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渡鹤影”
——论87版《红楼梦》史湘云角色结局设置之优劣

2015-10-29 08:31赵海若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史湘云曹雪芹行文

赵海若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长沙410006)

“寒塘渡鹤影”
——论87版《红楼梦》史湘云角色结局设置之优劣

赵海若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长沙410006)

文学作品的影视翻拍时至今日已经屡见不鲜,作为中国封建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已被影视化多次,但从场景布建、演员选择、剧本设置等多项角度综合来看,1987年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所共同拍摄的欧阳奋强、陈晓旭版《红楼梦》被誉为目前所有影视版本中最近接原著、艺术程度最高的作品。然而,接近并不意味着完美,原著的客观存在性以及人为解读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其在刻画人物等方面有其优势、亦有其不足之处。为此,本文以史湘云这一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87版电视剧对这一形象的结局刻画方面的优劣。

史湘云;人物刻画;《红楼梦》电视剧翻拍

文学巨制《红楼梦》堪称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其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巨幅画卷。小说中塑造了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以“枕霞旧友”自居的史湘云,其天真、娇憨、豪爽、大气的个性特点,一直广为读者所喜爱。但是由于《红楼梦》原作的缺失以及高鹗续书脉络中与原著的明显差异,87版《红楼梦》在拍摄时并没有沿用高鹗的续本,而是邀请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重新创作,因此在结局设置上呈现出与高鹗续本南辕北辙的差异。

一、史湘云人物形象概述

史湘云是曹公落笔最多的几个角色之一,《红楼梦曲》中道其“英豪阔大宽宏量”、“霁月风光耀玉堂”,预示了她文中生性豁达的性格特点。“烤鹿肉割腥啖膻”(四十九回)、“醉眠芍药裀”(六十二回)等情节都表明她是一个不拘小节、风流倜傥的豪爽女子;芦雪亭(五十回)、凹晶馆(七十六回)、海棠社(三十七回)三度联诗证明其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她虽自幼父母双亡,为叔婶抚养长大,不曾浸淫于娇惯的生活之中,但终归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贾府史老太君娘家的孙女,故而也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充满豪情的女性形象。

二、史湘云人物结局探佚

由于曹雪芹《红楼梦》80回以后的情节早已遗失,所以目前市面通行的高鹗、程伟元续书版本,行文中关于史湘云结局的设置,是不能作为曹雪芹行文立意依据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提到曹雪芹的行文手法乃“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因此有关史湘云的结局遭遇可以通过前80回的文字脉络中找到蛛丝马迹。其中较为重要、也较为清晰的就是来自第五回的金陵十二钗判词、红楼梦《乐中悲》曲以及第七十六回与林黛玉中秋联诗。(红学界部分认为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节预示了史湘云最终的情感归宿,但对此并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故本文暂不对这一情节展开分析)。第五回的判词和《乐中悲》曲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其自幼父母双亡的人生遭遇,并通过“湘江水逝”、“云散高堂”等字样,揭示了其日后夫妻生活短暂、情境悲苦的局面;第七十六回史湘云与林黛玉凹晶馆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句被红学界公认为预示二人日后宿命的谶语,“寒塘孤影,落寞凄凉”,只言可见其悲剧氛围。

三、87版《红楼梦》电视剧对于史湘云结局处理表现方式的优劣

(一)悲剧结局的肯定性延续

87版《红楼梦》对于原著最大的尊崇就是没有照搬高鹗续本“兰桂齐芳、家道复兴”的结局,而是根据前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曹雪芹惯用的“伏线”之法,延续了春夏秋冬太极章法最后的大悲结局。比如四大家族的彻底没落(非续本中的“家道复兴”),等。而对史湘云“安排”,电视剧的最后是这样刻画的:从狱神庙逃过一劫的贾宝玉孤身一人带着林黛玉唯一留给他的遗物——玻璃绣球灯,遇到了被迫沦落风尘,在花船之上被迫陪酒的史湘云。只是此时的宝二爷已经无力救助自己的云妹妹,只能在史湘云无助的呼喊中,望着那艘划船渐行渐远。史湘云与林黛玉的悲剧宿命,也恰恰印证了当初联诗时的那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二)对人物性格的背弃

虽然87版电视剧对史湘云进行了悲剧结局的设置,但是沦落风尘、卖笑陪酒确实不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前文中已经提到,史湘云虽没有娇生惯养的生活状态,但骨子里却有与生俱来的豪情,她不是那些只会在深闺之中对月感伤的怨女,亦不可能为了维系生存而废弃自尊、沦为封建社会掌权者(男性)手中的玩物。《红楼梦》“寿怡红夜开群芳宴”一回中,史湘云占“海棠”花签,外加前文中其咏白海棠以及其在诗作白海棠中的情感表达,都预示了其性格之中与海棠的相似性,即清高孤傲、自尊。

综上所述,87版《红楼梦》电视剧拍摄相对而言是成功的,它延续了曹雪芹埋伏于前80回的悲剧脉络,在史湘云的结局设置上延续了小说行文败落的主题。然而针对小说中的史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寒灯孤影、风尘为妓显然是不符合其性格特点的。曹雪芹《红楼梦》原作的缺失,让史湘云真正的结局变成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文学谜题。因此,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文本或观看相关的影视剧作品时,唯有把握行文主旨,思想脉络,才能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1]李希凡,李萌.“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史湘云论[J].红楼梦学刊,2012(01).

J905

A

1005-5312(2015)29-0126-01

猜你喜欢
史湘云曹雪芹行文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浅谈史湘云的中性之美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阳光女孩史湘云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论史湘云的做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