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婷
知识是依靠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联系起来的,每一种数学知识都对应着一个核心内容,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体现数学本质的基本要求。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最基本的应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追求学生能够感受知识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所学知识的核心内容,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深沪中心小学黄老师执教的“一米有多长”为例,就教学实践中如何找准数学本质,落实知识间的联系谈几点看法。
一、找准认知起点,激发需求——引“米”
从知识经验来讲,学生已经学习过长度单位,对厘米已有初步的认识,并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表象,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度量能力。从生活经验来讲,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验。本节课是以此而进行的长度单位的延伸课。因此,应牢牢抓住“米”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1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厘米”帮助学生建构“1米”。在激活长度单位表象的同时,创设导入环节来唤醒学生对“厘米”“一般都用厘米测量较短物体”的认知。通过创设测量长绳的环节,在用小单位量大物体中引发矛盾冲突,激发认知需求,从而引出需要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环节一】温故引新
1.唤醒“厘米”
师:同学们,在《课桌有多长》一课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什么长度单位?
师:是的,厘米。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比一比。
2.运用厘米测量长绳,体会大单位的必要性
师:这有一条绳子,能用这把1厘米的尺子来量出这条绳子的长度吗?
师:要量这绳子,你会先怎么做呢?
请三个学生上台动手量一量(两个拉直,一个测量),学生发表想法。
3.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
师:看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以厘米作单位来测量太小、太慢了,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
【评析】创设温故引发矛盾冲突,在学生回忆再现厘米表象,在复习测量方法的同时,真切地体会到测量绳子用已知长度单位“厘米”的不方便、不合适。学生在操作、解疑中自然引发对新单位的需求意愿,有利于理解米的意义,深刻而简约。
二、经历多种活动,丰富表象——知“米”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以具体想象思维为主,而长度单位又比较抽象。空间表象的建立需要借助一定比重的学习活动环节来促进学生形成清晰的观念。1米长度观念的建立,是由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去体验积累感知经验,如创设“连一连,创造1米尺子”“比一比:1米大约有多长、有多高”等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形象,掌握“1米=100厘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再次理解测量长度本质上就是看被测量的对象包含着几个长度单位。
【环节二】经历知新
1.利用厘米初识1米
(1)观察主题图,发现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
师:对,摆小棒,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连一连,创造1米尺子。
师:要摆100根1厘米长的小棒才是1米,让我们也一起来像小动物们一样来摆一摆。
(3)观察尺子,发现“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2.比一比
1米大约有多长、有多高?
(1)用手比一比1米。
(2)比一比1米到自己身体的部位。
3.闭眼想一想
1米有多长?
4.找一找,估一估
生活中、教室里哪些物体长大约1米。
5.再次测量长绳,指导测量方法
【评析】让学生感知一米的实际长度时,设计了“连一连”的活动来建立与厘米之间的联系。在“比一比”中感受1米横放与竖放有多长、多高,与身体尺结合起来,初步感受1米的长度。在想象1米、找估1米长的物体中,将1米的长度转化为具体可见的物体,加深对1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在测量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估测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提升——懂“米”
数学知识不仅来源于生活,且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把科学形态的知识转化成教育形态的知识过程中,既要顺应认知的规律,还要考虑数学知识本身发展的逻辑,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有利于生长出新的知识点。因此设计应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用”的教学线索,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环节三】应用懂新
1.想一想
(1)1米相当于____支铅笔长;1米相当于____拃长。
(2)门高约2____;黄瓜长约20____;黄老师身高约172____。
2.质疑与生长
(1)我们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厘米”,就可以用厘米来测量了,为什么还要认识“米”呢?
(2)如果老师想测量深沪到青阳的距离,用今天所学的“一米”来测量,你认为合适吗?
【评析】练习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尝试将1米转化为学生常用的拃和铅笔,增加学生对米的长度感知与表象,同时练习,注重培养学生能根据物体的长度合理选择恰当单位的能力。尝试从“米”走到其他长度单位的共通点——根据不同长度选择恰当的单位。尝试从一节课中去沟通一类课,使学生对已经学习和将来要学习的长度单位融会贯通、沟通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建立知识结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