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抢滩银幕的话题剧
——以《男人帮》为例浅析“赵氏话题剧”的创作模式
唐一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在当今信息快速更替的媒体环境中,当代都市剧逐渐将题材放置于社会热点和争议话题中。而这一类电视剧也因为其话题性有了新的定义——“话题剧”。赵宝刚作为当代都市剧的先锋导演早已将“话题剧”特性引入在自己的作品中,并探索出“话题剧”新颖的创作模式,形成独特的“赵氏话题剧”风格。2011年,赵宝刚带着最新“话题剧”《男人帮》打入了各大卫视收视冠军的位置上。文章从“话题剧”入手,以“赵氏话题剧”——《男人帮》为例,从该剧的结构、人物设置、情节等创作模式中分析赵宝刚是如何浓缩故事,挑起话题。希望能通过一系列的总结与分析给当代都市剧的创作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话题;赵宝刚;剧情;结构
话题剧是以都市生活为背景,以现代人的生活理想、爱情婚姻为主要内容,剖析社会争议话题的电视剧。它将现代人共同关注的、引起社会讨论却没有最终结论的社会现象变成一种“话题”,作为构建电视剧的故事核心,从而吸引观众,融入剧情,参与话题讨论,加强社会共鸣与反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话题剧就一直依附于当代都市剧中。如90年代初,一部反映国人移民美国潮流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自此,反映社会话题的都市剧开始逐渐发展,婚外恋题材的《牵手》;讲述家庭暴力问题的《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再现中国婚姻现状,讲述当代离婚问题的《中国式离婚》。
到2004年,一部反应城市女性心理的都市剧《好想好想谈恋爱》对话题剧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延伸和发展作用。直到2008年,网络时代蓬勃发展,当代都市剧导演赵宝刚凭借《奋斗》大热,正式的提出了“话题剧”的概念。自这部热剧播出以后,话题剧逐渐在开创发展着自身的特色。
之后,一部针对当今房价展开的话题剧《蜗居》播出,引起的反响一浪高过一浪,将电视剧和话题讨论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了一起。《媳妇的美好时代》、《杜拉拉升职记》,《双面胶》等一大批以“社会话题”为核心的电视剧竞相占领各大卫视的收视率榜首。其中,国民导演赵宝刚更是在《我的青春谁做主》火热上映以后,正式高举“话题剧”大旗,推出《婚姻保卫战》,不仅在主题上跳脱老套,更是开创了电视剧创作的新模式。2010年,赵宝刚推出正式以话题剧作为定位的《男人帮》,各大媒介相互配合,让“话题”急速升温。
2011年赵宝刚推出的话题大剧《男人帮》是一部从男性视角出发,讲述发生在三个不同类型,不同年纪的都市男性身边的爱情故事,引发他们对爱情对幸福的探讨。
(一)“话题环境”的营造——以集为单元,设立小主题
《男人帮》在每一集的开头,都会有本集的一个主题,围绕着该主题展开故事。例如第一集的主题便是“以爱之名”,作为开端,本集通过画外音介绍了故事的三位主人公之后提出了本集的疑问;“爱情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世界上存不存在没有原因的爱情?”之后故事开始了。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说故事。到了本集的结尾,顾小白得出了自己对该集主题的结论。这样每一集一个话题,一个结论的横向结构之外,在纵向结构里,故事也仍旧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着。
(二)让普通人成为“话题人物”——人物设置的理想化
主体地位的男性角色:顾小白——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这是一个完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人物,他极夸张的将所有城市男性发生过的感情问题浓缩于一身。以自由撰稿卫生,属于都市生活里的“文艺青年”,感情史很丰富,感情理论很强,在性格上集合了都市男性大部分优缺点于一身。
罗书全——理科头脑,感性思维简单,不浪漫,没有幽默感,可以24小时对着电脑,代表社会中的热门群体——“经济适用男”。
左永邦——四十五岁,社会成功人士,离异,有一位成年女儿。几个标签就让左永邦变成了热门的争议人物。
“穿针引线、各领风骚”的女性角色:《男人帮》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相比会弱化不少,但都性格分明,莫小闵的“小女人性格”,艾米的独立干练。每一位女性都依附于三位男性主角,阿千与顾小白的朋友关系,艾米和罗书全的恋人关系,珊莉与顾小白的姐弟恋关系,潇潇与罗书全师生与兄妹关系……这些关系引领着她们的故事走向,而她们每一位也都离不开时下最热门的话题:红颜知己、办公室恋情、姐弟恋、师生恋、傍大款……
“生活永远不缺少话题,但永远都在缺一个好故事”,观众永远会对一个丰富经典的故事抱有需求,而《男人帮》在冲破僵化老套的故事情节以后,也表现出了剧情薄弱的特点。观众需要的,是让话题构建在故事的走向上。扎实深入的剧本,才能让话题剧更稳定的在注重“消费”的电视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非昙花一现。只有恰当的平衡话题与剧情,这场讨论盛宴才可以开的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1]武春澍.话题剧正当红[J].神州,201(01).
[2]丁亚平.传媒时代的赵宝刚现象[J].中国电视,2007(09).
[3]谢建华.类型的风险与多元的可能[J].当代文坛,2006(03).
J905
A
1005-5312(2015)08-0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