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光
摘 要: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最大化地展现数学学科的价值,也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感;感知;运算;探究
数感是学生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数感也是新课改下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认识到小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性,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感,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一、在知识的感知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感知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为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也为了让学生在直观的感知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是将生活实物引入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感知、去体会知识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者是应用过程,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所以,为了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为了让学生在感知中培养数感,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角、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并组织学生动手制作相关的图形,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各个图形的特点,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使学生在感知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数感。所以,在数感的培养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感知的作用,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二、在知识的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运算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一题多解或者是一题多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多角度运算的过程中使数感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相距385千米的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后两车相遇。慢车每小时行35千米,求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法1:两车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385÷5=77(千米)
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7-35=42(千米)
综合算式:385÷5-35=77-35=42(千米)。
解法2:设快车每小时行x千米。
(35+x)×5=385
35+x=385÷5
x=385÷5-35
x=42
……
可见,在这样的一题多解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在寻找不同解题过程中数感也会得到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解答能力。
当然,对于该题我们还可以进行一题多问活动,即: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相距385千米的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后两车相遇。慢车每小时行35千米,______
问题一:慢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问题二:快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问题三: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
这样的运算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在知识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借助知识的探究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究:①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②能否说是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③能否写出3的最大两位数倍数?……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并说明理由。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还能确保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也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做好基础性工作。
总之,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让学生在感知、运算、探究中发展自己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肖雪媛,林培育.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