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利
摘要: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我们研究青年教师的现实境遇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运用“场域”、“资本”、“惯习”等概念,我们发现,大学是一个有等级的科层场域,青年教师处于大学场域的底部和边缘,受到处于重要地位的人的支配。青年教师各项发展资本都比较薄弱,在场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加强自身资本的积累,需要大学组织的支持,也需要加强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关键词:场域;资本;惯习;青年教师
如何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知道,政策与措施的制定必须对青年教师所处的情景和自身特点进行准确把握,否则运行效果与设计初衷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青年教师在大学场域的位置如何,面临哪些发展的困境,养成了何种惯习,迫切需要发展的内容以及需要何种支持等问题,是亟待研究的内容。本文尝试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一、场域底层—青年教师的现实境况分析
场域是“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架”[1],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这些位置:一是不同类型的权力(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或潜在的处境;二是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系。由于资本分配的不均,分布于场域空间中不同位置上的行动者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力,保证或改善他们的位置,而不断地展开斗争。
教师加入大学场域,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大学面对的问题,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他们也同样期待着在实现共同利益目标的同时,通过大学组织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在场域中,每位教师拥有的资本不均衡,导致能够动用的资源和能力的大小不一,因而每位教师在大学中所处的地位就不相同。有的教师掌握着支配的资本,处于重要的地位,主导着整个集体行动进程和利益的分配;有的教师则处于次要的地位,配合他人的行动,被动地获得利益。地位的不同和资本的大小令教师之间处于不平等的关系之中。可见,大学场域并非是一个平等的共同体,而是依然受到各种资本的支配的有等级的科层场域。
占据支配地位的学术权威基于其所占有的资本优势,占据着场域中的有利地位,因此赢得各种发展机会,如课题经费、人才称号等,都沿着金字塔形的等级链条向上集中。占支配地位的教师也有能力让大学场域以一种对他们有利的方式运作,而且,他们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青年教师的职务晋升和事业发展。青年教师由于资本匮乏,往往被有形或无形的力量排斥在场域的边缘和底层,或者依附于占据支配地位的教师,在收入、工作等方面被人支配。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人才计划”辈出,且呈现出“高端人才计划”的特征,以期望培育出更多的人才。“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水平人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制度保障,这样做无可非议,因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杰出人才的推动。但是,青年教师资历尚浅,积累不足,获得社会资源有限,很多人无缘问津科研课题,各种人才项目和奖励更是难以入选,所以这些政策不但很难顾及到青年教师,还加剧了资本的不均,强化了大学场域中教师地位的分化。
二、资本匮乏—青年教师的发展根柢分析
资本能够帮助行动者获取各种资源,并与场域紧密联系的,“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具体场域中灵验有效,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使它的所有者能够在所考察的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运用影响,从而被视为实实在在的力量”[2]。每个人在场域中都占据一定地位,地位是由人们根据各自占有资本的多寡和资本的结构来决定的,地位之争实际上是资本之争。正是资本使得人们能够控制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借用布迪厄资本的概念,结合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本文认为可以将青年教师的发展资本分为四类,且每一类资本对青年教师来说都非常薄弱,这四类资本应是青年教师发展的重点,也是高校应关注并支持的重点。
·教师与学生·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问题探析
(一)教学资本的欠缺
大部分新教师在大学期间接受的主要是学术训练,重在科学研究能力的锻炼,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学习,教学实践寥寥无几。对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只有感性认识,还不能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所以说,教学能力几乎是所有新教师的短板,也是新教师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首要难题。大学师资培训专家罗伯特·博伊斯(Robert Boice)说:“在长达20年的观察中,我发现最令新教师们感到头疼的事情莫过于课堂教学……没有任何其他事情会如此经常地让一位新教师考虑放弃大学教师的事业。”[3]
(二)学术资本的单薄
学术资本是通过学术创新、发明创造以及对学科发展的贡献积累起来的。学术积累是获取学术资本的主要途径和正常途径,很多青年教师都接受了专业的系统的学术训练,具有很好的学术发展潜力,但是,学术积累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青年教师由于从业时间短,学术积累相对较少,掌握的知识量、科研成果的数量,以及与学术界的联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一般都难以与老牌教授相提并论。
