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
中国工人阶级的旗帜——
赵占魁
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896年生,山西省定襄县张村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12岁开始干活,先后在太原铜元厂提炼部、太原兵工厂、同蒲路介休车站修理厂做苦工。1938年初,流亡到西安,参加泾阳县安吴堡青训班职工大队学习。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转入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工人学校学习,被编在建设队打铁部,和几个工人修起3座炉,半月打出200把镢头、300张锄。1939年6月陕甘宁边区创办西北农具厂,被调去当翻砂工人。后任翻砂股股长,成为边区工人的模范。1939年至1941年,每次劳动竞赛都获得“甲等劳动英雄”奖章。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选举时,当选为候补议员。《解放日报》1942年9月发表《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社论。随后,又得到边区政府隆重奖励。毛泽东称赞赵占魁是“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发出通知,号召开展学习赵占魁运动。此后,一个以改变工人劳动态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内容的“赵占魁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掀起。1943年11月和1945年1月陕甘宁边区两次劳动英雄大会,都被授予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称号,毛泽东、朱德等题词相赠。陕甘宁边区授予其“工人旗帜”的称号。1944年5月被补选为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执行委员。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同年4月被推举为陕甘宁边区参加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会的代表。同年8月至1948年8月任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解放战争时期,随西北野战军转战陕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职工家属生产地雷,打击敌人。1948年夏,作为西北工会代表团的成员出席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同年8月至1949年9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4月至1953年1月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副部长。1950年9月被全国工农兵劳模大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53年4月,起任西北总工会副主席。1955年2月至1966年5月任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1955年3月至1959年7月任陕西省第一届政协常委。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73年8月23日因病在西安逝世。
选自《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上)
特等劳动英雄——
申长林
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894年生, 陕西省米脂县驼河岸村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1929 年和家人逃荒到延安县蟠龙区雷鼓川乡马家沟村。1934年参加赤卫军,参加建立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权工作。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生产运动中,捐输物资,支援抗战,乐于助人,安置移民。1939 年到1943年的5年中,共担负公粮48石3斗,占全村总数的57%,受到党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表扬,多次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和劳动英雄。1939年3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延安蟠龙区五乡(王家坪)支部书记。1943年11月作为25名特等劳动英雄之一,出席了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和出席大会的劳动英雄一起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受到毛泽东的接见。12月又受毛泽东邀请参加劳动英雄座谈生产经验会。