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2015-10-31 18:43沈章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书科学知识合一

沈章明

陶行知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么“教书”,要么“教学生”,只有小部分人在“教学生学”。陶先生主张教学合一或教学做合一,反对“教书”和“教学生”。然而,很多教师总是难以做到“教学生学”,这不能不引人深思。笔者认为,我们需要改变看法:“教书”、“教学生”和“教学生学”一样,都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它们是教学策略,也是不同的教学境界。

陶先生将“教书”解释为“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这话用来批评那些不肯思考什么是本职工作的教书匠,自然没有问题,其他人不必因此而焦虑。“教书”也并非一无是处。现代学校教育特别重视知识学习。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斯宾塞强调“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之后,科学知识成为学校课程的主体,人类的生活经历、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都以科学知识的面貌进入教材,成为“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这就给“教书”预留了存在空间,使其成为一种适宜的教学策略。

对于新教师来说,“教书”也是一重境界。在对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还不够熟悉的情况下,为了减少误教或过分教学的可能,新手教师一般应从“教书”做起。让学生用功阅读和记忆,至少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手教师则能借此熟悉学科知识体系,积累教学经验,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熟悉了学科知识体系之后,教师一般不会满足于“教书”。在选择与组织学习内容的时候,会将注意力慢慢地转向学生。当注意的中心点不再是书本而是学生,教师就进入了第二重境界:“教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学生需要的知识。如果不走极端,到了这重境界,教师的主观性就会减弱,对书本知识的关注度也会降低,知识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

时下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生”受到普遍推崇,于是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旧有的问题。它过分为学生着想,认为凡是学生需要的都应该教给学生。无论是知识与技能,还是方法与态度,不管学生喜不喜欢,能不能记住、做好,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这是一种过度教育,累坏教师,也败坏了学生学习的胃口。

另一种极端新近多见,却未引起大家的警惕。教师过度谦卑,认为教什么完全取决于学生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凡是学生喜欢的就应当收入教材,可以走进课堂,凡是学生不喜欢的就应该将其驱逐出教材,绝不能进入课堂。这种教学近乎向学生献媚,把课程需求狭隘地理解为学生的当下需求和主观偏好;把教材当作学生的开心读物和教师的圣经;把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完全抛置一边,既误己,又害人。

能达到“教学生”的境界而不走极端,已经不易;再追求“教学生学”的第三重境,更为艰难。在这重境界中,教师既不能有“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自负,又不能刻意讨好学生。一则要做好教的工作,能抑制过度教育的冲动,找到有效的教学切入点,教学主线清晰,过程富于启发性,充分调动教育机智。一则要教学相长,在“教书”时温故知新,在“教学生”时不断受到学生的启发,进而拓宽自己的眼界,享受教学合一的愉悦。“教学生学”的困难在于,教师做单方面的努力还不行,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要相互激发和成全。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看,三者是递进关系,后一境界尤为难得。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三者常常并列或交替出现,需要“教书”则“教书”,需要“教学生”则“教学生”,“教学生学”也可以在这两重境界中实现。另外,第三重境界既难得,又未必时时需要。在崇尚科学知识的时代,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教书”和“教学生”。“知识和技能”层面如此,“过程与方法”层面也是如此,乃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也不能太信赖“教学生学”,反倒是“教书”和“教学生”更加可靠,也更实在。

今天重提教书与教学,就是想明确这一点:教育理想自然要高远,具体教学实践还是要脚踏实地。无论是新教师,还是熟手或专家型教师,能教好书,教好学生,不懒惰,不走极端,已经可贵可敬。教学合一纵然美妙,却不是教师一方面的事情,达不到时也不必妄自菲薄。

猜你喜欢
教书科学知识合一
我的教书生涯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