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扎特d小调幻想曲中二度对位的探究

2015-11-02 02:41谭子丰
艺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半音对位小调

谭子丰

对莫扎特d小调幻想曲中二度对位的探究

谭子丰

莫扎特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乐观、天真,给人以温暖,他把苦涩的内心隐藏在自己为数不多的乐章之中。 这些乐章往往掩盖了莫扎特真实的内心,但却是他灵魂深处真实的反映。 莫扎特的这首d小调幻想曲是他三首幻想曲之一,也是钢琴教学中重要的一首钢琴小品。 作品除了用小调来表现其悲剧性的色彩,还十分超前地运用了许多二度音程横向与纵向的对位来表达阴晦、纠结的内心。 这些二度对位带来的矛盾与冲突、音响上极度地扩张与收缩,像针扎一般刺入读者的心灵。 通过对作品的研究与聆听,我们将从更深的角度认识莫扎特,倾听他饱含血泪的心声。

二度 冲突 音响扩张 戏剧性 矛盾与和谐

在许多人眼中,莫扎特的音乐天真、乐观、明朗、阳光,总是能带给人孩童般的快乐。这或许是莫扎特音乐中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听他的音乐可以带走疲惫,可以洗涤我们心灵的尘埃……这一切足以说明莫扎特的伟大。但在我们享受着莫扎特音乐快乐与神圣的同时,我们不可忽视莫扎特作品中的纠结与苦闷。这个伟大的男人在短短的35年人生中,他成名过、辛苦过、窘迫过,但他乐观向上的心却从未改变过。 他内心不是没有苦楚,也并非刻意在他的音乐中隐瞒苦闷,他率直天真,他把内心的苦闷隐藏在他相对较少的乐章之中,在那一抹眼泪后,他把痛苦留给了自己,留给了他部分的音乐,而那些更快乐的、充满阳光的篇章则留驻进人们的心田。他是被上帝派到传递美好的天使。

莫扎特从来不是位循规蹈矩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常常给人新意与意外,让人觉得不合常理、匪夷所思,或不应是他那个时代的杰作,却妙趣横生。 他的这首 d 小调幻想曲正是这样,大量不和谐音的对置与解决吸引着笔者。 这部作品作于1782年,莫扎特正值26岁,是他三首幻想曲作品中的一首。 这部作品在写作手法上遵循着古典主义的严谨,但在音响上的运用却突破古典主义时期的保守,大胆而新颖。他在这里采用了许多横向与纵向不协和的2度,甚至是小2度的对位,半音化的进行,运用丰富的不和谐外音等手法震颤着我的内心,仿佛听到他内心的惶恐与独白。

一、引子

这部作品为复二部曲式,由引子与同名小、大调对置的两个乐部组成。 作品的引子采用3连音的分解和弦,但它却不似一般的分解和弦那般流动与抒情。d小调的悲剧性色彩在这个引子中表露无遗,它弥漫着恐惧、阴暗的色彩,犹如乌云密布的海面,看似平静却充满着暗涌。莫扎特巧妙地在这平凡的分解和弦中隐藏着复调式多层的旋律线以及横向的对位(图1)。 从下图可以清晰地看到 D-E-#F/A-G-F-E-D-C, 还有1-6小节中第3拍第3个音以及7-9小节中第2/4拍第三个音中 F--G-A-G-F-E-D-#C 的线条。 此外,更让这个引子画龙点睛的是图中标注的对位:先从音响相对稳定的同度 D 音开始,到第三小节大二度的 D-E,第五小节增4度的 C-#F,但此过程中这些尖锐的2度对位并没有得到解决,音乐也呈阶梯状级进上行发展。 在带来到了第7小节后音级开始级进下行,但与此同时,2度的对位并没有停滞,只是前3次都是大二度解决到同度, 但第4次 (即第8小节3、4拍),莫扎特却用了更尖锐的小2度对位,仔细聆听,我们的心很自然地会被它揪一下。 接着这个 E 音级进下行至 D,与低音 F 形成3度的解决,同时和声进行到第9小节的属和弦,并且以分解和弦的形式延续3小节作为主题的属准备。

这整个引子虽然篇幅不大,而表面看起来写作手法也并不复杂,但通过对各声部线条的发掘以及不和谐音程横向对位的发展以及解决,我们便可以品味出这个让人揪心不已的引子部分之精妙。

二、第一部分

第12小节开始为作品的第一乐部,该乐部为三段曲式。 三段的主题相同,前两段由3个不规整的对比乐句构成,最后一段减缩再现, 只保留了第一个乐句并展开。 AA’A 段分别在 d 小调—a小调—d小调上以3个基本材料发展并加以变化。 这个乐部容易被演奏得浪漫而煽情,这样我们就被莫扎特的表象迷惑了。其实,莫扎特在这里面写的每一个音,每一个休止符,每一个标记,每一处安排都有其特定用意,值得我们细斟慢酌。

