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昀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浅析泛音在二胡作品及演奏中的运用
朱昀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二胡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在乐曲演奏中,为展现乐曲明亮高远的意境,通常会加入泛音这一演奏技巧。由于泛音在整个乐曲中比例较少,它的地位和作用常常被忽视。其实,泛音是提高演奏者的气质和情感表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演奏的基础技巧。近代演奏者不断钻研探究,对泛音的演奏手法和音色的处理也更为细腻,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二胡演奏中泛音是怎样来演奏以及在作品中带来的艺术效果。
二胡;人工泛音;自然泛音
二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近代刘天华先生把二胡搬上音乐舞台,开创了民族专业二胡学派,并对演奏和形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他在音区方面进行了改革,由单一把位发展为五个把位,拓展了音区,极大的丰富了表现力。此外,还借鉴了西方弦乐器尤其是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在演奏中强调了泛音的运用,他还把泛音加入了自己的作品中,为二胡泛音演奏奠定了基础。
在二胡的音乐作品中,泛音有着特殊的音色,作为一个重要的演奏技巧,既增加了作品的难易程度,也增强了二胡的表现力,同时也考验着二胡演奏者的专业水平。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所采用的泛音也大不相同。此外,不同时期,泛音也起着不一样的作用。下面我把二胡作品基本分成了三个类型,每个类型都简单进行介绍并举例加以说明。
泛音最早出现在刘天华先生的作品《闲居吟》中,是刘天华先生作品中篇幅较长的一首。这里采用的是自然泛音,在第四部分,泛音一共出现了十九次,演奏时要注意弓子运实,音色要饱满明亮,这里同度与八度之间相互转换,乐句与乐句之间十分相似,并且运用的十分巧妙,节奏和位置的排列恰当,泛音的空灵声好似树林间的回响,使听者如同身处林间,鸟声流水声,声声入耳,婉转动人。全曲最后结尾处一连用了三个泛音,把画面瞬间拉远,在宁静安逸的气氛中结束。当作品结尾处出现泛音的时候,我们通常采取弓速减慢、声音减弱相结合的演奏方法,虽然都是一拍,演奏时可根据自己的习惯稍加改动,把中间的泛音稍微缩短一些,并且在演奏第二个泛音时稍作停顿,做一下呼吸处理,这种演奏方式是从古琴中借鉴而来,在二胡曲中被广泛运用。如《拉骆驼》和《新婚别》中,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将画面逐渐拉远,但声音依然停留在人耳中,若有若无,令人回味无穷。
在现当代的作品中,无论是练习曲还是乐曲都大量的使用了泛音,这时人工泛音使用的频率逐渐多了起来,如《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三段落,旋律带有抒情性,这里有一小段自然泛音,难度不大,弓速可以稍稍加快,保持连贯,节奏不用死板的按照谱面演奏,可根据个人理解,加入呼吸,后面又加入人工泛音,要注意保持音准,弓毛擦弦的力度要均匀。这一段的旋律带有很明显的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原始森林和山寨地区的音乐色彩,最后一句的音乐略有激动,仿佛少女在轻声吟唱,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眷恋,又好似情人间的喃喃自语,都在朦胧的泛音中悄然结束。
由于弦乐器的共同点较多,二胡大量移植了小提琴的作品,这类作品要求较高,为尽量还原小提琴的音响效果,也会把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植入到演奏中,因此泛音在移植作品中也经常出现,《流浪者之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乐曲的节奏跳跃明朗,具有律动性,有快速换把,对音色的要求也十分苛刻。第四部分,描述的是吉普赛人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豪爽性格,在120小节至125小节出现了泛音,这是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的交替演奏,自然泛音用一指里弦演奏,人工泛音不需要换把,一指虚按,四指实按住琴弦用外弦演奏出来,不用变换手形,直接演奏即可,手要处于松弛状态。120小节可采用由慢渐快的方式,把乐曲的强弱表现出来。140小节,与120小节旋律一致,这时没有采用泛音,与小提琴的演奏方法相同,相同的旋律用不同的演奏手法,虚实结合,越到后面情感愈加奔放,把吉普赛人的洒脱不羁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在高潮中结束。演奏者在练习泛音时采取保留指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法,以便于演奏。
二胡作为一件民族独奏乐器,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它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二胡的发展过程中,由单一的自然泛音到现在的人工泛音,发展越来越广阔。演奏者要认真对待泛音在作品中的使用,又要把泛音与其他演奏技巧相结合。光会理论知识还不够,要应用到实际的演奏当中,不断练习熟练掌握这一演奏技巧。合理运用泛音,利用泛音晶莹透亮的音色特点,使乐曲表现力更加丰富,带有神秘富有幻想的艺术效果,在二胡的创作当中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1]杨易禾.二胡演奏中的泛音[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03).
[2]高耀华.二胡泛音研究[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8(03).
[3]李长春.浅谈二胡的泛音及其演奏[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5(04).
[4]秋江.怎样用二胡诠释移植作品---流浪者之歌[J].乐器,2002(12).
[5]刘长福.刘长福讲二胡曲(五)——第一二胡狂想曲的演奏要领[J].乐器,2006(12).
J632.21
A
1005-5312(2015)29-0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