同年写信给吴满有等劳动模范,表示响应生产竞赛。1944年1月《解放日报》开辟《边区生产运动》专栏介绍其事迹。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同年8月至1946年底任中共延安蟠龙区五乡(崖底)支部书记。1948年延安光复后,把埋藏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救济乡亲。为恢复战争创伤和发展生产,在马家沟组织起全区第一个互助组,建立起农业社,创造了“马家沟式变工形式”。陕西省人民政府为其颁发《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延安地委委员、延安县下坪公社党委副书记、马家沟生产队党支部书记,中共陕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多次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建设社会主义的生产模范。1962年6月14日因病在延安逝世。
选自《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上)
《兄妹开荒》的人物原型——
马杏儿
边区女劳动英雄马杏儿,原籍米脂县马家园则,全家六口人,租种地主几垧地,过着半饥半饱的贫困生活。15岁时与本县贫农高占虎结婚。1941年,随同父母到延安。
在南三十里铺边区政府农场安下家,并和农场签定了当年的生产合同:种熟地45垧,开荒8垧(共计150亩),打下粮食对半分成。
马杏儿打破陕北妇女很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旧习惯,和父亲一起开荒种地。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她和父亲共收粮食42石,比农场其他户种的庄稼平均亩产高出了1/4,全家生活显著改善。一家6口人由贫困难民一跃而为自耕农,成为努力生产,改善生活的模范。
马氏父女的模范事迹很快受到边区党政部门的重视。1943年2月2日,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签发嘉奖令,嘉奖马杏儿为边区妇女劳动英雄,令建设厅会同延安县府予以物质奖励,要求各专署、县府大力宣传马氏父女的事迹,特别号召各地妇女学习马杏儿。3月20日下午,边区政府召开了奖励模范移民、边区劳动英雄马丕恩及女劳动英雄马杏儿大会。边区政府奖给她一面锦旗,延安县委、县政府、延安市南区区委、区政府和南区供销社分别给她发了锦旗、奖品。延安县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全县三万名妇女向马杏儿学习,努力生产。
这年婆家也搬迁到了延安,杏儿回到婆家和丈夫合开荒地7垧,种谷子6垧,余种糜子瓜菜。
在发展农业生产为边区中心任务的时候,马杏儿的出现,成为边区妇女界中一件非常重大和荣誉的事。3月8日,延安各界妇女约5000人隆重集会,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边区妇联派专人迎接马杏儿出席大会,会场贴满“学习马杏儿”的标语。当马杏儿出现在街头时,沿途几次被群众包围,人们纷纷与她握手,向她致敬祝贺,并不断高呼“向劳动英雄马杏儿学习”的口号。在会上,马杏儿佩带大红花,登台接受了边区妇联奖给的锦旗。鲁迅艺术学院的女同志也向马杏儿献“好女子好英雄”锦旗一面,党校、鲁艺等校的学生,还在街头演出了歌颂妇女生产,学习女劳动英雄的精彩节目。
1944年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及边区妇联副主任赵烽,在讲话中均以马杏儿勤劳生产的生动事例勉励边区妇女努力生产。边区抗联奖给马杏儿锦旗,上题“生产战线上的旗帜”。
马杏儿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难民妇女一跃成为边区第一个妇女劳动英雄,受到众人羡慕与崇敬,成为推动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一面旗帜。继她之后,边区涌现了许多妇女劳动模范。
选自《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大事记述》
特等文教英雄——
陶端予
陶端予是延安杨家湾小学的教员。在边区开展文教运动中,她以出色的工作荣获了1944年边区第一届文教大会特等文教英雄的称号。
陶端予祖籍浙江,1921年出生在天津一个高级职员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追求进步,向往革命,在中学时就参加救亡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春她到了延安,参加了革命工作。起初在中央机关担任事务人员的教育工作。整风运动以后,她主动要求深入基层,到农村去当小学教员,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
1943年,延安北郊乡杨家湾村民自己筹办一所小学,收了37个学生。陶端予根据群众要求,自己编写紧密联系实际的教材。不仅教学生认字、学算术,还传授农业知识、生活常识,宣传政府的号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她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联系实际法”、“讨论启发法”、“形象有趣的识字法”、“集体教育和个别关照法”等。
