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前瞻与展望

2015-10-30 16:55程翠翠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实践教学

程翠翠

【摘要】我们的研究从应用语言学与外语实践教学从始至终的不可分割性谈起,以应用语言学理论对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根据,简要分析如何借助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指导外语实践教学。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 实践教学 语言特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15-02

1.理论基础

20世纪40到50年代间,为了研究有关于语言使用的问题,应用语言学以一个独立学科的身份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而这与当时北美地区的社会政治背景有着密切联系。时值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使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的美国兵快速有效的学习当地的语言与盟友甚至是敌人交流,应用语言学科学概念的发展应运而生。当时研究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家Fries,Lado,Bloomfield等,以人类学语言学的视角为基础,结合行为心理学的观点,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哲学角度出发,尝试性的提出了将语言学理论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当中的应用语言学理论。

1956年,Pit Corder教授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创立了应用语言学系,首次将应用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引入大学教育课程中,致力于培养专业的应用语言学人才,指导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1964年在法国南锡成立了“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这是应用语言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该领域的研究趋向制度化和系统化。20世纪70年代,Allen和Corder编写了《爱丁堡应用语言学课程系列丛书》(共四卷)(The Edinburgh Course in Applied Linguistics):第一卷Reading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提出应用语言学家是“理论的消费者”这一基本观点,认为应用语言学家的工作核心不是研究和创造理论,而是将理论应用于语言的教学实践当中;第二卷Paper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阐述的主要观点是语法、音韵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都和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第三卷Techniq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直接服务于外语学习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的因素,处理了诸如课程设置、语音和音韵练习、语法教学、语言实验室专用教材、学生的错误分析、阅读与写作、课程大纲、视听学习资料的使用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应用语言学解决解决语言学习和使用中的实际问题的目标。最后一卷Testing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1977),介绍了对于应用语言学研究工作非常有用的统计程序用以对研究数据进行测试,正如其序言中所述“所有的科学基础实验都需要进行测试,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实验中更是如此”。综上所述,应用语言学研究从起初到后来的发展阶段,其关注的核心就是测试语言教学实践环节的每一项活动指标,从而直接解决语言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如果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期,第一批应用语言学家根据当时人们对“科学”的参数定义,从理论到实践都将应用语言学打造成了人文科学领域中一个独立的学科,那么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语言学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这一新发展的初期,语义研究,文字语言学,话语分析等专业领域异军突起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重新分析了语言理论,将语言看做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交际工具,尤其是交际法的发展直接改变了语言的理论概念,它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是一种元素的组织构架,人们通过认知、理解这些结构的集合从而形成有意义的交际和社会交往。

Brumfit (1995: 27) 将应用语言学定义为“针对以语言问题为现实世界核心问题的实证和理论研究”。根据Grabe 和 Kaplan (1991), Moita Lopes (1996),应用语言学不仅被用于指导教学,使教学行为具有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和诸如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形成对话,以实现其自身的研究目标,从而保持其强大的跨多学科、多领域性质。因此应用语言学作为一个知识领域,被看做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而与之相关的每一个学科都在主动或被动的关注语言的使用这一核心问题。语言作为不可替代的传播思想意识的工具,渗透至各阶层社会、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并由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构成独特的社会性,通过人类行为促使了社会文化得传播发展,因此应用语言学通过对语言领域教与学的指导实现了其在解决教育、社会、政治乃至经济问题上的现实意义。

2.应用语言学剖析下的语言特性对外语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根据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反馈,当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口语表达或者书写中出现错误的时候,他们可能只是重复了一些他们听说过的东西,因此作为教师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错误其实也是应用语言学所研究的范畴之一。当他们制造出一些完全不符合目标语言的句子时,我们可以相信,这些错误的陈述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对于该语言规则和模式的真实想法而非瞬间意识。所以学生的错误表达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它们是一个真实的数据反应,可以显示出学生头脑中时事发生的对于目标语言的“映像”,帮助教师判断错误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寻求恰当的解决方法,也有助于教师客观的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估。因为如果一个错误类型在一个人数较多的群体里频繁发生,那这就表明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针对此类语言现象的分析与传输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过程出现纰漏。但我们对学生的一个类型的错误往往归结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语法知识掌握不精准等等,这种笼统的判断不仅没有从语言的基本特性出发具体分析其对应的教学实践活动,而且也并不能有效的改善和解决语言学习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因此语言教学的执行者们都希望更明确的寻找应用语言学领域所阐述的语言学习中应遵循的语言基本特性,分析其对应的教学实践活动,解决语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问题。

3.结语

应用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的区别顾名思义,前者注重于语言实践,即如何学习和使用语言;后者只专注于研究整个人类语言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并形成相关的语言理论,而不关乎具体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特殊性。语言共性的研究是指导具体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理论基础和前提,虽然语言学从产生之日起一直影响着语言的研究与发展,但是应用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的组织干预却是出现在当代的“新”学科。传统意义上的应用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教学上的问题,因此作为外语教师,具备扎实的应用语言学基础本应该是开展外语实践教学活动必备的前提。但是纵观目前中国外语教学对于教师资格的评定似乎更关注于学历背景及教师自身掌握语言的能力,这必然会导致部分外语实践教学活动完全不在应用语言学指导之下进行。尤其是中国非通用语种教学受发展时间短,教师整体年轻化,教学理论框架及教材发展部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多数实践教学活动以完成对教学资料的讲解为基本目标,对教学活动的理论研究明显缺失,而没有理论依托的实践活动必然是盲目的,没有发展前景的。我们的研究从应用语言学与外语实践教学从始至终的不可分割性谈起,以应用语言学理论对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根据,直观的分析如何借助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教学,尤其是指导中国非通用语种教学发展。

通常,应用语言学家们仅仅根据实验数据及经验的阐述和解释,以及此前由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依据,总结出老师应该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上做些什么,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法。但是大多应用语言学家们并未对此作过实证研究,因为他们很多人从未以外语教师的身份踏入过语言教学实践的课堂,那么这些教学法,规划课程设计假设以及在教材的使用等方面提出的建议都需要真正处于教学实践中的外语教师们进行进一步实证研究。因此我们目前的研究实则是一个初步的实证分析,用以证明应用语言学的观点切实的体现在了语言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并真实的指导着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1]Brumfit, C. 1995.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nd research. In: Cook, G; Seidlhofer, B. (ed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tudies in honor of H.G. Widdowson. Oxford: OUP: 27- 41.

[2]Guy, G. 2000. A identidade Linguística da Comunidade de Fala: paralelismo interdialetal nos padr?觛es linguísticos. Organon, 14(28-9): 17-32.

[3]Grabe, W. & Kaplan, R. 1991. Becoming an applied linguist. In: Grabe, W. & Kaplan, R. (eds.).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

[4]Moita, L. P. 1996. Oficina de Lingüística Aplicada. Campinas: Mercado de Letras.

[5]Strevens, P. 1991. Applied Linguistics: An Overview. In: Grabe, W. & Kaplan, R. (eds.).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3-31.

[6]Tarallo, F. 1986. A Pesquisa Sociolinguística. S?觔o Paulo: ática.

猜你喜欢
应用语言学实践教学
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
语料库下的应用语言学学术语篇发展趋势分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红楼梦》“宝黛钗”之间称呼语研究综述
应用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