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芳 胡书凤 孔婕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目视管理在急诊抢救区的管理应用
陈丽芳胡书凤孔婕△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急诊抢救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方法采用目视管理中的标识、标志线、标志牌、看板等工具应用于急诊环境设置、急救药品管理及急救器材管理中,对实施目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估、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估中的病区环境、急救药品、急救器材、实施急救流程准确率、抢救药品合格率及急救仪器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运用目视管理可提高急诊抢救区护理质量,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达到医护人员及患者双重满意。
目视管理急诊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工作或生产活动,以最简单的方法传递、接收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1]。急诊抢救区是抢救危重患者,稳定生命体征的重要阵地[2]。急诊患者发病急骤,来势凶猛,急需快速救治,分秒必争。急诊管理模式极大地影响抢救成功率,如果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救治、护理和管理,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到威胁生命[3]。本院于2014年1月进行急诊抢救区改造,引入目视管理模式对急诊环境设置、急救药品及急救器材进行管理,从急诊护理质量、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医护人员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4方面进行效果评价,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本院急诊科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重点专科。2013年本院年急诊量达18万余人次,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急诊诊疗需求,2014年1月医院对急诊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抢救区包含预检分诊处、抢救室、复苏室、内、外科诊室、清创缝合室、中医综合治疗室。现抢救区护理人员24名,年龄22~38岁,平均(28.16±2.38)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4名,护士3名。
1.2成立目视管理小组
由护理部副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总责护士及专科护士组成管理小组,制定改造后抢救区目视管理方案,特别是急诊环境设置、急救药品管理及急救器材管理内容及方法,督促实施,检查及落实。
1.3开展目视管理培训
邀请省内管理专家对急诊护理人员集中培训,掌握目视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工具、目的及意义,尤其是将目视管理工具应用于急诊抢救区的管理工作中,实现全员参与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
1.4实施目视管理
1.4.1急诊环境设置1)抢救区域分布。充分发挥目视管理工具中标识、标志线、标志牌的作用[4],将急诊抢救区各室(如抢救室、复苏室、内外科诊室)按比例制成现场平面图,按红、黄、绿3种颜色划分患者的诊疗区域,一目了然。抢救室行封闭式管理,双开门两侧分别用红底、白字粘贴“抢救重地,闲人免进”、“自动封门,请勿强行”以示告知;工作人员及患者通道均用带有前进方向的箭头加文字标示,方便出入。2)抢救室目视管理。抢救室内设有10张抢救床,在干湿分离桥架式吊架的正上方用红底、白字不干胶标注醒目的抢救床号。抢救室一侧墙壁粘贴各类急诊抢救程序,如急性胸痛诊治流程,脑卒中急诊流程,多发伤抢救流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等,流程图简明清晰,易于掌握。“抢救车示意图”粘贴于抢救车盖板上一侧,方便医护人员取用,将警示语“口头医嘱,取药抽药,必须复述”贴于醒目处。“急诊抢救车药品一览表”、“抢救车药品管理制度”挂于抢救车左侧面。3)复苏室目视管理。将团队心肺复苏定位抢救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粘贴在复苏室墙面上;以红色地位线标明复苏床位置,其四周地面上标有“A位、B位、C位、D位、E位”,各自定位职责内容,即A位气道管理(开放气道、插管、吸氧、呼吸机、冰帽);B位(心脏按压、除颤、系统全面检查及处置);C位(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心率、脉搏检测、静脉给药);D位(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导尿、抢救记录);E位(抢救协调指挥)。选用红、黄、绿、蓝、橙5种颜色,制成大小为25 cm×10 cm不干胶,按团队复苏定位要求进行粘贴,保证定位准确,利于抢救及时。4)护士站目视管理。采用目视管理中的看板这一特殊形式进行管理[5]。护士站墙面一侧设有公告栏,划分为4个区域,左上侧为急诊当日值班姓名(抢救区医生、护士、绿色通道服务人员);右上侧为急诊园地,以照片形式,展示急诊人风采,每月更新;左下侧为3块有机玻璃插卡,用于各种通知、业务学习及英语园地;右下侧为医院各部门应急抢救电话。结合定置管理于晨交班,明确交班者处正中位,两侧分别为医护人员,按岗位依次排列。文件资料的目视管理,用四门二抽透明玻璃柜统一存放各种文件,分类编号、归类标注,每个文件夹目录以文字打印成缩小版粘贴在文件柜侧面,以便查找。现科室有院前急救、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文件、科室管理、护理质控、护士培训考核、教学管理、急诊科研8类文件。