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国
赴北欧考察已过去3年多,许多见闻慢慢淡去,记忆痕迹也被抽象成一些说出来早已没有新鲜感的笼统感受,如个性化教育、可选择的教育、为了每个孩子的自由发展等。不过,有几个细节,有几句话,却是30年后也不会忘却的。
高脚的椅子
在赫尔辛基的一所幼儿园考察时,我们几位校长不约而同地惊奇发现,孩子们的椅子特别高,像吧台凳一般。他们坐在凳子上,脚离地有二三十厘米呢。相应地,桌子也与椅子一样,比通常的高出一截。这可与国内所有幼儿园标配的又低又矮的桌椅截然不同!我们不禁嘀咕起来:为什么它们要做得这么高?我们猜想,孩子们上课一定不是“坐”到凳子上,而是“爬”到凳子上的。这似乎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我们正为此纳闷之际,走来一位微胖的金发女教师。我们随即就这个问题请教她,她微笑着,几乎是脱口而出地说:“According to expert experiments show, that sit high chairs and tables, more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children.”(据专家实验证明,坐高脚桌椅,更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当我们正要再追问“为什么”时,可惜没待开口,她很抱歉地跟我们说:“I’m sorry, but the headmaster is call, I have something urgent.”(对不起,校长正叫我有要紧的事。)然后就离开了我们。这似乎是故意给我们留下一个悬念—这桌椅究竟为什么要这么高?
行程很紧,我们匆匆离开那所幼儿园,并没有机会进行深入了解。一上车,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开始讨论,还真找出几条似乎很有道理的理由。例如,可以增强孩子长高长大的独特感受,给他们更好的成长体验;可以让教师更方便地弯下腰去与孩子平等交流;可以避免孩子上课时随意走动,能更好地培养专注力;可以让孩子在“爬上爬下”的过程中,提高平衡能力,增强体能。对于最后一点,一位校长提出“存在安全隐患”的看法。不过,随即被另外几个人说服了,理由有二:一是像北欧这样的发达国家,学生桌椅本身的牢固性、稳定性不需怀疑;二是提高孩子们的运动能力,是最重要的安全措施—言下之意,做高了的桌椅反而更安全。我们一想,说得还真有些道理。
正在大家为“无师自通”地得出许多讨论成果而高兴时,我眼前闪现的是那位女教师不假思索地说出“根据专家研究表明”时的那种自然神态—注意,她说的不是“我们觉得”,也不是“我认为”“我感到”“我想”,这突然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特别单纯而有力量的学术信任。
我无缘看到相关的“研究报告”,但相信他们真的是经过实证研究的,甚至勾勒出这样一幅场景:
一位儿童研究专家,或许是在喝咖啡时灵感被触发,或是在一次观察孩子游戏过程中的偶然发现,让他产生一个有趣的想法:把孩子上课的桌椅做高半米,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价值,如增加身体锻炼机会等。于是,以此为题,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验,得到许多实证性成果,后再经过相关部门鉴定,认定这个实验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当一些幼儿园园长得到这项研究报告后,就向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理事会、家长委员会)申请将原来的桌椅换成“高脚桌椅”,理由是经实验证明,这样的桌椅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于是,这份报告很快被批准,孩子们的桌椅在新学期到来之前很自然地长高一大截……
当然,做此研究的也可能是幼儿园园长或教师。我继续想,我们身边的教育工作者是否会产生这样的看似几乎有些荒诞的想法?就是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否愿意就此小事一本正经地进行实证性研究?就是研究了,这样的成果是否会被重视?就是成果被重视、被认可,是否有畅通的渠道让研究成果马上走向市场,走进学校?
