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要】同伴互助式学习有着渊源的理论基础及迫切的现实需求,它是一种增进归宿感与改善提高学习方法的有效策略。为了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与自信心,带动“学困生”,优化优生,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英语同伴互助式学习策略进行探究,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带动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同伴互助 学习策略 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31-01
一、同伴互助式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
英国的托平(Topping, K.)教授和美国的尔利(Ehly, S.)博士在《同伴互助学习》(Peer-assisted Learning )一书中提出:“所谓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 同伴互助学习的涵义广泛,包括同伴指导、同伴示范、同伴教育、同伴咨询、同伴监督与同伴评价。
西方学者指出,儿童的大部分知识都得于自己的同伴;同伴关系能满足儿童对团体归属感的需要,在情感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认识。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
二、同伴互助式学习的实施策略
1.组建合理的同伴互助组
同伴互助学习是以同伴集体活动为主体的,因此同伴小组的合理构成对互助学习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学生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将学生分成A(优等生)1-2人、B(中等生)2人、C(学困生)1人,同时根据学生自愿原则和教师根据学习特点互补原则(如性别等)调整安排4-5人的小组成员。这样分组能使组与组之间的水平相当,有利于同伴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也有利于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2.培养有能力的小组组长
同伴互助学习的核心是学生对学生的沟通和引领,小组中的核心人物具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其他学生不同程度的响应,重视和利用这一力量,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是确保同伴互助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部分。组长是由教师选出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且学业和学习态度过硬的学生。首先,教师定期召开会议对每组的组长进行工作能力的进行培训,同时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反馈,提高他们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有效性。其次,针对英语课型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给组长分配具体任务,进行方法指导。
3.处理好教师与同伴小组的关系
在同伴互助学习组中,很多活动由组长组织展开,但并不是说教师就能袖手旁观。在德育教学的同伴小组中,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本组的导师,悉心指导小组活动。而在英语课上,英语教师既是每一组的导师,又是每个互助小组的隐性同伴成员,尤其对那些互助能力较弱的小组,教师应该参与其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还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三、同伴互助式学习的实践反思
经过几年来对同伴互助式学习策略的摸索、尝试和不断完善,笔者发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1. 有了同伴的互帮互助,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情趣、习惯及能力发生明显变化。对学生来说语言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心理的障碍,心理的自卑,而心理的障碍来源于知识的障碍。以前碍于面子或怕被老师批评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而在同伴互助式学习的氛围里,同学们平等互帮,热情互助,“学困生”也可以完成简要的任务,跨越知识的障碍,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2. 互助小组各成员都有不同的收获,学业成绩也有不同的提高。组长在教师全程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更加严格,学习方法更有效,责任心更强;在帮助组员的过程中,为了能清楚地解释知识点,他们学习更加有目的,学习整理归纳的过程也帮助他们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每个组员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思考以及不敢提出问题转变成学习的实践者、参与者和探索者,学困生更是从消极的抵触转变为积极的吸纳,树立起正确的、积极的学习观,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有依靠地不断努力。组员的互帮互助,帮助形成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班级学习氛围。3. 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和学习主动性,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为了提高本小组的整体成绩,每一位成员都会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并为本小组取得的成绩而兴奋,增强每位成员体验成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动机,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L T, et al. Peer-Assisted Learning[J]. Improving Human Performance,1974:175-186.
[2]Topping K, Ehly S. Peer-assisted Learning[M]. Mahwa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