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整族帮扶研究
——基于莽人整族帮扶的个案研究

2015-11-02 09:39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0期
关键词:民族群众发展

李 成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社会建设与公共管理教研室,云南 蒙自 661100)

人口较少民族整族帮扶研究
——基于莽人整族帮扶的个案研究

李 成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社会建设与公共管理教研室,云南 蒙自 661100)

特有少数民族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发展受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限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发展慢,群众增收困难,社会事业总体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发展差距较大,整族贫困程度极深。本文以笔者实地对莽人聚居区帮扶的考察,认为非内动力主导因素下的整族帮扶模式,必须变“输血式”为“造血式”,走“扶贫—扶智—扶志”道路,需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帮扶意义,巩固帮扶的效果。

莽人;整族帮扶;非内动力;扶贫;扶智;扶志

0 引 言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力促进和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繁荣,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任务。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6-2010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两个五年规划,将扶持范围扩大至全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民族。通过2006年至2010年的集中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7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建制村全部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的目标(即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室(所)、有安全的人畜饮用水、有安居房、有稳定解决温饱的基本农田地,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纯收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扶贫开发纲要和“两基”攻坚计划提出的要求),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但是,同时人们也看到,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多方面原因,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发展底子薄、起点低,虽然经过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集中扶持,但与全国、全省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依然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产业发展偏慢,群众增收较为困难,社会事业总体滞后,发展差距较大,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继续采取特殊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实现脱贫发展,具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特殊重要意义。

1 云南莽人整族帮扶基本情况分析

1.1莽人基本情况

莽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族群,他们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中越边境线我方一侧原始森林中,2009年莽人才归族为布朗族。莽人自称“莽”,傣族称其“岔满”,越南人又称“芒地夺”,还有“阿比”“猛嘎”“巴格然”等他称,意为高山上的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群体,2009年5月归族为布朗族。之前莽人一直生活在中越边境的莽莽原始森林中,由于弱小而备受歧视,与邻近的其他民族交往较少。莽人曾经散居于雷公打牛、落邬、平和上、平和中、平和下、河头、管木、纳西、边界、龙树、草果坪、南科等十二个小居住点,当时小的村落只有五六户,大的村落也不过十来户,他们过着岩洞当房住,野果当饭吃,树皮当衣穿的流动性的原始采集、狩猎农耕生活。虽然已进入铁器时代,但由于多数人家买不起铁器,仍使用木锄、木棍作为生产工具,使用竹筒、芭蕉叶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一年当中有三四个月的时间缺粮,有的长达半年之久没有粮食吃。饥饿期间,他们便进入深山老林中采集野菜、野果生食。有时全家搬到采集地去,搭起窝棚,边采边食,过着流动性的采集生活。

2008年,国家出台了对莽人、克木人的综合扶贫规划,在莽人聚居地分别修建了牛场坪村、平和村和龙凤村。原雷公打牛寨的莽人搬迁到了现牛场坪村,原平和中、下寨的莽人搬迁到了平和村,原南科寨的莽人搬迁到了龙凤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145户741人。给他们发放耕牛和生产生活用具。从此,莽人走出深山老林,定居定耕,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莽人的整族帮扶中,国家先后投入了8 984.78万元资金,平均每个莽人群众身上就投入达10余万元的帮扶资金,帮助他们建设房屋、道路、校舍、公共浴室、公厕等生产生活设施,使莽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加之生活在原战区的影响,致使莽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社会发育程度较低,他们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原始共有思想和生活习俗普遍存在,导致莽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极深。

1.2莽人整族帮扶基本情况

1.2.1基础设施建设

莽人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温饱和稳定解决温饱的基本条件,是加快莽人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提高莽人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保障。

第一,通达工程。为解决莽人出行难,生产劳作及运输条件极为不便的问题,缓解莽人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先后完成了通建制村公路2条105公里、通自然村公路3条30公里,修建了一条长达14公里的村村连接公路,通建制村公路由砂石路变成了弹石路。如今,一条条公路穿梭在莽人山区的崇山峻岭间,实现了3个莽人居住村全部通公路的目标,形成了较为便捷的交通网络,为莽人群众架起了致富路。

第二,水利建设。通过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家家户户架通了自来水,解决了1 257人、325头大牲畜的吃水困难问题;建成了3条农田灌溉沟渠,使周边4个村981人同时受益,并且新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3 400亩,水利工程的实施惠及了周边群众。

