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
长远来看,汽车共享会使汽车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这是必然趋势。
用较低的出行成本,大大改善了出行感受,汽车共享经济的大潮已经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那么,到底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共享出行?滴滴、易道、Uber又给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变革?互联网+除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又会给汽车制造产业带来怎样的冲击?
改变出行方式
汽车共享给北京的居民带来了哪些变化?滴滴顺风车业务公关总监王卫东认为,人天生就有渴望交流的本能,顺风车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低碳出行、参与公益事业的机会,还满足了人们沟通的需求,并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成本。
“现在,我坐顺风车有些上瘾,只比平时公共交通出行多2~5元/次,中间不用换乘,能从家门口直接到达公司楼下,方便、快捷。最最开心的是,顺风车车主来自各个行业,上班途中能了解很多其他行业的知识,很有意思。”声称坐顺风车坐的越来越懒的李女士,因为顺风车获得了相关工作业务的帮助。
“最近,我开顺风车有些上瘾。过去我基本地铁出行很少开车上班,拉了一次顺风车乘客后,就上瘾了。不但可以分担一部分油费,还能熟悉一下自己家附近的路况。”80后IT人士张先生做着快乐的顺风车主。
“我开半个月顺风车,坐半个月顺风车,收支基本平衡。不开车不用交停车费,不用找停车位,坐顺风车省时省力。”媒体人士陈先生这样说。
“我刚坐了一次顺风车,孩子给我说过好几次,还说一分钱就能坐顺风车,我觉得骗人。乘坐了一次,感觉真不错。我也准备上下班拉顺风车乘客了,低碳出行,还能赚点油费,多好!”50多的李先生谈起顺风车显得有些兴奋,并声称老年人也需要跟上时代潮流,接受新事物。
无疑,他们都感受到了共享经济带来的好处,无论是低碳出行,还是降低成本,之所以汽车共享能迅速引爆市场,是因为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共享经济的迅速崛起,无论Uber还是Airbnb,无论滴滴还是易到,尽管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关于它们的负面新闻,可是不得不承认,以人与人之间为核心的租赁模式正在不断扩大其影响。不论是消费者还是服务提供者,就像当年第一批接触网购的人一样,从各种担心到习以为常,未必会给传统服务模式提供太久的时间。正如上面的当事人一样,只要人们第一次使用滴滴等各种出行服务,他们就会乐意选择这种服务,甚至乐意尝试别的服务,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纵然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但是毋庸置疑,了解共享经济的人越来越多,尝试共享经济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学历高低。
王卫东说:“伴随着滴滴等出行平台公司的快速成长,带动了整个中国出行模式的质变。大家开始知道顺风车、专车等其他的出行方式,改变了过去人们路边打出租车的不确定性,或者碰运气的出行模式。汽车共享平台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还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人们发现,出行方式原来可以更丰富,成本可以更低。”
改变消费模式
正如滴滴快的公关部总监王卫东所说,“滴滴的迅速发展,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出行提出更多个性化的需求,而当资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就必然需要一股力量打破原来的交通出行模式,即使滴滴不出现,也会是其他公司站在这个历史改革点,但是历史的滚滚车轮不会倒退,一定会在前行中碾碎障碍,冲出重围。”
试想,在汽车人均保有量不高的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你跟私家车司机和消费者谈汽车共享,谈节能,谈补贴油费,显然是天方夜谭。而现在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汽车被消费者当成交通出行的工具,而车主也有降低用车成本的心理需求。滴滴的出现,偶然中存在着必然。可见,留给社会管理者更重要的课题应该是如何引导“共享”的发展,而不是随随便便就把它们禁止。
王卫东认为,滴滴的快速扩张,与其说找对了一个产品,一个满足人们多种出行需求的产品,不如说,人们强大的出行需求推动了滴滴的发展。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很多行业都因互联网而发展变化,而给出行领域带来的变化甚微。过去的30年,中国的出行领域属于相对封闭的市场,出租车+私家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这些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更细化的的出行需求。滴滴带来的出行革命的背后,其实是人们出行观念的改变。如果人们发现通过一个出行平台可以提升交通效率的时候,人们就会认可,否则就会拿出各种条条框框来抵触。
然而,在中国汽车共享经济到底有多“饥渴”,人们有多看好汽车共享的发展前景,滴滴快的的巨变足以证明。
三年,150亿市值,有史以来融资最多的互联网公司——滴滴快的,创造了移动互联网的奇迹。三年前,他们还四处碰壁,一天只有七八个出租车司机同意安装打车软件,曾经一天装了12个司机,滴滴的工作人员兴奋的给创始人程维汇报,称之为巨大的突破;三年后的滴滴快的横跨出租、专车、快车、顺风车、企业级的出行平台,并在每一个垂直市场赢得第一。
