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是手段〓“育”是目标

2015-11-01 02:29林锦城刘焕华
新教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娃娃长方形正方形

林锦城+刘焕华

数学游戏兼顾数学的知识性、教育性,以及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其浅显易懂又妙趣横生,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因游戏带来的竞争的吸引力、闯关的诱惑力、胜利的成就感等积极体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激情,激发了他们更为主动的思维活动。有些游戏表面上与数学毫无关系,但在教师恰当问题的引领与启发下,学生的注意力及时从关注“游戏好玩”转移到“数学思考”上,思维逐步深入,抽丝剥茧,最终问题水落石出。笔者就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谈如何发挥数学游戏的“娱乐”功能,以期顺利达成“育人”的目标。

本课是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二年级认识角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探究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游戏的设计既要关注知识与方法的起点,又要关注本课的知识生长点与思维延伸处,并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教学中,在思考与应用数学游戏时要注意因“课”制宜,“育娱”结合。

一、游戏设计要心中有“数”,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数学游戏有别于一般的娱乐游戏,其本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为达成既定教育目标的辅助手段。在设计、使用数学游戏时,我们要防止为了提高趣味性、娱乐性而忽视知识性、教育性,要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即要基于课时学习目标的需要选择游戏内容与演绎游戏。

就如在选择“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的游戏时,我们首先要思考该游戏要有利于组织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其次还要注意借助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游戏的开展要有助于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此外,还要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探究图形特征的经验。

游戏:找朋友

1.创设情境:在欢快的《找朋友》的儿歌声中,课件演示10个图形娃娃(如图1)手拉手出现的场景。

2.谈话:这些图形娃娃当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3.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①号、⑨号图形娃娃是长方形,④号、⑧号是正方形呢?

4.思考:刚才同学们都讲到边和角,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都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们能用什么方法验证你们的发现?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开始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撑的阶段。以“找朋友”的游戏形式为载体,通过教师的追问,让学生体会到仅仅会辨认区分是不够的,还得进一步说出辨认的理由,以及学会去探索图形的特征。课堂要留给学生较充裕的时空,在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整理自己的发现并概括出图形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从表象走向本质特征。

二、游戏组织要以问促思,发挥清晰的导向作用

数学游戏好玩,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以问促思、以问导思,适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走向,促进深入思考,预防学生迷失于玩游戏而乐不思“数”。在初步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后,还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训练与应用,帮助学生实现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认知内化。

游戏:猜一猜

1.谈话:这些图形娃娃可调皮了,它们都躲进信封里了。

2.一猜(边说边出示图2):一个图形娃娃探出了一角,它是长方形吗?可能是正方形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二猜(出示图3):现在第二个图形娃娃出来了,它有四条边,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你能确定它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呢?

(1)启发:如果是长方形,那藏在信封那部分是怎样的,请上来比画一下。如果是正方形,那又是怎样的呢?

(2)讨论(拉出部分图形,变为图4):现在你能确定它是谁吗?

(3)追问:这个图形娃娃还没有完全现身,你们怎么就肯定它不可能是正方形呢?

(4)小结:长方形与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学生需要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帮助作出判断。第一次猜想,学生逆向运用所学新知——内角不是直角的图形不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第二次猜想,教师明确告知是“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思考图形的边的特点上——图3的上下边可能与左右边相等也可能不等,无法判断;图4的上下边已经明确与左右边不等,可以确定不是正方形。这里,学生必须灵活应用知识,通过合情推理作出正确判断。期间,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式想象:“如果是长方形,请比画一下藏在信封里那部分是怎样的”,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游戏安排要螺旋上升,讲究渐进的思维坡度

教师要注意创设可供学生运用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更高层面思考、创造的时机。在基础“双基”训练之后,还要重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感悟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游戏:拼一拼

1.谈话:同学们能用这些图形娃娃(图1)创造出不一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2.操作:同桌合作,选择学具袋中的图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3.采访:你们选用哪些图形,创造出了什么图形?怎么创造?

4.设问:如果这个长方形(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添上2个小正方形,想一想,会变成什么图形?谁能上来摆一摆。

5.追问:如果要把这个长方形(正方形)变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该怎么办?

游戏素材要一材多用,进一步挖掘课始环节的10个平面图形的教育价值,采取类似玩“七巧板”的游戏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造。学生在拼图游戏中,用联系的眼光再次观察不同图形,寻找看似孤立图形之间的内在关联,对其认知的系统化、深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拼图的方法也是多层次的,有浅显、直观的拼合,也有需要通过较深入想象,多次尝试之后的创造,特别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拼法引发的设问、追问,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想象,初步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感悟转化思想方法。

四、游戏方式要润物无声,巧妙地“攻关拔寨”

数学游戏相比传统的讲授法,其生动、形象的方式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在润物无声中感悟抽象、生涩的数学道理。在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时,感受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是教学难点,借助游戏可以巧妙地突破。

游戏:找房子

1.谈话:数学王国里有两座房子(如图5),请你帮帮图形娃娃找到自己的房子吧。

2.提问:为什么①号图形娃娃可以进A房子?②号可以进B房子?

3.追问:③号的对边也相等,为什么不能进A房子?④号四条边都相等为什么不能进B房子?

4.启发:A房子除了①号图形娃娃可以进,还有谁也能进?

5.追问:那①号图形娃娃也可以进B房子吗?为什么?

“找房子”游戏的数学教育价值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方面是以富有童真的方式巩固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另一方面是以“正方形能进长方形的房子,而长方形不能进正方形的房子”的形象表现方式巧妙地渗透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种属关系。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省福安市甘棠中心小学〓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endprint

猜你喜欢
娃娃长方形正方形
我爱长方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