第三,通电工程。采用电网延伸、完善农村电网的配套方式,架设牛场坪安置点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2公里及水龙岩安置点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4公里,完成了一户一表的建设,结束了莽人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第四,安居工程。昔日莽人村的房屋凌乱,道路泥泞,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昼明夜暗,毫无生机。4个莽人村中有1个村(雷公打牛村)三面与越南接壤,中方一侧则是悬崖,进出该村都要绕经越方国土,而且该村有地质隐患,无法修建公路到村,必须整体搬迁;另2个村居住在陡峭的悬崖上,生活环境恶劣,也须易地脱贫;1个与苗族、彝族杂居的莽人村虽然不需搬迁,但一直居住在非常简易的杈杈房中。根据以上实际情况,项目规划了雷公打牛村整村易地搬迁至田房上寨附近牛场坪安置点;坪河中、下寨村合并搬迁至水龙岩安置点;龙凤村就地改造建设,由于村内有31户苗族和9户彝族与莽人杂居,同样十分贫困,考虑到政策的平等和今后的团结与和谐,将苗族和彝族共40户一并纳入改造。共在莽人聚居区建盖安居房168幢(其中莽人126户,苗族31户,彝族9户),户均建筑面积122.4平方米,统一配备了木床、被褥、炊具、电视机等生活用品,莽人群众住房由帮扶前用木板随意搭建的“蘑菇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小洋楼”,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同时,村庄得到了绿化,排水系统、卫生公测、公共浴室、道路硬化、牲畜圈舍等附属设施也建成,规范了垃圾处理点,使村庄变亮、变美了。

第五,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为解决莽人粮食自给的问题,必须在搬迁点附近改造农田地。按照保水、保土、保肥的要求,实施坡地改台地和中低产田改造1 350亩(1亩=666.7平方米),实有耕地面积1 169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其中:水田543亩,人均水田0.63亩。部分田地是由附近的哈尼族等兄弟民族帮助开垦的,并由县乡技术人员教授莽人群众种植、养殖技术,逐步改变他们游耕的习俗。

第六,生态建设工程。莽人地区山势陡峭,生态环境脆弱,工作组结合莽人的居住环境和习惯,选择了50户农户作为沼气池示范户,并进行三配套(沼气、厕所、圈舍)建设,减少了村民对薪柴的依赖,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农村能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1.2.2扶贫开发

第一,科技扶贫。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莽人学习种植杂交水稻旱育稀植、玉米宽窄行条栽、草果高产栽培和烘烤、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举办生产技能和生活技能培训,教会莽人合理安排生产、生活计划,养成生产有安排,生活有计划、有规律的习惯;组织莽人代表外出参观学习,体验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成果,逐步转变其思想观念。2008年以来,先后举办农技培训60余期3 500余人次,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传授等方式,加大了技术技能培训力度,使莽人群众基本掌握了蔬菜种植、生猪饲养等农村实用技术,户均菜园种植面积达到0.5亩,蔬菜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部分群众甚至从过去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提高到能从事科技种养、建筑施工等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劳动,切实增强其增收致富的能力。

第二,温饱工程。通过建立示范,在莽人村推广了两杂面积6 919亩,其中杂交水稻3 066亩、杂交玉米1 932亩。扶持莽人发展生猪养殖,通过厩舍改造、示范户带动,教其学会科学养猪。每年扶持饲养378头,户均3头,三年共扶持1 134头,达到户均9头。2013年,莽人村实现生猪存栏385头、出栏660头,家禽存笼2 600羽、出笼6 780羽,人均年肉食品供应量32.61公斤。

第三,产业扶贫。充分发挥莽人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因地制宜选择发展项目,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第四,发展种植业。通过建立示范,在莽人村发展规范化茶叶地2 043亩,种植茶叶。2008年建成示范园800亩,2009年完成800亩,2010年完成443亩。通过荒山育林,在适宜区发展林业经济作物,种植草果1 362亩,种植灵香草3 968亩。其中,荒山造林新植草果1 105亩,原有草果园改造257亩。发展用材林,种植杉木2 017亩,甘蔗692.6亩,实现了杉木、茶叶、甘蔗种植“零”的突破,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1.2.3社会事业建设