她不仅担任教学工作,还充当校役,自己担水、做饭;自动当群众的医生、护士和接生婆;担任乡长的义务助理,自觉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在为群众服务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学会了做农活、家务活;学会了乡政管理知识。她还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陕北话,然后用所学的知识去教育学生。
孩子们在她的教导下,变得懂礼貌、守纪律、讲卫生、求进步。有一次陶端予病了,又不肯休息,孩子们就“罢课”,待老师走后,他们又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听“小先生”讲课。恰逢这天徐特立和边区教育厅的贺副厅长到杨家湾小学考察,学生们看见两位老人来临,赶忙烧水款待,同时每个人都很有条理地回答两位老人的询问,并说明教员缺席的原因。两位老人对于娃娃们这种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赞叹不已。
陶端予不仅用多种方法教育孩子,还启发孩子们回家去教育或动员他们的家长讲卫生学文化,有的孩子成了家庭卫生的检查者,有的成了村识字组的小先生。由于她的努力,杨家湾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消灭了文盲和疾病,成了卫生识字的模范村。
陶端予的模范行动教育了学生,更感动了学生的父母,真正成了群众爱戴的好教员。
1945年刘少奇在一次对中共中央妇委干部的谈话中,赞扬了陶端予的精神。他说:“小陶好的地方是没有包袱,没有一套主观的东西,只有在整风以后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此把工作做好了。小陶的道路是学生知识分子与劳动结合的道路,也是妇女工作者的道路……”
选自《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大事记述》
模范工程师——
钱志道
工艺实习厂模范工程师钱志道,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模范。在他的坚毅努力与刻苦经营之下,奠定了边区基本化学工业的基础。他与沈鸿工程师合作,设计了制造基本化学工业品所需的机器,使好几种重要化学品制造成功。
钱工程师为人刻苦,埋头工作,从不为自己的私事浪费时间,数年如一日。在制几种化学工业品的过程中,他不顾艰苦与危险,亲自动手,别人称他为“三不怕”,即不怕脏、不怕臭、不怕危险。
他很虚心,肯接受旁人意见。他原来没学过机械,但常与沈鸿共同研究,解决了许多化学机械上的困难。
他对工人与学徒的学习帮助很大,特别是在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基本知识上尽了很多力。他惯用具体教材教人,讲到某类科学技术课目时,他就把制造这些东西所需的器材拿出来,一面做,一面讲给工人听,因此工人容易懂,受益多。另一方面,他对工人工作的检查也很严格,做得不合标准的活常叫再做一次。
钱志道原来是专学理论化学的,曾在浙大化学系毕业。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一年,在原理化研究所工作半年。在学校及工作当中,他多半时间都是埋头在书本和实验室里,很少与实际接触。抗战爆发,他正在太原研究防毒面具。10月太原危急,去开封,经友人介绍到当地防空处做视察员。这是一个拿干薪不做事的空名义,他怀着满腔抗战热情被泼了一瓢冷水,又看到当地军政的许多黑暗和腐败现象,于是下决心来延安。
到了延安之后,为了服务于当前实际工作,他改变了过去所学与所用脱离的研究方面,把自己的科学知识用到边区所急待发展的基本化学工业上来。这样,他就由一个研究纯理论化学的专家,变成一个基本化学工业的模范工程师了。
选自1944年5月16日《解放日报)
边区第一位女县长——
邵清华
邵清华,1918年12月出生于江苏,后随父亲迁到北京读书生活,并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7年冬由组织调到延安,曾任抗大区队长、指导员、三边分区妇联副主任,绥德分区妇联主任,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参议员。1941年被边区政府任命为安塞县县长,成为陕甘宁边区第一个女县长。
邵清华赴任前,受到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和秘书长谢觉哉以及中央妇委书记蔡畅、邓颖超和边区妇联领导人的亲切勉励,鼓励她依靠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全心全意做好工作,为妇女争气。7月9日,边区政府民政厅和边区妇联召开座谈会欢送邵清华,林伯渠、谢觉哉及各厅厅长、中央妇委、女大等机关学校派人参加座谈会,并从女大选调了三位得力的女干部协助她工作。
邵清华到安塞后,开始,群众对派这样一位年轻妇女担任县长很不理解,也很不放心,但她工作深入细致,关心群众利益,很快在工作上打开了局面,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在征粮和运盐工作中,她改变了过去那种简单、生硬的摊派命令工作方法,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还深入群众,组织他们积极进行农业生产。1942年春,她和县政府工作人员一起下乡,挨村挨户落实春耕措施,组织变工队,帮助农民解决籽种、农具等困难,动员组织妇女参加农业、家庭副业和纺织生产,改造二流子和懒汉。1942年,安塞县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建设、商业等项工作都搞得很好,公盐代金也发放的很好,受到边区政府建设厅的奖励。1942年3月7日《解放日报》曾载文赞扬她“……安塞县县长邵清华,彼为25岁之女青年县长。该县县政府在她的主持下,一切均井井有条,成绩斐然,深受该县民众之欢迎”。