该主题旋律温柔而舒缓,左手织体以两个层次的半分解为主(见图2)。 从和声上看只是主属的连接,平淡无奇,但莫扎特这里2度的进行以及2度的对位却让这个平淡的主题富有深意。首先这是个2小节的模进,旋律进行平稳,但13小节的半音(小2度)进行却为旋律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旋律2度模进后,15小节由13小节的小2度进行转为大二度级进, 可以说是一种缓和。然而这个片段中最能体现作曲家内心的还是这两个2度的对位:一次在13小节第三拍上的小2度(半音)对位;另一次在15小节第二拍后半的大2度对位。 特别是13小节这个小2度,让人感觉到在这平静的音乐中仿佛忽然被某些事情刺痛了一下。与旋律相对,这个2度对位到了15小节相对地和缓了一些。 有了以上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我们可以判断中声部填充层并不仅仅只有填充的意义,它仿佛是在描写心跳的声音:一种忐忑,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惊恐。 这些不安在15小节得到缓和后,16小节忽如其来的 sf似乎表现出一种惊吓,然后很快弱收。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用一个极不和谐的和弦解决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弦来表达这种戏剧性。但莫扎特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在sf-p 的地方使用的反倒是相对稳定的小3和弦 (主和弦) 第一转——极不和谐的减7和弦(导7)第一转位,这种写法更增添了一种意外,使作品的戏剧性得到更大程度的渲染。震惊过后休止一拍半,仿佛旁边的空气都凝固了,然后17小节使用相同的和声连接, 在弱奏中旋律跳进到 D 后使用半连奏半音下行到 bB。这一惊一乍写法更形象地表达出主人公忐忑与恐惧的心理状态。

20-23小节第二乐句,旋律采用同音反复 E 音开始,随后中声部与低声部以半音(小2度)级进下行,其中中声部在21小节第3拍的A音跳进到第4拍的D音后再以半音反向级进至E音,其中第22小节第一拍上的 #D 与低音部 E 音形成2度对位,这些半音的进行以及不和谐音程无不给音乐增添了不安的气氛。 尤其是低音采用8度音型从 A 半音下行至属音 E,与中声部半音进行还有高声部的同音反复的音响叠加综合,犹如催命的脚步声般沉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莫扎特传》的电影中莫扎特对于萨耶里要来时的那种惶恐。

第三个乐句从23小节到28小节的4拍休止符延长。 这里左手采用3小节的双音反复与第26、27小节的连续两次双音2度上行,右手则用连断综合,以模进的手法2度上行。 与此同时音乐的气氛也愈来愈紧张,到28小节的休止符处这一切忽然屏息,恍似惊醒,原来这只是南柯一梦。

A’乐段以相同材料在 a小调再次陈述。 此时音乐气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和,到了乐段的第3小节(全曲31小节),随着2度以及增音程对位的使用(如图3)心弦再次紧绷。 旋律部分从32小节起开始从 #C 半音(2度)上行至 G 后大2度级进至 B,随着高音区的不断上升,低音区下沉,音响张力增大,及至33小节第三拍上高音C与低音#C对置,音响的极度扩张使紧张感达到极致。随后在一个得以喘息的休止符后是一小节华彩。这个华彩走句也极不安宁,前半段先是 #C 与还原 C 的横向对置,后半段则是减7和弦琶音上行,其后又在让人屏住呼吸的延长休止符后进入第3个乐句。

这个乐句38-41小节与23-27小节发展基本一致, 只是第41-43小节作曲家把原来26-27两小节进行扩展,除了增加一小节以外, 从42小节其右手不断以半音迂回的方式不断上行,而低音也相应地迂回下行至 #C, 同时低音和弦中的 #C 与 G 两个音在形成减5度的同时又分别和旋律声部的 F 形成 #C-F(减4度)、G-F(大2度)的对位。 在这个极其尖锐的和音出现的同时,音区达到全曲最高音——小字3组的 F,音量上作曲家也做了个双f的标记。这说明了全曲在这个音上到达了作品的高潮,同时也是整个作品中让人精神最紧张的一刻。这种音响上的高度紧张让听者为之震颤,恍如针刺。

在这个乐部中,莫扎特通过小调晦涩的色彩加上大量半音进行以及2度、增音程等不和谐的对位并解决,以“恐惧—缓和”的循环为线索,把歌剧中“紧张—收缩—紧张”的戏剧性表达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

三、第二部分

这个乐部采用主题的同名大调D大调,从调性布局上看,d—D 也体现了哲学意义上的“矛盾与解决”,是对不和谐的一种升华。 天才的莫扎特把“晦涩—阳光”,衔接得如此自然、和谐,与往常一样,他掩盖了痛苦,为人们带来了天真与童趣。 在这个乐章里,2度的对位虽然不多, 但作为整部作品的主导音程2度对位依然贯穿在乐部之中。 如68小节的 G-#A,75小节的 C-#D,83小节的 C-#D 的小2度对位。 但这些小2度在莫扎特神奇的笔下恐怖不在,反倒成了一种天真无邪的逗趣。作品最后以乐队齐奏的方式,在充满诙谐的趣味中落下帷幕。

四、结语

整部d小调幻想曲以2度这个紧张的音程作为基本发展要素,通过纵向与横向交织,贯穿作品始终。 作曲家娴熟地运用“紧张与和谐”这一矛盾的关系,把情节安排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作品最后又在天真的谐谑中结束,妙趣横生。 研究这部作品,抽丝剥茧地从中寻找莫扎特隐藏在音符背后的内涵,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知莫扎特,使我们在演奏其作品的同时更具深度。

[1]方雪扬.蕴含浪漫因素的古典佳作[J].交响,2014(3).

[2]赵鑫珊、周玉明.莫扎特之魂[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广东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半音对位小调
浅谈半音键竖琴在竖琴启蒙教学与普及推广中的重要地位
以“对位变奏思维及模式”观兴德米特“天体音乐”
四 季 相 思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思 夫
五河小调
昆曲曲学小讲堂之北曲的半音
李斯特《但丁奏鸣曲》和声中的半音化运动
一种跨层盲孔制作及对位方式研究
十二音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