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中的建筑理想——从阿基格拉姆到比特之城

2015-10-31 01:18王冠璎高悦吕亦佳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5期
关键词:阿基格拉姆米切尔

王冠璎 高悦 吕亦佳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朝阳 100013)

时代变迁中的建筑理想——从阿基格拉姆到比特之城

王冠璎高悦吕亦佳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朝阳100013)

本文通过对阿基格拉姆团体和“比特之城”理论这两个在20世纪和21世纪最能代表时代变迁、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建筑乌托邦理想进行介绍分析,反映建筑师在不同时代下对建筑理想的不懈追求,进而阐述建筑理想对当今时代建筑创作和未来建筑发展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乌托邦;阿基格拉姆;比特之城

建筑的乌托邦理想一直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改良设想相联系的,它主要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建筑师们针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理想化的想法、对策和蓝图。这些乌托邦理想一方面由于过于宏大和完美,难以实现;且往往局限于城市和建筑领域研究,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不能真正的付与实践;但是,另一方面,它们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更高的视角、更广阔的视野把社会各领域与建筑联系起来,因而既有真实的创见性又有更重要的前瞻性。

20世纪中期,英国出现的“阿基格拉姆(archigram)”团体,在追寻建筑理想的道路上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阿基格拉姆是20世纪中期活跃于伦敦的年轻的建筑团体,他们在创作中探索高科技时代的建筑形式和城市形态。其代表人物库克曾于1964年设计了一种插入式城市,即在已有交通设施和其他市政设施间插入类似插座的房屋或构筑物,将人类的聚居环境完全人工化。他们试图以钢或钢筋混凝土的巨型结构解决城市交通、城市土地、人们相互交流等多种与可变要求,而这也正是城市化、人口密集化、高度商业化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他们试图用超越结构的方式来超越传统结构对空间的限制;用巨大的结构突破现代建筑的模式。阿基格拉姆的设计中,强调建造的高度工业化和快速施工,结构的轻质高强与可装可卸,以及空间可以随时变换的灵活性;在研究中强调现代建筑学应该与“当代生活体验”紧密配合,而当代生活体验一方面包括当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如自动化技术、电子计算机、宇宙航行、大规模生产技术、新型交通工具等等;另一方面又包括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的新特点,诸如大规模旅游、环境公害、高消费等等。他们把当代生活的高消费性和变动性、大规模的流通与运动等概念引入建筑学,作为建筑设计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探索指出“建筑与机械”研究的发展方向不在于工业生产的过程、不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而在于思想、文化、环境、生态和形式上的研究。从他们的建筑观点中也可以看到科学技术进展和社会生活的特点对建筑的影响。

阿基格拉姆小组存在的时间不长,却革命性的改变了英国的建筑观。同时,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他们的研究难免幻想多于现实,常常集中在对未来世界的非正统化设想的乌托邦式的探索中,大部分作品都只停留在草图、照片拼贴阶段,基本没有什么设计是真正成为建筑事实的。尽管如此,成员们的激情和建筑狂想仍然对许多国家年轻的建筑师和学生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皮阿诺和罗杰斯在蓬皮杜中心的设计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承受了“阿基格拉姆”的观念,并将它贯彻于的建筑之中。

图1 蓬皮杜中心

阿基格拉姆的成员感受到生活的快速多变和廉价非耐久的特性,因而有插入式城市、移动城市的构想。他们所设想的已经不仅是未来城市,而是现实生活环境和发展指向。长久以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建筑师从来未间断过对建筑理想的追寻。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新技术在建筑中不断的积累,建筑的乌托邦理想也总在给人们带来新的冲击。

二战以后,世界发生了以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信息革命不仅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而且正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21世纪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数字时代将影响建筑师的设计构思,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同时,建筑师也有了新时代更新的理想追求。

2000年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瑞姆·库哈斯预言,未来的建筑学将遭遇极其强大的竞争。“我们在真实世界难以想象的社区正在虚拟空间中蓬勃发展。我们试图在大地上维持的区域和界限正以无从察觉的方式合并,进入一个更直接、更迷人和更灵活的领域——电子领域。”而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威廉·米切尔于上世纪末提出了“比特之城”理论,即为人类预言和勾勒了一幅数字化背景下未来城市与社会生活的乐观图景。