(三)职业资本的底端
国家规定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各级岗位系列,为教师设定了职业发展的阶梯,实际上也是对教师发展的一种制度认可,教师在职业发展阶梯中的位置越高,则制度认可的程度越高。得到制度的认可,可以为教师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和象征利益。作为新入职的教师,一般需要从助教、讲师做起。由于高级职务岗位数量有限,青年教师职务晋升存在较大困难且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职务晋升往往是一个缓慢攀爬的过程。
(四)经济资本的薄弱
对内缺公平性、对外缺竞争性的工资待遇,使高校青年教师面临一系列的生存压力,难以从容面对生活。“据报道,由于生活压力大,不少高校青年教师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方式贴补家用。”[4]教师不能太过物质,但是却需要有份体面的收入,否则何谈个人尊严?何谈自我价值?应该看到,较低的收入减弱了青年教师对学校事业的使命感、认同感,不利于青年教师集中精力提升教学、科研质量。
资本是实实在在的力量,而不是无关轻重的东西,资本决定着一个行动者在场域中的位置、力量的变化,资本在场域中并不是平均被占有的,而是历史积累的产物,是一种排他性资源。资本拥有的不平衡导致组织内部产生对抗和冲突,青年教师由于资本的薄弱,在大学场域中处于劣势。
三、顺从等待—青年教师的行为策略分析
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地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远不变的”[5]。惯习虽然从属于某一特定行动者,但它却脱胎于各种稳定的客观结构,通过个人的社会化而实现社会结构的内化,这种内在化的社会结构,在特定场域内的主体身上表现为一致的系统反应。同时,惯习又是“生成策略的原则,这种原则能使行动者应付各种未被预见、变动不居的情境”[6]。
根据布迪厄的观点,每一个场域有其自己的游戏规则。大学教师从事的是学术职业,学术成果的价值同行最具有发言权,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同行却不是同一水平、同一位置的同行,而是较高水平或者说占有优势地位的同行。同行评价就是较高水平的同行或占有优势地位的同行评价较低水平的同行或占有次要地位的同行。如教师职称制度中,个人若申报教授职称,则需要至少已经具备教授职称的人进行评议,也就是说,为了谋求发展而进入高一级级别,申请人就需要获得高一级别的教师的认可,这就是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
从惯习角度来看,身处场域底端的青年教师,由于资本短缺,又受到各方制约,游戏规则已内化于他们体内,经过场域的形塑,他们养成了适应大学场域的惯习。他们知道自己如何遵循规则,如何顺从权威,如何等待机会。遵循、顺从与等待未必是青年教师理性计算的最佳选择,但却是按照自身资本、场域位置和过去经验中最可能成功的行为模式以及对结果的预期而作出的合适的选择。在顺从中获得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的支持与提携,在等待中累积自身的各种资本,以此谋求发展的资源,从边缘挤进中心。
顺从与等待的惯习,既可以让青年教师加强自身积累,厚积薄发,也会使青年教师产生一种熬资历的消极心理,压抑追求卓越的积极性,压制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四、大学场域中的青年教师发展策略
青年教师的发展,对青年教师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身的资本积累;对大学组织而言,则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支持青年教师发展;对大学教师群体而言,则需要加强共同体建设。
(一)资本积累—提升场域位置的根本力量
行动者“是资本的承载者,而且,基于他们的轨迹和他们利用自身所有的资本数量和结构在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他们具有一种使他们积极踊跃地行事的倾向,其目的要么是竭力维持现有的资本分配格局,要么是起而颠覆它”[7]。可见,资本就是实践者手中的武器和工具,行动者拥有了资本就拥有了争斗的力量。教师被分配到场域的不同位置有两个原则,一是教师的资本总量,二是教师拥有资本的结构。青年教师虽然处于共同体的边缘和底层,但是,通过“改变各种资本形式的分布和相对数量,也就相当于改变此一场域的结构”[8]。
青年教师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各种资本积累的过程,拥有资本就意味着掌控了利益分配的结构和结果,提升了自身在场域中的地位。当然,从学术入门者到学术大家,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先天的禀赋外,最主要的还是长期的全身心投入,所以发展资本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教学资本的积累是青年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学是教师立足的基础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也关系到青年教师能否顺利适应教师岗位,展开职业生涯。学术资本的积累是青年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术上有所创新离不开广博的阅读与长期的钻研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学术积累。有志于学术事业的学者,秉承“以学术为业”的理念,凭借内心对学术的信仰献身于学术活动,这是促使教师发展的不竭内在动力。职业资本的积累是青年教师发展的外在动力。学术职业阶梯制度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建立了通道,也是教师学术价值的形象化表现,是对教师学术价值的承认。谋求学术职业梯级的晋升,获得对自身学术价值提升的认可,推动着青年教师的发展。经济资本积累是教师发展的物质基础,免于经济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
(二)组织支持—增强青年教师资本的重要保障
