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芸+高丹和+瑞云
?眼摘 要?演立足于我国地方政府执政的现状,在综述政府公信力内涵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取地方政府公务人员、地方政府服务、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和地方政府民主建设四个评价指标设计问卷,通过对山东、河南、江西三省五地的民众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并分析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因素,旨在为地方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思路。
?眼关键词?演地方政府公信力;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民主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10-0055-0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地方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令人堪忧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望尘莫及的房价、贪腐官员的频频落马、官民纠纷等等一系列危及公众利益的问题层出不穷,我国政府从地方到中央的整体形象受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因素以及思考如何重塑和挽救政府形象,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构建公众向往的和谐社会。
一、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构成及评价指标的选取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各级地方政府行为赢得公众支持与信任的客观结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区别在于层级与地域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赋予地方政府在公信力上表现出了特殊性。层级上,中央政府拥有更高的权力和更多的资源,中央负责制定政策、发布命令,之后在层级上流转,由于存在多种因素,在流转与执行中大多会差强人意或者难以持续,所以存在政府公信力高低在层级上并不一致的现象。就地理区域而言,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公信力也会有所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受到较好的财政支持,大多时候能为公众提供较为理想和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相对来说获得公众支持和信任的程度较高;而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财力资源上都不及发达地区,并且在窘迫的情形下秉承旧制,难以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并获取民众的支持与拥护。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当地民众对地方政府信任度的综合评价,也是地方政府需要不断提升的软实力[1]。
目前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指标虽然评定标准不一,但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范柏乃构建的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从最初的行政管理信用、公共服务信用、经济发展信用、社会发展信用4个评价领域中的34个评价指标到经过4轮实证筛选后由目标层、领域层和指标层3个层面构成,共有15个评估指标。[2]舒小庆认为政府公信力如何取决于政府行为的法制化程度、政府政策的规范化程度、政府民主化程度、政府官员的道德感与廉洁程度以及政府工作的公开度这5个主要方面。[3]陈潮升认为政府信用评价标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的民主化程度、政府政策的稳定程度、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职业道德标准、政府的服务程度。[4]唐铁汉认为通过评价政府的诚信程度、服务程度、依法行政程度、民主化程度就可以明确得出公信力高低情况。[5]
基于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指标研究现状,课题组从地方政府公务人员,地方政府服务,依法行政和地方政府民主建设4个方面设计问卷,每项指标下设有4~8个不等问题,让被调查者对地方政府公信力情况进行判断。问卷第五部分为总结部分,包括不同层级政府的公信力情况等以及开放性的问题,旨在考察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
根据所选定的评价指标,课题组成员查阅大量资料,加之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研究分析,设计了一份“民众对于地方政府信任度”的调查问卷,该问卷根据评价指标分为4个部分和1个补充总结调查,以及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途径措施的开放性问题。于2014年1~2月,对山东省、河南省和江西省3个省份进行调研。问卷一共发放400份,实际收回345份,根据测算有效率为86.25%。
问卷采用打分方式对5个不同层级政府的公信力情况进行测评:乡(镇)政府、县政府、市(地级)政府、省政府、中央政府。分值区域为1~10,1表示“非常不信任”,10表示“非常信任”,6为“一般”,信任程度越高,分值则越高。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对该5个层级政府公信力水平进行打分判断(见图1)。
调查发现,民众对各级政府的信任呈现出从中央到地方逐层递减的趋势,其中,有37%的民众选择对乡政府不信任,28%的民众选择对县政府不信任,19%的民众对市政府不信任,15%的民众对省政府表示不信任,仅有8%的民众不信任中央政府。可见,民众对基层地方政府的信任度要远远低于中央政府,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结论相吻合。同时,地方政府以至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情况低下,令人堪忧,所以此次调研,更印证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所在。
(一)地方政府公务人员
