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煜蕾
最近涂色书《秘密花园》流行得一塌糊涂,身边认识的朋友恨不得人手一本。我原本打算也来一本,照营销宣传的那样——是都市人减压的好方式。然而似乎心中又有某种疑虑让我不去付诸实践。偶尔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说,《秘密花园》引发了她的密集恐惧,而似乎也有不少人看到那些对称的、密集的黑白线条有种莫名的心乱,我也就突然间意识到我心中那若隐若现的疑虑,或许正是对这些对称的、规则的线条的排斥。当然,还不到恐惧的程度。
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总喜欢对心理现象作一番分析,尤其是这些从现实层面上来讲“没什么道理”的事情。比如有些人也许会说,有人就喜欢规则图形,有人就不喜欢规则图形,这不需要什么道理。然而在一个精神分析师的眼里,世间的一切都有原因,一切看似随意的行为和动作都有其意义,而精神分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陪来访者去看这些“为什么”。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不喜欢对称、规则、密集的线条呢?我想举一个反例——极端喜欢对称、规则的个体,也就是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关于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种种“奇葩”行为已经在各种媒体上广为流传,譬如按照颜色顺序来整理书架,按照大小形状来摆水果拼盘,甚至连字母饼干都要按照字母顺序进食。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看上去有些奇异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控制感,而控制感的获得是通过建立并遵守非常严格的规则而实现的。于是,我们可以推测到,害怕规则实际上是对被控制、被限制的恐惧。仔细体会不想要去涂色《秘密花园》的心理过程,我会觉得我需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集中于那些精密的线条之间,我要涂的颜色,被限定在方寸之间,需要谨小慎微才可以把那些颜色涂得完美、精确——想象这过程简直让我焦虑。
我有一个朋友(如錱)对这样的涂色过程有很棒的见解,大意如下:人格组织结构处于边缘水平的应该涂《秘密花园》,当然不是为了解压,而恰恰是为了增压。繁复而有规则的线条可以帮助建立增强自我(EGO)的界限感和控制能力(当然,还有对规则也就是边界的忍受力)。而人格组织结构处于神经症水平的人其实并不适合涂《秘密花园》,当然也不能减压,而会更加强迫焦虑,他们需要搞点即兴泼墨的创作,去松解本来就已经很紧绷的自我结构。
我深以为然,并想要在她的洞见的基础上略加几句评论。神经症水平的人可以把涂色做得很好,因为他们平时就十分擅长于遵守规则和控制自己的生活,这是有好的社会功能的体现,但也是对失控感的防御。因此神经症水平的人总是害怕一些意料以外的事情,也不能轻松享受生活中的随意,总是焦虑、担忧,早早地为将来做着精细的打算。因此,再去涂《秘密花园》这样繁复的线绘,对于他们而言,实际上是对已经固着的一种模式的重复。这个过程并不具有真正的治愈效果。而对于边缘水平的人来说,涂《秘密花园》会是个很崩溃的过程:无法即刻满足——在好长时间之后才能看到涂色后的成果;在寻求规则和想要破坏规则之间、在继续涂色还是马上放弃之间迂回冲突,是对边缘水平既有的人格模式的一种冲击。我想可能很少有边缘水平的人可以从一而终地享受涂色《秘密花园》的过程,但是如果TA们做到了,那对他们的人格结构或有着很大的疗愈作用。而我,一个神经症水平的人,还是去画画泼墨写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