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青 喻凌云
【摘要】创新能力是金融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在当今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这一能力愈发重要。以培养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金融专业学生的培养可实施以创新金融专业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教学平台和金融教学方法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金融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No.13YJCZH123)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14JJ3129),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就业导向的独立学院金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54-01
在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整体培养效果却强差人意,培养的重点还是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停留在“有知识,会操作”的层次,而综合运用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对金融问题提出创造性、创新型解决方案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还比较少。如何培养出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商科”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所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应建立起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应包含创新型教育理念、创新型知识体系、创新型教育平台和创新型教育手段和方法等构成要素,从而形成“四位一体”的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金融专业教育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引导
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是意识到身份的改变,“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起学习。德国科学家洪堡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者,而且是一个知识的探索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该是与学生一起来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导师。教育理念的改变,还应强调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金融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仅要关注起知识技能、专业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的培养,知识自我更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金融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才会得到更快地提升,同时,人文内涵的培养,也有助于明确学生在工作当中明确金融创新行为的边界,自觉规范其从业行为。
二、创新金融专业知识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核
①金融基础知识的夯实。基础知识体系是创新的源泉,基础不扎实,创新也就如没有地基的高楼大厦。这就要求在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市场节奏,更新现有的金融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最前沿的理论知识。②案例分析的设计。金融专业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案例知识,生动形象的案例能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兴趣,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最新的资本市场运作,银行风险管理、小微金融、网络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案例还有待进行深入开发。
三、创新金融专业教学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①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网上备课、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线上交流、线上考核等多种形式。美国很多高校均引入了Cisco子公司WebEx在线视频会议程序,从而能够解决师生实时交流问题,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解决外地、外校甚至外国的专家、企业家来对学生授课的难题。②注重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以往的产学研基地建设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在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完善产学研基地的建设,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创新型人才快速成长。
四、创新金融专业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①开展研究性学习。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指出“科学研究室科学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要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突出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研究性学习来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失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的重要教学方法。利用外部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②与各大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建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向培养和实习基地,聘请专业人才授课或讲座,在可以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市场理念,从而为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构建创新为导向的考核体系。
无论是从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的自身完善、金融行业的发展、还是从国家的战略层面来看,加快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从创新金融专业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教学平台和金融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实施“四位一体”的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望取得预期的效果,实现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一军. 大学课程: 发展学生“个人知识”的必要与可能.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4): 66-75
[2]于丽红, 兰庆高. 证券投资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3): 34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