民众对政府公务人员的认可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指标。表1可以看出,高达70%的民众关心的是能否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能否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也同时代表政府部门一定的办事效率。民众与政府打交道时,一些干部拖拖拉拉,以各种理由推脱,或者干脆给前来办事的民众吃“闭门羹”,这表明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自我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公务员群体对待工作不认真,作风涣散。50.72%的民众关心干部办事公道与否。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以及措施时, 应兼顾各方的利益, 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不去偏袒任何利益群体。例如,对待不同阶层的区别,对待熟悉的亲友或者给一定好处的,能办就办,即使不能办也尽量办;对待不是熟人,无权无钱的人态度敷衍,事情能拖就拖,甚至一推到底。50.43%的民众认为公务人员服务态度影响他们对政府部门的认可与信任。公务人员的办事态度好坏,是民众对政府部门最直观的感受,如果公务部门办事员素质低下,对民众语言粗暴,态度恶劣,那么,因此政府与民众产生距离甚至是隔阂,让群众不敢也不愿去接近。久而久之,民众的真实想法和利益诉求得不到表达,与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endprint
(二)地方政府服务
课题组选取了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合作医疗、补贴发放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6个方面衡量地方政府服务情况。在这6项指标中,合作医疗的推行是比较得到公众满意的,达到41.74%,已经是相当高的比例,可见乡镇政府在这方面基本令人满意,而其他方面满意度就不乐观,在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4项,选择 “一般”的几乎超过50%,表明基层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与民众的需求和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当下民众诉求多样,基层政府如何协调多元化的民众诉求是影响其公信力的一个难题。
(三)地方政府依法行政
课题组选取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政府按照程序办事、税收公开情况、土地问题、贯彻中央政策力度、违法人员的处置情况6个方面来衡量地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见表2),排在首位的政府按照程序办事的呼声高达64.35%;税收公开情况的关注度62.32%;违法人员处置情况46.67%;贯彻中央政策的力度也同样受到民众关心;紧接着是37.39%的土地问题和25.51%的规章制度完善。当前的法治国家,法律高于一切人治,地方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公信力研究的重要方面。
(四)地方政府民主建设
针对地方政府民主建设,16.23%的公众满意当地乡镇政府干部任免方式,52.17%的公众对此项并不满意,选择“一般”;22.32%的公众对村委会最近一次换届选举满意,50.14%的公众选择“一般”;在乡镇政府制定政策和做事时,24.93%的公众认为会更多考虑上级指示,有49.28%的公众认为乡镇政府更多考虑自身及工作人员的利益,仅仅有23.48%的公众认为乡镇政府会更多考虑民众利益或意见 (见表3);49.27%的公众认为反映意见和要求的渠道不畅通;仅有15%的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满意;55%的公众认为民众参与乡镇政府干部监督渠道不畅通;而当问到是否愿意积极参与乡镇政府有关政策活动的执行时,各项选择趋于分散,各不相同。调查显示,最影响公众信任政府民主建设的因素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做事的情况(57.68%)、村委换届选举(52.46%)、民众向乡镇政府反映意见和要求的渠道情况(43.77%)。
三、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分析
调研发现,由于在认识和实践层面上的差异,一些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存在公信力下降和缺失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分析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因素,为地方政府提升公信力找到突破点。
(一) 政府自身方面
就政府而言,政府公务人员在制定政策、行使权力过程中的行政行为都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水平。
1. 基层干部官僚化与自利性
官僚主义在基层主要表现在基层干部缺乏公仆意识和服务理念,脱离群众,办事效率低下,违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私利高于公益,形式主义盛行。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发现民众对基层干部官僚主义的作风非常不满,46.37%的民众认为较难见到乡镇领导的人,40.58%的民众认为乡镇政府干部办事公道情况不公,47.24%的公众认为乡镇政府公款吃喝现象比较严重。此外,乡镇干部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也颇受民众质疑。这些足以表明基层干部的官僚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民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政府公信力现状令人堪忧。另外,我们对当地民众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访谈,对象涉及老师、普通工人、农民、退休干部、医生、退伍军人等,通过对他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基层民众普遍对现状表示无力感,都期待着上级政府能够出面解决问题,认为本级政府已经失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谋求利益的代表。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是无法完全脱离本人的个人利益而存在。毋庸置疑,政府公务人员是与社会中现实经济关系制约下的其他人没有本质区别的个体。[6]由此,这种利益驱动的主观性判断决定了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主体,在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时也在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利益关系,政府本身处在社会结构的顶端,不仅拥有大部分资源,而且掌握着支配这些资源的权力,加上地方政府在制定和施行政策时享有不可替代的优先权。同时在资源掌握和权力分配上的比较就造成了地方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不平等,让公众处在一个较为弱势地位,很容易引起其的不安全感。
2. 公共政策执行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