“现在,滴滴的日订单近千万,日服务订单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王卫东这样说。
甚至,今年五月,滴滴快的CEO程维喊出了未来三年的目标:每天为3000万人出行提供服务,服务1000万司机,在任何地方3分钟有车来接。我们要成立智能交通大数据研究室,我们希望将新能源车推广到大街小巷,我们希望代表中国企业再一次征战国际战场。
程维说:“以前出行不方便,但互联网和市场化会改变一切。传统出租车是国营招待所需要被现代化改造,专车是三星酒店、快车是经济酒店、顺风车是家庭旅馆,ACE是五星酒店。未来出行选择会更丰富,而互联网让一切供需高效匹配。”
在他看来,专车会最终取代自驾,那种方式不经济、不环保、不方便、更辛苦,越来越多的人会放弃买车,放弃自驾出行,滴滴才是代表未来的生活方式。
据投融界数据显示,仅仅在“互联网+便捷出行”领域的项目就占到16%,而在这些项目中,目前处于种子期的项目占47%,初创期的项目占39%;而目前已成长的一些项目中,无论是滴滴打车还是Uber等,都在快速的抢占市场。
改变汽车制造
长远来看,汽车共享会使汽车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这是必然趋势。
Uber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却没有一辆汽车;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却没有库存;在经济日益发达的市场之下,传统的服务模式、经营模式已受到冲击,而共享经济则日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方式,成为众人瞩目的领域,也为更多创业者寻找到新的切入点。
据了解,“共享”的概念来自互联网,由于网络共享的兴起,人们不再购买光碟,而是从网上点播和下载所欣赏的影、视和音乐节目。这种消费习惯如今延伸到汽车领域,尤其受到好赶时髦、花钱精打细算的城市居民青睐。
有观点认为,“共享汽车对私家车是一个巨大挑战,人们可能会把车卖掉或者以后不再购买新车。据测算,一辆共享汽车可以顶替20辆汽车。这对汽车制造厂商的冲击尤为严峻。”
然而,若干年之后,汽车销量会由于共享而削减吗?
业内人士表示,Uber、滴滴专车若能推广开来,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汽车保有量,因为在共享经济的模式之下,大家会更关注汽车的使用权,而不是拥有权。
王卫东表示,“目前,在中国汽车消费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还是身份、面子的象征,如果说影响汽车的销售,应该还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
如果要想判断共享汽车能否带来汽车销量的下降,也许从国外的发展轨迹上可以找到判断依据。
据了解,福特是美国汽车工业中惟一理解共享汽车需求的公司,而且丰田、本田、日产和宝马也愿意在汽车共享相关业务方面展开合作。Zipcar CEO格里菲思指出,“共享汽车产业对汽车制造厂商来说福祸未定。受共享汽车发展冲击最大的不是汽车出租产业,而是私家车,如果按照一辆共享汽车可以顶替20辆小轿车来计算,私家车必将急剧下降,其下降数量将远远超过共享汽车公司所增购的汽车数量,这意味着汽车市场的迅速萎缩,汽车制造厂商将受到最沉重的打击。然而以挥霍、摆阔、显富为特征的消费主义文化在美国积淀之深,且消费又占到美国GDP的70%以上份额,要求美国人普遍做到理性消费是很难实现的。”
他分析,在美国,不但绝大多数家庭或个人拥有汽车,而且多数不止一辆,不同的车辆有不同的用场,有的用来上班(上学),有的用来购物,有的用来家庭旅游。当经济拮据时,理性消费的说教有人听,一旦日子好过了,必然故态复萌,“今朝有酒今朝醉”。共享汽车产业有它的发展必然性,但在美国以它取代私家车,必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福特汽车执行董事长、福特家族的第四代掌门人,比尔·福特认为,共享车辆所有权、仅获得车辆使用权、需要时进行拼车或租车等多种形式都已出现。这些都是全新的汽车拥有方式和交通的进行方式。从福特的角度来看,我们非但没有被这种新的发展所威胁,反而感到是非常好的机会。他说,“毕竟共享汽车公司都是大买主。”
据资料显示,宝马、通用、福特相继对外宣布了推出私家车共享服务的新计划,进军P2P租车领域。不过,宝马、通用和福特的汽车共享计划目前都没有在中国实施的打算。
无独有偶,在中国,已经有车企开始行动了。
中国最大的智能用车服务平台易到用车,中国汽车领先品牌奇瑞汽车,中国最大的车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博泰集团,联手成立合资公司“易奇泰行”,启动互联网智能共享汽车计划,打造全球第一款真正“为共享而生”的智能互联纯电动汽车。该汽车将以“智能、互联、共享、纯电动”为核心,不仅要颠覆传统驾驶体验,还将诠释未来用车新理念,并通过共享经济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规模经济。
基于移动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共享经济,讨论最多,争议也最多的就是专车、拼车服务。从模式上看,Uber、滴滴提供的专车服务,无疑是人类的重大进步,尤其是在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共享交通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同时,共享经济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模式,关乎制度、文化和人性。若想要“共享”成为普遍性经济模式,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帮助其走向正轨;另一方面也需要人性的颠覆,事实上,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合作、分享、乃至仁慈等人性优点将成为最宝贵的资源。
也许若干年后,在出行平台上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就和人们呼吸、吃饭一样成为平常不能再平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