尽管以上只是想象及基于想象的追问,但那里的课桌椅要比一般的高出半米左右,这是亲眼所见的事实。这凳子背后,应该有许多值得咂摸的东西,如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研究要接地气”等。
“我们没有坏天气”
还是在那所幼儿园里,我们在一个楼梯角落里发现挂满五颜六色的小雨披。“这是下雨天放学穿的,是吗?”我不经意地问了一句。“No,No,No…”旁边的一位教师迫不及待地为我解释道,“This is for children going out in rain and snow day activities.”(这是为学生在雨雪天外出活动准备的。)
“北欧冬天这么冷,还让孩子出去活动?”我不禁疑惑道。紧接着我的话,她两手一摊,来了个典型的欧式耸肩:“For we are not bad weather.”(我们没有坏天气。)
“没有坏天气”,这背后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尽管我们很认同甚至很羡慕这一理念,但心中不免思忖:家长会反对吗?出了安全事故怎么办?不过,我们知道,想是可以的,开口问是不宜的。几次出国经历告诉我,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下的“中国式问题”。
这所幼儿园大门外有一条不是很宽的马路。那时下午三点左右,我们上车时看到两位教师正带领几个孩子穿过马路,看样子是到校外参加户外活动。很显眼的是,每位孩子身上都穿着一件在国内只有交警才穿的反光安全背心。那时,我又联想到教室墙上张贴的教师带着孩子在小河边钓鱼的照片。照片中,每个孩子都穿上了救生衣。
这雨衣和安全背心、救生衣的背后,应该有许多值得我们咂摸的东西,如总是反复强调的“安全第一”与总是向往“走出学校去上课”如何才能并行不悖?
“空无教室”
在芬兰的另外一所小学,一位校长带着我们看一间以他的话说是“最令人骄傲”的教室。这个教室不大,30平方米左右,三侧是落地玻璃,宽敞明亮,室外的景色一览无余。这应该是全校地理位置最好的一间教室。中间是一张不规则形状的桌子,桌子用画上了画的彩布包着,上面是树枝、芦苇和圆形木块等材料组成的一个森林造型,几个塑料盆盛着水连成一条小溪。
“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吧!”“Of course!”(当然!)那位校长抑制不住兴奋,向我们介绍说,这都是孩子们的创意。这是一间专门空出来的教室,学校不进行任何布置,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展示什么,创造什么,全看他们喜欢。眼前看到的,或许就是孩子们正在建造的属于他们的森林王国。所有材料,全是学校旁边树林里就地取材。不过,过些时候,这个森林王国将会被摧毁。因为每个季节,孩子们会构造出一个不同风格的森林城堡。听了校长的介绍,再仔细端详孩子们的作品,那些普通的泥土、小石块、树枝、芦苇仿佛有了生命。
在教室一边,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面,孩子们为一些鸡蛋和一只动物分别筑建了一个温暖的巢。这或许就是他们创造的一个小小的动物王国吧。
这间教室,尽管对孩子们来说,无非是好玩而已。不过,在这位校长的眼里,这间教室显然能给孩子们一种特别的学习,一种毫无“学习感”的综合性学习。
这是间叫什么名的教室呢?称为“空无教室”是否可以?没听到那位校长就此进行专门介绍,或许他们不如我们校长那样擅长弄出什么新的名称。再豪华的教室,也比不上装满孩子们天性与梦想的教室。这“空无教室”的背后,应有许多值得我们咂摸的东西。比如,常挂在嘴边的“捍卫童年”“创新教育”等。
差距在哪
中国的教育,与芬兰等北欧国家相比,自然有因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各自差异,如中国学生学汉语,芬兰学生学芬兰语。当然,这里也有差距。我们的大多数中小学校还是40人以上的大班额教学,而北欧国家的班额早就是2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这是经济水平差距直接投射到教育基础条件上的差距。但就以上几件小事窥斑见豹,有些差距本质上是对教育理解水平的差距。
当我们关注动辄几亿的校舍是否高大上时,他们在关注学校桌椅是否环保、实用、创新;
当我们关注学生桌椅的材质、形状、色彩时,他们却开始关注桌椅的高度;
当我们的许多学校在炫耀学生人手一个iPad、展示青春靓丽的韩版校服时,他们却在为孩子们标配雨披和反光安全背心;
当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说“你们只管把成绩搞上去,其他学校、家长都会为你们考虑好”时,他们却在带着孩子走向磅礴大雨,走向冰天雪地;
当我们在轰轰烈烈全国上下学习“××教学模式”,不惜重金装备高技术的“未来教室”时,他们却玩起“空无教室”;
……
其实,调整一下桌椅高度,发一件雨披,定制一件反光背心,带孩子淋雨玩雪,将教室“空”出来,本身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这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关不大—即使相关,也比较间接,真正直接相关的是整个民族,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责任、理解及他们所具备的教育
智慧。
(作者系无锡市名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现任职于翔宇教育集团,任翔宇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