5)急救药品管理。急救药品要求定位、定量放置,标签醒目。统一分类编号,常用药品根据原包装盒侧面的大小尺寸,用白底、黑字编写其编号、药名、规格、基数,并用透明胶带粘贴,按序号垂直放置;高危药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有明显的“警示标识”,“A类、B类、C类”3类高危药品,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不同底板区别,制作标签粘贴,同时加贴“高危警示”以示警告;对一品多规药品,如阿托品贴“多规”标识;对听似相似如氯丙嗪、异丙嗪,加贴“听似”标识,做到标识醒目,易于识别。“常用急诊药品剂量换算公式”“常用急救药品用法”制做成卡片挂于抢救车右侧面。6)急救器材管理。结合定置管理,规定设备存放的特定位置,消除误置[6]。抢救室醒目位置粘贴急救仪器、设备定位图示;设立分区地线,在地面上用红色线作为设备“停车位”,并在存放仪器位置正上方墙壁同一高度,标注仪器名称如复苏仪、心脏按压仪、除颤仪、洗胃机、呼吸机等,定位放置,方便各类人员快速分辨,快速取用,归位正确。设计作业指导书,根据每台仪器设备操作说明,制定操作流程图粘贴于仪器相应部位,提高仪器使用准确度,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损坏,影响抢救;凡操作设备上功能操作键显示的英文,均用中文加以标注,方便记忆,便于操作。根据不同仪器操作的特点、规程,制作警示提醒标识,如洗胃机正面,有“警示水温”的红色标识;除颤仪有“当心触电”标识;呼吸机管道Y型连接口标注“进气”“出气”;仪器发生故障时,悬挂“仪器故障、等待维修”红色标牌;氧气筒挂“防震、防热、防火、防油”标识。急救设备统一标签,内容有仪器名称、型号、部门、负责人、维护人联系方式,对多种型号仪器,给予编号如输液泵,监护仪等,便于核对;抢救室内每个多功能柱接口上英文显示的“VAC、ATR、O2”分别予“接空压机、负压吸引、供氧”中文标签对应粘贴,以直观显示,防止紧急情况下插错,延误抢救时间;每个吊架侧面放置简易呼吸器,取用方便;每个吊架上层为心电监护仪,监测的数据同步于中央监护显示屏全面显示,下层统一存放吸痰、输液用物,吊架抽屉内放置一次性物品,如电极片、吸氧管、胶布等,做到分类定量,易取易用,方便急救。
1.5效果评价
1.5.1护理质量评价由护理部组织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内容包括病区环境、急救药品、急救器材3方面,每季度1次;科室自我护理质量评估,每月1次,并统计实施急救流程准确率、急救药品合格率和急救器材合格率,采用百分制进行。统计实施目视管理前(2013年)、实施目视管理后(2014年)的数据。
1.5.2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名称、剂量、速度不当和用法错误。科室按照高危药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和警示标识使用规范进行抽查,每周随机抽查2次,统计实施目视管理前(2013年)、实施目视管理后(2014年)的数据。
1.5.3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环境布局、急救药品器材取用、抢救效率、抢救压力、团队协作能力5个方面,分别于实施目视管理前后随机抽取急诊抢救区医护人员共10名进行医护工作满意度调查,每月2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100%,均为有效问卷。
1.5.4患者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急诊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急诊护理质量4个方面。对患者或家属行匿名调查,每月在抢救室发放问卷30份,其中2013年共调查患者360例,2014年调查患者360例,有效回收率100%,均为有效问卷。以上两项满意度调查内容均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包含极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及非常满意,分别赋1~5分。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基本满意)/总人数×100%。将2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χ2检验。
2.1目视管理前后护理部及科室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比较
见表1,表2。实施目视管理后,护理质量评估中病区环境、急救药品、急救器材、实施急救流程准确率、抢救药品合格率、急救仪器合格率较2013年实施前提高(P<0.05)。
表1 目视管理前后护理部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比较(分,±s)
表1 目视管理前后护理部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比较(分,±s)
与2013年比较,*P<0.05,**P<0.01。下同。
时间急救药品急救器材2013年94.6±0.695.1±0.8 2014年97.4±0.1*98.8±0.4*检查次数病区环境493.7±0.3 496.2±0.7*
表2 目视管理前后科室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比较(分,±s)
表2 目视管理前后科室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比较(分,±s)
时间检查次数病区环境急救药品急救器材实施急救流程准确率(%)抢救药品合格率(%)急救仪器合格率(%)2013年1294.6±0.695.1±0.392.2±0.890.395.293.2 2014年1297.3±1.0*98.4±0.6*96.0±1.1*96.1*98.6*97.4*
2.2目视管理前后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见表3。实施目视管理后,给药错误(包括名称、剂量、速度不当和用法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较2013年实施前明显降低(P<0.01)。
表3 目视管理前后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比较n(%)