提升政府公信力并不在于制定政策和完善制度,更关键的是保证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需从抓落实做起[7]。据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存在政策的朝令夕改和缺乏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由图1看出中央到地方的公信力状况是逐级降低,究其原因,我们了解到公众最常接触到的就是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其一举一动都被公众看在眼里。在问卷发放时,访谈到一位普通民众,他用一句很朴实的话来形容中央政策落实到地方的情形,他说:“上面的真经到下边就给念歪了。”一些省市对中央阳奉阴违、前后不一,中央的好政策落实不到地方;或者政策被地方政府歪曲弄偏和上行下止,致使公共政策成为一纸空文;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在实质上与中央政府的政策意愿相背离。一些地方政府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自立一套,自行其是,牟取私利。他们对政策的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出现与初衷相悖的结果。对政策的随意修改会造成民众对未来很难把握,容易对政府失去信心。
3. 地方政府未能提供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权利救济渠道
在一个现代民主社会里,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应该是畅通无阻的,民众可以通过正式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寻求解决。调研发现,基层民众难以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有效地表达利益诉求,49.27%的公众认为反映意见和要求的渠道不畅通,很多民众维权无门后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政府既没有提供的正式渠道表达利益诉求,社会上也缺乏一个“公共领域”以解决公众的利益纠纷[8],公众的话语权被剥夺。话语权是公民的一项不可剥夺和让渡的民主权利[9],但在现实中这种权利却被政府强权逐渐吞噬,甚至“失语”。基层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会和政府之间出现很多利益纠纷,但是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却并不畅通,访谈中课题组了解到很多农民因诸多土地问题向地方政府反映,却遭到冷遇,有些民众因土地问题进行上访,却被截访,导致问题依然存在,没有解决。民众的利益诉求得不到表达,问题得不到实际性的解决,民众与政府产生的利益纠纷与矛盾在缺乏良好沟通管道的情况下将越发升级。同时,我国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官僚作风严重,对待民众的需求不仅置之不理反而进行打压,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相反,是能压则压,而不是力求为民众排忧解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规范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保持民众与政府沟通渠道的畅通,不仅容易引起民众对政府的失望,而且民众在维权无门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极端措施寻求出路,引起社会冲突与不稳定。如果地方政府对待民众利益纠纷坐视不管或者迟迟不予以解决,那么民众会逐渐对地方政府失去信任。endprint
4. 贪污腐败和行政违法现象普遍
由于我国行政权力的行使缺乏有效监督,权力真空大量存在,各级政府都有滥用职权的可能性,基层政府更是如此。调查发现,乡镇政府存在诸多违法违规现象,乡镇政府利益地区化、地区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村委会选举形式化、走过场现象普遍,特别是乡镇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影响政府自身形象,使得民众对政府工作人员存在普遍的不信任,47.24%的民众认为当地政府腐败现象严重,腐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一个“毒瘤”。调查发现,许多基层部门为了维护自身的部门利益,随意扩大处罚权,收费权等行政权力,寻租现象普遍。一些公务员滥用行政权力,利用职务之便收取贿赂,谋取不正当利益,置“法治”于不顾,其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惩罚,严重危害公共利益,影响民众对政府的公信力。受访民众对土地问题非常关注,但是乡镇政府出现征地现象严重,耕地征用为建设用地,但政策制定过程缺乏透明的监督,相关制度不完善,致使民众利益受损,民众对此表示不满,但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渠道只能消极容忍,这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酿成了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危机。
5. 政府信息的公开性、透明性不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日益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民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利益,惧怕公众的监督,不敢承担责任,政府网站公布的信息陈旧,信息更新极其缓慢;另一方面,在调研基层农民的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家里并没有计算机网络,对于想知道的信息也无从获取。调研发现,仅有15%的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满意;55%的公众认为民众参与乡镇政府干部监督渠道不畅通。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人事任免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低保补贴制度等方面不公开不透明,导致普通民众缺乏了解政务的机会和渠道,民众和政府之间双向互动的机制被割裂,变成信息的单向发布,民众只是处于政策和信息的末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民众和政府难以形成合作共赢的状态,公众的知情权受到冷落。调研发现,民众普遍反映政务信息公开栏的信息陈旧,更新慢,公开内容避实就虚。由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导致政府与民众在信息获取上不对称,在公共危机事件上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加之地方政府的政务透明度不足,让谣言的滋生有了可乘之机,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二)公众方面
地方政府公信力水平是其辖区内公众所做出的评价,那么这个评价是否合理、中肯?课题组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主要原因是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过高或对政府绩效认识不准确。