第一,教育工程。帮扶前莽人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达75.6%。自2008年实施帮扶以来,在莽人地区加大了义务教育政策宣传力度,不断改善教育设施。在水龙岩安置点和上田房安置点各新建一所砖混结构的小学;扩建南科村委会中心校,新建砖混结构一幢面积460平方米教学综合楼。目前,莽人群众具有初中学历的有26名、高中(中专)学历的有13名,受教育程度较过去有了较大提高。

第二,卫生工程。新建2个村卫生室,每个建筑面积80平方米,砖混结构,共160平方米;每个卫生室各配备男、女各1名村医,医生从莽人村或附近村挑选,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解决了莽人群众和附近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在两个新搬迁安置点新建卫生公厕各1个,砖瓦结构,每个面积56平方米,共112平方米,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需要,减少粪便随地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变了群众的卫生习惯。

第三,文化、广电工程。在莽人安置点新建文化室4个,并配套设施、室外活动场地、公厕,确保莽人村群众和村委会文化活动的开展、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同时为搬迁后的三个莽人村寨每户配套,共配套126户的直播卫星接收器和普通电视机,确保莽人每户都能收看到20套清晰的电视节目。

第四,整村推进工程。2009年6月已完成了建设任务,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莽人4个村寨实施整村推进,并安排专项资金重点从教育、培训和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对莽人进行扶持。同时对村庄进行绿化,建设排水系统、道路硬化等附属设施。

1.2.4社会保障

莽人贫困程度深,采用社会保障措施既可减少其生活压力,增加自身积累,降低贫困程度,又可促进莽人参与扶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政府把莽人群众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边民补贴范畴,2008年以来累计向莽人群众发放低保386余万元、边民补贴107余万元。每年帮助莽人群众缴纳新农合个人统筹资款60元,使莽人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看病就医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减少了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还给莽人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金和奖学金。

1.3莽人整族帮扶前后对比分析

1.3.1经济效益方面的对比分析

帮扶前,莽人主要生活在原始森林附近,他们是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大跨越式使莽人的思想观念很难追上时代的步伐,原始共有思想依然残留,原始共有制度依然是莽人地区普遍实行的制度,这种原始思想观念和制度制约了莽人经济的发展。加之,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的限制,落后而粗放式的农耕方式,刀耕火种的生产劳作,使莽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难以实施。据调查,2001年莽人虽有耕地986亩,人均1.44亩,但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效率低下的劳动力,致使农作物产量极低,人均有粮只有196.5公斤,人均经济收入282元,每个劳动力全年只干150~170天农活,其余时间都在家里闲散或到森林里采集狩猎,对所播种下去的作物很少管理,任其自由生长。全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处于粮食不够吃,等待政府发放口粮的状态,到2007年,莽人群众经济总收入只有82.2万元,人均纯收入只有489元,人均有粮244公斤。由此可见,帮扶前的莽人基本不存在经济发展的意识,原始平均主义的制约、商品经济意识的低下,导致莽人经济深度贫困,脱贫致富难。

2008年,随着国家对莽人帮扶项目的实施,莽人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2012年三个莽人聚居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莽人的经济社会在帮扶后得到了很大发展,人均有粮是2001年的5~6倍,人均经济收入更是前所未有的大翻翻,除了粮食作物的种植外,莽人还在政府和邻近其他民族的帮扶下种起了经济作物,并且已经有意识地把满足基本生存外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带去市场出售,再把出售得到的收入一部分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一部分购买生产工具和种苗用于生产劳作,扩大创收途径,增加经济收入,这对于莽人群众的增收致富来讲是很重要的,说明他们开始有了经济上的自觉意识,而且政府在帮扶过程中有意识地在思想开明、肯勤劳吃苦的年轻人当中树立“明白人”“带头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1.3.2社会效益方面的对比分析

社会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帮扶前,莽人人口数量少,社会发育程度不高,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达75.6%,读完一二年级后基本辍学在家,由于居住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外界很难进入,也常遭其他民族的歧视,所以莽人基本不与其他民族往来。婚姻方面主要盛行族内婚,虽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但是曾经也实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以及其他形式婚姻。据调查,在搬迁前的20世纪中期坪河中寨就有姑表婚、姊妹婚、非等辈婚和一夫多妻等婚姻形式,妇女社会地位不高,而且由于原始生育观念和医疗条件落后、欠缺,莽人新生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很高,族内婚也导致莽人人口素质不高。此外,莽人居住在边境一线,与附近生活在越南的莽人在历史传说、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一致,相互间往来也频繁,他们国家意识淡漠,国防观念不强,依然沿袭固有文化,主流文化的影响很难进入与世隔绝的莽人地区。