2.3目视管理前后医护满意度比较
见表4。实施目视管理后,医护人员在环境布局、急救器材药品取用、抢救效率、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较2013年实施前显著提高,在抢救压力方面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4 目视管理前后医护满意度比较(分,±s)
表4 目视管理前后医护满意度比较(分,±s)
时间n 环境布局急救器材药品取用抢救效率抢救压力团队协作能力满意率(%)2013年2403.78±0.583.83±1.053.94±0.783.66±1.013.53±1.3280.3 2014年2404.35±0.63**4.55±0.39**4.44±0.68**2.38±0.34**4.48±0.58**93.2**
2.4目视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5。实施目视管理后,患者在急诊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急诊护理质量方面较2013年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
表5 目视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分,±s)
表5 目视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分,±s)
时间n 急诊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急诊护理质量满意率(%)2013年3543.62±0.943.97±0.563.76±0.803.81±0.7381.6 2014年3494.30±0.74**4.48±0.58**4.38±0.61**4.43±0.64**90.2**
急诊抢救区是急诊护理及治疗的重要场所,其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患者的就诊速度[7]。同时患者在进行急救时,医护人员应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全身心投入,抢救室的封闭式管理,科室工作环境的井然有序,有利于患者急救效率的提高。目视管理中的急诊环境设置,不在于一味地制作各种标识、标志线、标志牌及流程图,而是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努力创造一个高效的护理工作环境的一种管理方法。
通过目视管理工具中标识、标志线、标志牌、看板的运用,使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加深视觉印象,时刻提醒护士按照急救流程及规范进行操作,提高其专业理论及急救综合能力,保证急救工作有序进行,同时也提升了急诊护理质量。
在紧急的急救护理面前,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轻的护理人员,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及疏漏,延误最佳急救时间[8]。以往的管理方法,通过增加工作量反复查漏补缺,往往效果不佳且不能持久。因此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不能片面要求护士提高工作效率,而需要注重科学的管理方法[9]。
目视管理工具中的各种流程图、指示图清晰明了,使急救工作规范化、透明化、简单化且有条理的进行,同时加强医护相互沟通,相互监督,减轻抢救压力,提高抢救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患者满意度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10]。目视管理推动了自主管理,使管理变得轻松、愉悦、高效。目视管理的使用增加了护患沟通的形式和内容,使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拉近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距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1]郭月红,彭虹,熊欢.目视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3):59-60.
[2]苗阳.颜色标识在门急诊输液室目视管理中旳应用[J].天津护理,2013,21(4):344.
[3]蒋德玉,沈毅,涂天勤,等.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27):6595-6596.
[4]郎红娟,朱银星,张娜,等.目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0):56-57.
[5]肖智军.现场管理的三大工具标准化目视管理管理看板[J].企业管理,2003,24(11):64-70.
[6]李素珍,钱思兰.目视管理在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6):2141-2142.
[7]刘芳,叶维雅,周小香.五常法在急诊观察室病区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3):84-85.
[8]王非凡,夏秋江,彭翠香,等.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安全标识系统的认知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624-627.
[9]郭丽,米湘琦.目视管理在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43-44.
[10]田梅梅,段霞,施雁,等.护理管理专家筛选护理质量关键指标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10):12-15.
R278
A
1004-745X(2015)11-1974-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1.031
2015-06-19)
(电子邮箱:jackiedaida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