1. 公众对政府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因此公众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起来。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习俗迥异,因此,在政治、经济上会呈现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发展。基于此,基层政府难以满足所有公众的诉求与愿望。当政府未能满足其诉求时,公众便对政府发出失望的信号,降低政府信任水平。同时,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从心理还是行为上都转变成现代的人格,管理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工作人员都拥有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人民才可真正被称作现代人,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将永远不会实现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即使经济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10]。部分社会公众,尤其是分布在基层的农民、务工人员,受文化教育程度相对不高,对政府工作的不了解也是常有之事;也有些人看待问题总是从自身出发,不懂得怎样去顾全大局,一旦有社会危机或者公共事件发生时,加之政府未做及时响应,那么这些民众就会对政府的不作为怨声载道,给出负面评价,影响政府公信力建设。
2. 基层公众平均文化水平提高,对于政府公信力有全新的认识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据2009年9月《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5%以下,而接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1%。在本文的问卷中,九年义务教育文化水平以上的民众也达到77.39%,可见,我国的基层民众甚至是农民阶层也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现代公民意识有了很大改观,社会成员日益觉察到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的身份以及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毋庸置疑,这种意识觉醒会继续和深化,越来越多的公民在权力 、民主意识方面增强。伴随着这种改变,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民众会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民众对政府有更高的期望,要求与政府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要求政府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将公众利益放在政府管理工作的首位。不少受访者在填写问卷的同时反映,基层政府离群众最近,但是却很少见到,希望那些地方官员可以到群众当中甚至是农村走一走,了解基层群众真实想法和生活状态,与民众进行深入交流。基层民众的想法一方面代表了对政府治理的关注,实现公众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生活在基层的民众渴望政府给予的关怀。由此,地方政府不仅承担着上级政府赋予的职责,同时也是整个政府与民众沟通的纽带。
(三)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时期新旧制度互相冲击。一方面,传统的行政文化和体制禁锢着公众参与地方治理的行为;另一方面,公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转变,对政府的期望与要求更高、更苛刻,然而地方政府的职能未能及时转变,难以迅速满足公众的需求,导致公众对地方政府充满不信任感。
1. 传统行政文化与体制的负面效应
我国目前纵向压力型体制使得上级机关制定各项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以指标和任务的方式分配给下级行政组织,然后以这些数字、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评和肯定下级行政组织的标准。在访谈对象中的一个乡镇级干部告诉我们压力型体制的烦恼,他以合作医疗普及为例:“2006年,医保农村试点开始,我们这里是2007年着手施行,当时中央提出全年要保障60%基层农村农民享受到医保待遇,2008~2010年不仅将这一制度在全国基本推行,最后实现医疗保障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理所当然的是,基层政府作为专门的执行部门在政策推行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三农、‘民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完成上一级的指标刻不容缓。我们乡镇人员有限,只能再将指标下达到村政一级。完成指标有评优甚至是升迁的资本;完成不了的话,就会面临的不仅是上级单位的批评,而可能恐怕是现职也难保住。”根据乡镇干部的叙述,课题组又来到推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一位村政的会计对此更是苦不堪言,他坦言:“在我们这里推广与普及,那个时候刚刚开始农民还不知道,也不了解,大家怕交了钱又打水漂了,刚刚开始有些人非常抵触。但是有硬性的任务,我们只能挨家挨户去解释、做工作,但是最后还是有很多人耍赖,要也没用,就是咬定了自己没钱。没办法,我们几个村干部只能自掏腰包把空缺补上,不然,我们的日子就会不好过啊。”这样基层政府因整日忙于应对上级下达的各种摊派任务,承担过多的事权及责任,根本无法顾及到公众真实的想法或需求,更不用提完好地履行其职责。长此以往,损害了地方政府乃至基层政府的形象,激化干群矛盾,致使公众对基层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行为以及本身产生抵抗和不信任情绪。endprint
就公众而言,传统文化带来的思想禁锢使得公众的参与热情不高,针对“假设你有机会,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有关政策活动的执行”这一问题,只有21.16%的人表示愿意积极参与,高达78.84%的人或犹豫或根本就不打算参与。这种消极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民众对政府一直心存不满,但是自身并没有认清作为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地方政府公务员延续传统“官本位”思想,连民众也深受其害,对于政府全能理念、臣民意识根深蒂固,无法履行公民参与、监督政府的权力。所以,在缺少公众参与治理的行政文化的氛围下,产生民众对于政策参与的“惰性”,但同时又在心里对现状不满,由此隐藏了社会不安定、不和谐的“不定时炸弹”,对于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改善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见图2)。