表1 布朗族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帮扶后,莽人社会有了巨大转变。政府帮他们修通了道路,建设了别墅式的房屋,开垦了田地,配置了电视,实施了村村通工程,条件好的买上了摩托车,每个安置点附近都盖了学校和农家书屋,建设了党员活动室,成立了3个基层党支部,发展了31名党员,其中还有7名女党员;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当前具有初中学历的有26人、高中(中专)学历的有13名,有的还走上了教育战线,积极培养下一代本民族群众。随着帮扶力量的加大和工作队员耐心细致的工作,莽人群众也渴望对外界认知,开始有意识地讲卫生、勤劳动、学知识、学技能、弃旧俗。现代农业和主流文化的进入与影响也改变着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如今,莽人也开始与其他民族通婚,国防意识逐步加强,树立了民族融合和民族平等意识,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步提升,私有制观念逐渐出现,部分群众已从过去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提高到了能从事科技种养、建筑施工等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劳动,莽人青年中有的甚至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切实增强了其增收致富的能力,莽人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悄然发生变迁。莽人文化相对简单且极其脆弱,在主流文化和强势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不堪一击,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懂本民族文化的人要将其积极传给下一代,鼓励莽人继承和发扬好本民族文化,并在安置点建设活动场地以便在民族节日有活动场所,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1.3.3生态效益方面的对比分析

莽人地区山势陡峭,生态环境脆弱,在帮扶项目实施前,基本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劳作方式,过度依赖自然,为了维持生计,对自然环境采取破坏性的掠夺。帮扶项目实施后,大力扶持村民发展沼气,减少村民对薪柴的消耗量,既有利于农村卫生环境的整治、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沼气、厕所、圈舍的建设),又确保了莽人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稳定。

帮扶项目实施后,沼气能替代了农村薪柴消耗。据测算,莽人每户年均节约木材3吨(3立方米),节省砍运薪柴劳力近30个工日,可从事其他副业生产,每个工日以20元计算,折计人民币600元,户均年可节约用电200度,折计人民币160元。同时,由于沼气池必需原料,促进了农户增加养殖,对牲畜实行厩养,加强生猪存栏。沼气池内的肥料通过发酵提高了肥力,每户年可积存高效有机肥3~4吨(每吨以200元折计),仅此一项每户年就可直接增加经济收入800余元。由于沼渣、沼液可用来施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了无公害产品,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促进了农村环境卫生,减少了各种疾病,从而提高莽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提高了循环经济的利用率。

2 莽人整族帮扶调查研究的启示

2.1高度重视对特有少数民族的帮扶,给予特殊政策

特有少小民族本就处于发展滞后的状态,人口数量少,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困难,脱贫致富难以开展,加之本民族文化极其脆弱,如果不采取特殊政策加大帮扶力度,这些族群及其文化很容易消失,而由于他们的特殊性导致了在帮扶政策的制定上要采取特殊政策,不能照搬照抄惯用的帮扶模式,所以高度重视对特有少数民族的帮扶,给予帮扶方面的特殊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有少小民族本就生活在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与世隔绝的地方,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多数处于原始社会状态,原始共有思想依存,难以追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在社会大跨越发展和其他民族不断进步的今天,特有少数民族的发展步伐如果依然滞后、缓慢的话,必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奔赴小康生活的梦想延缓,必将使民族团结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所以必须以《宪法》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据,采取探索适合特有少数民族跨越式发展的特殊政策,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尊重民族意愿,保证帮扶取得成效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如果你把一个人抽离他的社会环境,你便先验性地剥夺了他寻找道德稳定和经济效率的动力,甚至剥夺了他对生命的兴趣,如果你在这种情形下用他完全不认识的道德、法律或经济标准去衡量,你只能得到一个漫画人物。”