图2 

新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建筑及其设计有会哪些变化呢?数字时代的建筑师要面对两种类型的空间,电子空间和实体空间。一方面,建筑的某些方面正在由实在走向虚无,在经过功能、技术与风格等方面的长期历史变迁之后,计算机与数字化网络技术正引发传统建筑功能在网络空间的整合,以及建筑美学与形式观的数字化变迁与分化;另一方面,空间的传统概念本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空间关系所固有的内与外、虚与实等特性被疑问,数字化空间的来临对他们的存在构成了威胁。

米切尔预言:“在21世纪人类不仅生活在有钢筋混凝土构造的“现实”城市中,更大一部分是栖身于信息网络组建的‘比特城市’中。”

今天,远程通讯与网络服务的普及,大大减少人们对物质场所的需求。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由某个物质场所提供或接受服务改变为数字化联系,因此也就没有靠近服务提供地点(空间邻近性)的需要;同时,远程工作的发展,进一步促使了家庭和工作的分离。面对一系列新的生活方式,在乌托邦和未来主义者看来,信息技术和电子媒介的发展毫无疑问会导致城市分散甚至于分解,这将消除地理差异,并完全重新定义城市。同样,建筑也将发生变化。米切尔讲道:“数字化信息溶解了传统的建筑式样。我们所熟悉的形态一个个消亡。重新组合的残片随即产生了新的变体。”实际上,几乎所有类型的建筑都可以在网络世界找到它的电子版。“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关键的任务,是想像和创造数字化的媒介和环境,从而使我们能过上我们所向往的生活,并建设我们理想中的社区”,“它的重要性在于,数字化时代新兴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组合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享受经济机会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对话的性质和内容,文化活动的形式,权力的实施以及由表及里的日常生活体验”。

米切尔关于“比特之城”的理论从建筑和城市规划学科的角度,深入地探讨了数字化信息时代,网络对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分析了网络空间即将给人类基本观念带来的根本变化,在此基础上,将建筑与城市置于新的背景下进行重新建构,对21世纪即将到来的“比特之城”作了美好的展望。米切尔的“比特之城”是网络革命带来的一个真正的建筑理想,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实在的存在的建筑乌托邦。

任何时代,建筑师的理想总是高于现实的,他们大多是摆脱现实中的限制而进行的创造力的自由发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时代、文化、技术、地域等密切相关。因此,建筑理想往往兼具超前性与现实性,因而,对理想建筑的探索常具有精确的预见功能,成为新时代的先兆,进而极大促进了建筑实践的跳跃性发展,成为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阿基格拉姆设想的一种整体能够移动,内部结构能够变化的,和传统固定城市模式相对抗的新型城市,为人们自由地选择定居的地点与内容提供最大限度的灵活性。1970年,黑川纪章设计的东京中银舱体楼——证明了这种移动城市理论与可更新建筑结构的可行性。但是,他们的建筑理想离现实仍然有漫长的距离,他们所给出的尚不是社会可以付诸实现并加以利用的答案。米切尔的“比特之城”对传统城市观念颠覆性更大。在米切尔的虚拟城市中,数字网络取代了实体的交通、办公与娱乐空间;人们可以居住得更加分散,由此突破了城乡乃至国家的界限——实体的城市终将消失。虽然许多人已经了解了网络的优点,并已经接受它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真正的虚拟城市取代真实的城市、交通、社区、建筑与门户之前,还有更多的固有观念与牵挂需要被破除。但是,无论是否能够实现,历史上的建筑理想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建筑师们通过对建筑乌托邦理想的追寻,令建筑的现实与理想,建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相互影响、促进,他们的探索不仅改变了建筑的过去,也必将改变建筑的未来。

[1]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张钦楠,等.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

[4]威廉·J·米切尔.范海燕,胡咏.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2.

[5]俞传飞.分化与整合——数字化背景(前景)下建筑及其设计的现状与走向.建筑师,2003,01.

[6]钟予,孙明.跨越建筑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3.

TU201

A

1673-0038(2015)15-0011-02

2015-2-3

王冠璎(1979-),女,高级建筑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阿基格拉姆米切尔
阿基与乌龟之可以不完美吗?
阿基与乌龟之你也一样
阿基与乌龟之俗话说
美国B-25米切尔轰炸机
阿基与乌龟之我们不一样
坚守梦想的英格拉姆
布兰登·英格拉姆 三重威胁
季后赛高光时刻多诺万·米切尔不服气
有本事的男人
野性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