青年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但也离不开组织的支持。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处于支配地位的教师没有强烈意愿去支持制度变迁;而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年教师群体,由于缺乏一定的话语权,他们又没有足够能力去促进制度变迁。大学组织的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客观情况,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制度建设,使制度资源更多地向青年教师倾斜。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助力青年教师在大学场域中的发展:一是大学组织应该重建“助教”制度、“传帮带”制度,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带动作用。二是加强教师发展中心等组织建设,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研究职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为教师提供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参考,提升教师职业发展能力。三是要创造自由探究的宽松的制度环境,以及适当减少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来促进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四是完善破格晋升机制,及时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层级,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五是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健全薪酬激励机制,给年轻人看到希望,得到公平,让青年教师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三)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营造青年教师发展的场域环境
加强学术共同体的内部自律。“驳斥等级制度并不能给我们一条出路。必须得到改造的,是那些使得这一等级制得以存在的条件。”[9]因此,加强学术共同体的内部建设,尽量减轻等级制的影响,向平等协商的学术共同体转变,对青年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
尽管我们应该对学术权威抱有理想和期望,希望他们公正、客观、扶掖后学,但学术权威也是常人,也有人性的缺陷,为此,需要强调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自律和学者的伦理自觉、学术责任、学术民主和学术道德,来建成一个平等协商的学术共同体。共同体内部事务的解决,主要依靠民主式协商,而不是权威式独断。共同体内部要以学术为中心,而不是以斗争为焦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享有平等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与身份无涉。共同体中的青年教师对学术权威是尊重而不是一味顺从,学术权威虚怀若谷,提携后进,鼓励青年教师质疑和超越自己的思想。
强化学者的道德自律和伦理自觉固然重要,但这恐怕远远不够,“谁能保证共同体内部缺乏有效制度约束的学术权力(学术精英的权威)就更值得信任”[10]?因此,需要以相对公正的、透明的制度来最大限度地抑制场域内部对青年教师发展的不利影响。“制度设计的立足点是防范,然后才是更高的期待。对各种权力的防范并非怀揣恶意,而是达成善治之底线。” [11]
学术共同体间的流动制度。大学的任何教席都应是开放的,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选创造公平的机会。通过教席的开放,表明场域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并不是场域内部人必然的拥有;通过公开招聘,加强人才在校际间的流动,为大学场域注入新鲜力量,防止场域的僵化和权力的固化。“学术思想只有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才可能有自由。看看中国人文历史,都是人才出现流动以后,学术思想创造才会出现。”[12]
学术共同体的监督制度。场域内部因行动者资本的多寡和位置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平等关系,这种不平等关系即是权力关系。无论何种权力,若要防止其被滥用,总离不开对其进行恰当的监督和制约。“对权力的制约和均衡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13]大学场域内的行政力量和学生力量,以及场域外的政府、专业媒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力量,应被允许以适当的方式监督学术共同体的内部运作,以对学术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构成压力和制约,保障权力的合理行使,尽量减少对青年教师发展的无形或有形的束缚。
基于场域视角分析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并不只是简单地将大学看作一个斗争的场所,而是借此认识到大学场域中的行动者——教师之间存在着等级性、斗争性和资本不均衡性的现实。借助场域理论,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大学大学教师的行为逻辑,为研究大学青年教师发展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参考文献:
[1][2][5][6][7][8][9][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135-136,178,19,149,18,119.
[3][美]罗伯特·博伊斯(Robert Boice).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M].徐弢,李思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
[4]郭立场.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关乎时代颜面[N].光明日报,2014-07-15.
[10][11]阎光才.学术共同体内外的权力博弈与同行评议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1):132,137.
[12]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J].读书,2004(1):90.
[13]秦惠民.管理行为的合理与合法[C]//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4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0.
(责任编辑钟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