2. 现今社会通讯媒体发展迅速,公众受到各种信息干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亿之多,可见,目前中国有45.8%的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的来临意味着中国与世界同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原有的信息流动格局被打破,传统媒体不再是仅有的信息把控者。互联网的开放性、信息的纷繁、传播的交互,使广大网民感受到空前的自由,原本个别的和区域性的信息在网络上实现了大规模的传播,同时关系到民众公共利益的信息也为广大网民或者是民众所知。比如说,微博这样的平台,不再是为方便私人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且实现了所有在线民众之间的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公众也越来越频繁的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政治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网络平台不得不对外开放,建立和公众网上对话的治理模式。
长期以来,网络不仅拓宽了民众表达意愿的渠道,改变了由政府控制的主流媒体对公共舆论的把控。对于政府而言,互联网使政府运作慢慢开始在“阳光下”接受公众与社会的监督,对其行政行为、过程、成效进行全面检视,也带来更高挑战。使用互联网的民众通过互动平台把分散的公众意见汇集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这给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此,网络上转载、评论所衍生的问题纷繁复杂,只要是涉及到公共利益和安全的事件,网络的扩散程度就会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一方面,负面新闻在网上被大量转发、放大;另一方面,政府未曾在第一时间出面澄清、辟谣。但凡是涉及到公务人员渎职、贪污等丑恶现象,网民就会做大肆评论,成为当日头条。哪里受到不公平待遇;哪里遭到执法大队的强拆;哪里的城管又在出手伤人等等事件都会受到全体网民的关注。在网络的世界里没有年龄、文化、社会地位等层级的划分,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发布、查阅信息。其中有些人发布信息缺乏相关媒体职业道德,在准确性上得不到保障;另外,有些人在公共政策、政府行为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同时,政府对于网络一些事件未做出合理解释或者辟谣,导致公众宁愿去相信这些谣言,给社会带来巨额损失。所以一些在现实中不满的民众将网络视为其表达观点,发泄情绪的场所,而这种几乎无约束的表达和非理性的认识更加剧了民众与政府的矛盾。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政府公信力弱化因素呈复杂多样态势发展。事实上,地方政府失信于民的过程并不单一,而是极其复杂的,是众多单一因素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结果。由此,加强对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切实可行的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是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亟待承担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吴光芸,李建华.地方政府公信力: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J].当代经济管理, 2009(5).
[2] 范柏乃,张鸣.政府信用与绩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70-79.
[3] 舒小庆.政府公信力:价值、指标体系及其实现途径——兼论我国诚信政府建设[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4] 陈潮升,雍继敏,李蓉.政府信用的评价标准、现状及对策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1).
[5] 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3).
[6] 董建新.政府是否是“经济人”[J].中国行政管理,2004(3).
[7] 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J].求是杂志,2011(6).
[8] 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89.
[9] 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和公众的话语权[J].中国行政管理,2006(9).
[10]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96.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Wu Guangyun,Gao Dan, He Ruiyun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local government. After realizing the background, definition and evaluate index of government credibility, a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which compose of local government civil servant, local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legal administration and local democracy-building. After a series of work of issuing, recovering and analyzing, the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current situation was sorted out, in addition, an interview materials will be used as evidence combin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which can reflect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And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Key words: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legal administration;public service;democracy constructing
(责任编辑:李 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