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有自探环节

2015-11-03 07:22:13袁春华
新课程·小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长征环节探究

袁春华

课堂中的自探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体现,它弘扬了人的主体性,促进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课堂上的自探环节,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自探环节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首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进而兴趣诱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就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学习方式“要我会”变成了现代的学习方式“我要学”。这样的学习方式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由于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活生生的长征历史场景,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想探究“长征”中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体现了红军将士怎样的精神的兴趣。在这种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去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也就自觉地担负起了学习的责任,这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学习。

二、课堂上的自探环节,体现了学习的独立性

自探环节的独立性,它完全不同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其实,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学习的欲望,自探环节正好给学生创设了实现独立学习的机会,最终通过自探环节形成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小学语文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的过程,朗读课文的过程,对文本初步理解的过程,自探环节中独立完成,尤其是朗读,它反映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用朗读再现文字中的生命气息,让文字“活”起来。长此以往的训练与培养学生自然会形成一种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堂上的自探环节,体现了学习的思考性

课堂上的自探环节,是问题产生的源泉和根本。“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思考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是表层的。因此,课堂上的自探环节中,学生一方面通过自探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中去思考、發现新问题,然后由问题引导再次去深入探究,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由此可见,自探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施教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一环节,莫让它成为虚设。

猜你喜欢
长征环节探究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太空探索(2016年12期)2016-07-18 11:13:43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太空探索(2016年7期)2016-07-10 12:10:15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太空探索(2015年11期)2015-07-18 10: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