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 刘东升
追问“争议错题”,思辨“认识封闭”
——从一道图像信息题的“争议”说起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刘东升
刚刚过去的中考模拟测试中,笔者所在地区模考卷改编了一道选择题,考后个别同行指出这是一道“争议错题”,并在相关QQ群里引发热议,本文记录这次“民间教研活动”,并深入追问这道“争议错题”,与更多同行研讨.
考题(2015年江苏省海安县中考模拟卷)小李与小杨从某镇初中出发,骑自行车沿同一条路行驶到县城图书馆,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单位:km)和行驶时间t(单位: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如图1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1)他们都行驶了20 km;
(2)小李全程共用了2.5 h;
(3)小李与小杨相遇后,小李的速度小于小杨的速度;
(4)小杨“后发先至”,即出发得晚,却先到达目的地.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简解:只要对照图像容易确认说法(2)(3)(4)正确;说法(1)中如果不深入追问,也可很快根据图像得出两人的行驶路程都是20 km.从而选D.
追问:考题中“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是两点之间直线段的长度吗?小李在行驶过程中一定存在静止状态(或休息)?从图像可以确认小杨行驶路是20 km,但能否确定小李也行驶了20 km?
在回应以上追问之前,不妨先列举一些来源.溯源1:来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例55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返回.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报纸后,用15分返回家.下面的图形中哪一个表示父亲离家后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哪一个图形是表示母亲的行走过程?
图1
图2
溯源2:摘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83~84页.
第9题下面的图像(如图3)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体育场离张强家多远?张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多少时间?
(2)体育场离文具店多远?
(3)张强在文具店停留了多少时间?
(4)张强从文具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第13题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1)A、B两城相距多远?
(2)哪一辆车先出发?哪辆车先到B城?
(3)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多少?
(4)你还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在QQ群的研讨过程中,不少老师提及距离的概念是“两点之间直线段的长度”,所以“考题”中使用距离是错误的,应该改为路程,或者约定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如果是这样的话,“课标(2011年版)”上列举的“例55”、人教版教材上的习题都是错误的?看来,我们需要对“距离”进一步认识,以下是经过网络搜索得出的关于“距离”的相关概念(维基百科).
距离是一种标量,不具方向.这种量不会是负数.
在物理学上,距离是由某些媒介如人、动物和交通工具所经过路线的公里,由起点到终点的向量则是位移.
在数学上,距离是定义在向量空间中的一种函数.例如: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距离就是欧几里德空间中的距离,是2阶范数;在图论中,距离是两个顶点之间经过最短路径的边的数目;在坐标几何中,距离是1阶范数.
而物体的路径是不具有方向性的标量,而路径长也需要基准点及参考点,但位移及路径长最大不同是路径长不具方向性.以白话来说,路径长可以是弯曲的,而位移却是一条线.
可以发现,争议考题是否为错题的焦点在于这道考题中的距离是物理学指出的“人所经过的路线的公里”还是数学上“最常见的距离就是欧几里德空间中的距离”呢?就考题、课标、教材上的“一脉相承”来看,它们似乎约定了“人所经过路线的公里”,这样来看,把思路引向欧氏几何中的距离确实不是一个好的解题念头.
关于“认识封闭”现象,罗增儒教授曾有精彩的阐释,下面稍作引述.
案例:如图5,表示某人从家出发任一时刻到家的距离(S)与所花时间(t)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像编一个故事.
图5
很多人编写的故事都包括如下一些特征:
①在OP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②在PQ上静止;
③在QR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然而为什么“在PQ上静止?”到家的距离不变就是“到定点(家)的距离为定长(不变)”,这样的点一定是定点吗?这里的认识封闭在于:面对“到一定点的距离为定长”的数学情景时,只想到静止而想不到运动(轨迹!圆周运动,空间为球),数与形的双向流动不够通畅.从知识上看,可能还有“距离”与“路程”的混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路程不变,当然是静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距离不变,则可能是静止也可能是运动.
现在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认识封闭现象”(认识封闭1),并且当我们进一步问会有多少种运动方式时,也存在认识封闭现象,普遍没考虑到在圆周上既可以运动又可以静止,既可以前进又可以来回走动,既可以原路返回又可以另路返回(认识封闭2).
到此,我们可以知道,提出上文那道考题是一道“争议考题”的同行应该是认识到了罗教授指出的“认识封闭”,从而认为说法(1)“他们都行驶了20km”出现了认识封闭!
可是据此认识封闭就认定考题有争议还为时尚早!如果确认“考题”中小李行驶的路线含有罗教授所指出的圆周现象的话,那么“考题”中还有“骑自行车沿同一条路行驶到县城图书馆”的条件,小杨行驶的也是小李的路线,他也应该出现类似的折线图像,然而从图像中看到的直线段来看,就会把前面分类讨论出来的路线中的圆周现象排除出去,问题又回到最初的简单状态.
上面概述了“争议考题”的疑点、溯源以及辨析,真理越辨越明,对争议考题的辨析、追问事实上也促进了我们深刻理解相关概念,并且获得如下感悟.
第一,对概念深入追问时需要注意不同阶段下的约定
由于混淆了不同阶段下的“距离”概念,导致人们对“考题”有了争议.然而这正是我们对科学概念深入追问时的一个注意点,即需要在不同语境中思考概念的意义,数学追求严谨,但又常常在深入追问中陷入尴尬,这也正是历史上几次所谓“数学危机”所带来数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类似的深入追问,还可提及三角形、四边形、圆的面积问题,根据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线段源于直线,是没有宽度的,而求三角形的面积则是三角形围成图形的面积,四边形、圆的面积亦然.然而,我们不能求一个半圆的面积,因为半圆只是直径所对的一段圆弧.再比如,在七年级有理数一章中,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是一一对应关系,而到后来数系扩充到实数系后,显然前面的表述是不严谨的.这样来看,“课标”“教材”等将“距离”混淆为“路程”就有了初级阶段的解释,也符合苏步青先生提出的“混而不错”的建议.
第二,充分肯定数学思维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数学的恶”
如郑毓信教授所指出的,“在充分肯定数学思维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样两个基本事实:第一,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第二,数学思维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真研究教材的内涵还应该包括如何读懂教材,即读懂教材背后欲言又止的含蓄和智慧,教材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学习素材,有些知识在现阶段限于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可以也不必做深入追问时,教材上往往采取了上面提及的“混而不错”的模糊处理,如果教师出于个人喜好将深入追问的习惯传递给所有学生,其所带来的效果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尚难定论.这方面的一个教学案例是:七年级上学期,为了说明所谓“负负得正”的正确性,不同版本的教材曾经采用“蜗牛爬行”“水位升降”等伪情境进行说明,意图向学生解释“负负得正”(本质上说是一种约定),还有人甚至从数学运算、运算通性的角度意图证明,然而效果均不理想.最新版人教课标教材又直接回归了一组算式的验算、发现与归纳“负负得正”,相对来说则是一种简明的、高效的处理方式,颇得一线教师认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毓信.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6个关键词[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2015(4).Z
*本文为教育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成果(教师厅函[2013]2号: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