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香
一、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概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问题”中的“数学情境”是给予学生开拓思维的有效空间背景,它的存在直接提升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体验,诱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解决问题的探究,它是一种刺激模式,数学情境的创设对于“情境—问题”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情境—问题”教学的基本根基,对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正确诱导,为学习的动机、学习的需求以及基本的认知做准备,对小学生而言,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发散性上、灵敏性上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二、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情境—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核心,教师要将引导能力发挥到极致,课堂氛围要轻松、愉快、科学。在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对每位小学生的课堂表现都要掌握,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思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疏导。教师要重视数学情境对学生的影响,精心的设计必然会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探究起到正向的作用。侧面地促进学生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关注点,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变通应用,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1.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与“情境—问题”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由三个阶段组成:
(1)将概念引入,让学生逐渐感知到,在学生意识里形成画面。
(2)通过对对象进行探究并加以概括,促使学生对其深入理解。
(3)结合练习题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有效巩固。
2.构建分析
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中的第一个阶层,也是整体结构上的根基部分。概念的合理引入对于后边的课题探讨是非常重要的,是激起小学生好奇心的切入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数学概念的初步形成是第二个阶层,对于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正确形成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要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是让小学生透彻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巩固是第三阶层,学生基本的学习不是目的,学会是目的,要想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严格掌握,“情境—问题”教学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促使了小学生养成定期溫习、重视实用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