
布置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绿化系统。植物配置适应气候特点和居住环境要求,形成良好的植物群落。点的绿化集中在步行商业广场、绿岛。线的绿化主要是沿道路及堤岸(由水面时)两旁种植行道树和绿篱,行道树选用冠大、浓荫、常绿、防尘、生长快的乔木。面的绿化为建筑物之间的集中绿地区,以草坪和灌木为主。
4.3场地内外布置
场地内尽量减少室外硬地面,合理考虑透水铺装及雨水径流控制措施;景观设计结合场地内道路的布置,并考虑室外场地照明的方式与景观,小区氛围相结合;场地内景观绿地及室外活动区域(含架空活动区域)配套体育设施均为公共共享空间及设施。
5.1场地生态修复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临时覆盖,有组织施工等方式尽量减少对原有植被、表层土壤的破坏,预防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尽量利用地形,结合周边道路关系作场地平整,减小对场地土石方量,从而减小建设方对大面积挖填方的处理。在建设过程中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植被等环境状态时,在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生态复原措施,减少对原场地环境的改变。
5.2交通及其公共服务设施
本项目停车数量巨大,车库均集中设置。超500m2地下车库均设有三个出入口,满足规范要求;本次报建为整体地下车库的面积,共3~5层,层高控制在4.8~3.7m。项目内部以市政道路(环形道路)为主线,满足应急车辆和消防车进出及消防扑救的要求。停车采取就近停车与集中停车相结合的方式,一般车辆不允许进入组团内部,各类园林活动空间不受交通干扰。
在总平面水平交通组织上,“以人为本,人车分流,商、住、办分流”为原则,各主要功能出入口分开设置。基地的车行出入口分别设在基地周边市政路上,避开城市节点及商业黄金带,短距离进入停车库。利用城市道路和紧急消防通道保证了每栋高层塔楼足够的消防登高面。
5.3无障碍设计情况
各商业、办公主要入口、广场绿化入口处均设置无障碍坡道,在商业、办公中均设置无障碍电梯,在商业各层卫生间均设置无障碍专用厕所或专用厕位,停车库设无障碍专用车位,占总车位数的2%,设计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要求。场地设置有地下和地上停车位,均向社会开放,不挤占人行活动空间。
表1 无障碍设计实施表
公共设施及共享:建筑内部具有多种公共服务功能。周边有超市、药店、银行、餐馆等公共配套设施相对齐全。场地内景观绿地及室外活动区域(含架空活动区域)配套体育设施均为公共共享空间及设施。
5.4地下空间利用
利用项目场地高差,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停车采取就近停车与集中停车(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车库主要集中在裙房商业的地下负一、二、三层,夹层部分区域和底层以及吊层的部分区域。
本项目在裙房商业下部设计有地下3层,主要功能为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大型超市以及超市库房等设施;该项目地下总建筑面积64148.63m2,用地面积为21823m2,地下建筑与用地面积比为293.95%,达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减少土地用地面积,体现绿色节地理念。地下停车库采用错时开放的方式,部分停车位对公众开放,开放时间由物管统筹安排。项目场地地下空间顶板覆土采用了架空绿化,改善场地内热岛效应。
(1)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编制完成的《重庆市典型建筑布局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分析,在通常情况下,重庆市Ⅰ类地区公共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时,均能满足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中关于建筑场地内风环境的要求,可不进行单独的数值分析。本项目建筑群体组合非封闭式闭合式布局,亦未采用斜列式布局,可判定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5.2.6条要求“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2)重庆的冬季、夏季风向分别是东北偏北风和东北偏东风,过渡季主要风向是东南风。本项目为商业建筑,内部通透性较好,隔断少,极易形成穿堂风。同时,建筑的设计保留了一定的窗墙比,在外窗开启时,大部分房间的外窗面积占地板轴线面积的8%以上,可以加强自然通风。通过此种设计,可使主要功能房间空气流动流畅,室内自然通风良好,满足人员舒适性要求,对人员活动不造成影响,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要求。
建筑在整体布局、开窗设计、室内布局上有效的利用并强化了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因此,该建筑可利用自然通风满足热舒适度要求,满足相关规范对于建筑内部主要功能房间自然通风的要求。
(3)大部分房间外窗开口面积与地板轴线之比均大于8%。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可实现通风与节能的目的。当房间外窗开口面积与地板轴线之比均小于8%时,房间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且与新风系统合用,详细设计见暖通初步设计图纸。
龙湖观音桥是重庆市重点发展的都市经济圈区域,在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完善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同时针对该项目的特点对方案进一步深化。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设计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做到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各种流线互不干扰。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执行“节能、省地、环保”的国策。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要求。
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形象美观。
TU984
A
1673-0038(2015)39-0006-02
20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