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蕾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应紧紧围绕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来展开,千万不可脱离文本的阅读来分析、感悟。而“拓展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恰好可以把课内外有效地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何有效地使用“拓展材料”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一是“拓展材料”的必要性。二是如何使用“拓展材料”。
关键词:拓展材料;语文教学;有效使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给我们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应紧紧围绕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来展开,千万不可脱离文本的阅读来分析、感悟,不能架空了阅读材料。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去有些教师把所教学的内容仅仅局限在课本内容的学习上,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使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我们知道,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个例子去教语文。而“拓展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恰好可以把课内外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地使用“拓展材料”呢?笔者认为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拓展材料”的必要性
并不是任何课文、任何内容都有必要拓展,也并不是任何环节、任何时间都可以延伸。对于此,李海林曾说过:“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延迁、引申,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可见,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延伸应该是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的,那就是拓展的立足点是教材,拓展的目的是让学生的阅读经验在原有的教材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思维的最大化。
二、如何使用“拓展材料”
1.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这里的生活,既指过去的生活,也指学生未来的生活。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就是学生明天的生活方式。新课程关注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同样,教学内容的延伸也必须以此为前提。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出来,并能从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起新的知识。
2.教学内容的“拓展材料”应突出语文性
如教《西湖》,并不意味着与西湖有关的所有东西都可以用来拓展;同样,教施耐庵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也不是与施耐庵有关的内容或是与文章某个方面有关的材料都可以拿来进行延伸。所以,这里有两个误区特别要注意,一是以为将课外的东西引入课堂就是拓展,二是以为围绕文本或是其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就不是拓展。
3.教学的“拓展材料”应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
这主要是指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拓展延伸的问题。简而言之,应服从两个基本需要。
(1)理解与思维的需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教材课文有难易之分,学生层次有差别。对于课文理解上的困难,有的可能是共性,有的则是个性差异。从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教学重点的前提出发,教师用“拓展材料”帮学生进行阅读与讨论,这是一种出于理解需要的拓展。如有位教师教《詹天佑》时,考虑到课文背景比较复杂,涉及的历史事实和社会知识较多,就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等查相关资料,并制成卡片。上课时,教师有选择地投示“詹天佑的资料”,补充有利于课文理解的背景资料和主人公小故事等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对詹天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需要。作为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条,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教学内容“拓展材料”的基本依据。
有位教师教《放飞蜻蜓》时,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并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揭开自然界奥秘而好好学习。这是面向理想与追求的拓展。
有位教师教《天鹅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去理解他人,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遇到文中“我”这种遭遇你怎么处理?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情感态度,树立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价值观。
有位教师教《第一次抱母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我”对母亲的关心和母亲对我们的付出,而是引导学生看了一组关于“我们小的时候和母亲老了后”的漫画,以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自觉关爱母亲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格。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拓展和延伸时,首先要考虑到是否有必要使用“拓展材料”。其次还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突出“拓展材料”的语文性并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要,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把课内外有效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董柯.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策略谈[J].吉林教育,2010(02).
[2]沈霞.论阅读教学中拓展延伸的基本目标[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11).
[3]崔国明.语文拓展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