特有少数民族在帮扶实施前大多处于原始落后的状态,如莽人在帮扶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但其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和相对固定的文化形态,在非内动力主导因素下带来的跨越式发展必然使自主发展的意识缺失,而且由于帮扶的实施,打破了原来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与生计方式巨变对生存发展能力带来了调整,在强大的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本就脆弱的莽人文化必将面临文化变迁的选择,文化融合、文化适应、文化冲撞等帮扶后出现的现象都要面临。所以在帮扶前,工作队员三番五次征求莽人群众的意愿,尽量按照他们自己的设想来规划他们今后生活的区域,帮扶项目实施后,有的莽人群众特别是上点年纪的莽人群众不愿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不习惯钢筋水泥房,在一批批驻村工作队员的耐心细致劝导下,在先搬迁群众带来好消息的情况下他们才搬迁到政府建设的安置点。而且搬迁至新居后,工作队员还教会了他们洗脸、刷牙、剪头发、洗澡,告诉他们要讲究卫生,教会他们种植、养殖业,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制定村规民约,摒弃陋习,解决由于被动文化选择带来的各种不适,以提升莽人自主、自由生存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自己感觉到只有通过帮扶这种形式才能学到很多知识,了解很多之前未知的世界,形成自觉意识,才能搬得来、留得住,才会产生帮扶的最大效应。所以在非内动力因素下的帮扶必须尊重民族意愿,获得帮扶民族的同意,这是帮扶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2.3科学规划,合理优化资源

帮扶活动不是一项简单的几何运作,不是搭建新房,发给生产工具就能解决贫困问题。帮扶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充分合理地优化各种资源。对特有少数民族的帮扶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他们脱贫致富的问题,不能因为帮扶政策的实施而导致他们再度贫困。以莽人的整族帮扶为例,安置点的选择,基础设施的建设,附近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都是之前就考虑好、科学规划好了的,但是即便考虑这么周到、细致,在实际实施后还是出现了问题。莽人新建房屋里面没有火塘,这对于崇尚火塘文化的莽人来说欠缺考虑,而且由于新安置点附近是其他民族的土地,房屋面积土地受限制,加上他们以后如果没有能力建盖钢筋水泥房的话,又可能盖起原来居住地的那种简易木房。现在就有的莽人在自家新建火塘,使搬迁房里配套的灶台形同虚设,而且成人分家后,由于新房屋面积的限制,他们不得不在搬迁房四周盖上原来样式的老房子来居住,居住地距离森林又远,这对于习惯简单劳动,受教育不高,生存技能单一,依赖森林获得资源的莽人来说是不适应的,如果继续任由下去,村民素质不提高,莽人仍然会搬回老寨子去。所以帮扶除了在扶贫外,还应该在扶智和扶志上多下功夫,多投入。

2.4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帮扶质量

对于像莽人这类特有少数民族的帮扶,必须加强后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这是确保帮扶质量的关键。例如,莽人的发展历程一直都是建立在政府行为基础之上的,是在外力作用下的外源性发展,久而久之促使莽人对政府帮扶形成了依赖心理,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亦逐渐弱化。1958年,政府动员莽人搬出茫茫原始森林过上定居生活以来,通过不断发放救济物资、建安居房、开垦田地等方式帮扶莽人,使莽人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莽人的生存问题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落后的生产劳作方式和原始的思想观念导致莽人粮食自给率低,难以在新的生存环境下生存,文化不适、非内动力作用下的自主发展成效不明显,政府帮扶的口粮紧够几个月的生活,吃完后便回到森林里面找寻食物,先后出现了“三次搬迁”回森林里面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帮扶后的跟踪调查和管理,确保帮扶质量。

3 结 语

特有少数民族也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他们现在还处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境地,采取积极可行的整族帮扶政策措施来帮扶他们,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脱贫致富,共同奔赴小康生活。现在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于被帮扶民族来说基本都是非内动力作用下的,大多还停留在“输血式”的扶贫,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而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认为,在非内因作用下的扶贫模式,必须以转变帮扶对象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为根本,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走“扶贫—扶智—扶志”道路,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切实加强对帮扶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真正保证帮扶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六金.一个鲜为人知的族群——莽人的过去与现在[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2]袁春艳.人口较少民族生存、文化与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51

D633

A

1673-0194(2015)20-0198-04

2015-08-17

猜你喜欢
民族群众发展
我们的民族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多元民族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