7月19日《新华日报》也称赞她:“年青的女县长邵清华女士,到任之后,处理了几个案件,在市镇上向群众讲了一两次话,不久就威声大振,在老百姓心目中成了真正的民之父母官了”。
1943年邵清华调离安塞,进中央党校学习。
选自《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大事记述》
《刘巧儿》的人物原型——
封棒儿
1943年3月,华池县温台区四乡封家园子发生了一起轰动边区的抢婚案,这就是封棒儿抢婚案。
封棒儿的父亲封彦贵是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一心想把女儿卖一笔钱。早在1928年就把棒儿许给张金才次子张柏儿(尚未过门)。1942年5月,封彦贵见女儿已长大,而当时聘礼大增,遂生退婚之念。他一面要棒儿以“婚姻自由”为借口与张家解除婚约,一面又以法币2400元,硬币48元暗中把棒儿许与城壕川南源张宪芝之子为妻。不料此事被张金才得知后告发,经华池县府判决,撤销了后一次婚约。
1943年2月的一天,棒儿赴赵家洼子钟聚宝家吃喜酒,巧遇张柏儿。这次相遇,两厢爱悦,虽未当面谈过,棒儿表示愿意与他结婚。
封彦贵并未吸取教训,仍一心想在女儿身上赚钱。1943年3月,又以法币8000元,硬币20元,哔叽布4尺的高价,把棒儿偷偷许给庆阳新堡区的小商人朱寿昌。张金才得悉后,十分气愤,随即纠集同姓20人,携带棍棒,于3月13日深夜闯入封彦贵家。封家的人惊恐四散,张家遂将棒儿抢回成婚。
封彦贵控告到华池县。经判决:张金才徒刑六个月,张柏儿封棒儿婚姻无效。这个判决首先引起当事人张柏儿与封棒儿的反对,附近群众也深为不满。恰值边区法官马锡五专员赴华池县巡视工作,棒儿便拦路告状,马锡五当即受理此案。
马锡五受理此案后,首先详细询问了当地乡干部,了解事情的始末。随即又访问了附近的许多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群众对判决柏儿棒儿婚姻无效尤为不满。接着马专员征求棒儿的意见,她表示:“死也要与张柏儿结婚”。真相既明,马专员协同华池县司法处的负责同志,在当地举行群众性的公开审理,判决张柏儿与封棒儿双方同意结婚,按婚姻自主原则,其婚姻准予有效。但不论新式旧式,均应采取合法手续,黑夜纠众实行抢亲,对地方治安及社会秩序妨碍极大,因之科处张金才、张金贵等以徒刑,其他附和者给予严厉之批评。封彦贵以女儿为货物,反复出卖,科苦役以示儆戒。群众听到这一判决后,无不称快,认为这个判决入情入理,十分恰当。各当事人听到这一判决,受罚者表示自己罪有应得,张柏儿封棒儿更是皆大欢喜。
这件事处理得很好,深得群众拥护,一时传为美谈,轰动了整个边区。当时的边区剧团和中国评剧院都以此案为背景,先后创作出《刘巧儿告状》《刘巧儿》等剧目公演,在宣传反对买卖婚姻提倡婚姻自主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选自《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大事记述》
向着光明前行——
茅 盾
1940年5月26日,茅盾携夫人孔德沚和孩子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此前,他在新疆支教,险遭不测。1938年,茅盾在香港居住,一边搞文学创作,一边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0月,香港失守,武汉沦陷。年底,茅盾离开香港,辗转数千里,于1939年3月到了迪化(今乌鲁木齐),任新疆学院教育系主任。不久,形势急转直下,新疆的统治者盛世才露出反共真相,迫害进步人士,压制爱国活动。茅盾苦苦熬过一年,于1940年4月,以母亲逝世为由,携家人离开新疆,逃出了盛世才的魔掌。茅盾一家过兰州,经西安,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并打算长期居住。到延安后,茅盾在“鲁艺”和边区文协讲学。他向学员讲授了《中国市民文学概论》,分析了《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三部古典文学名著。当年10月,他接到周恩来的电报,希望他到重庆工作。短短的5个月,延安军民热火朝天的战斗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象。奔赴重庆前,他把自己的两个孩子留在延安学习,女儿沈霞留在延安女子大学,儿子沈霜留在陕北公学。
到重庆后,茅盾写了《风景谈》《白杨礼赞》和《记“鲁迅艺术文学院”》等著名散文,热情讴歌延安军民的战斗生活。他在《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风景是外在的“形”,政治是内在的“神”。“形”和“神”做到了完美的结合。他把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沸腾的生活和崇高的境界如诗如画般描绘了出来,我们在阅读时,就像身临其境,感受至深。他在《风景谈》中写道:“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茅盾在《白杨礼赞》中,描写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挺拔和坚强,是树中的伟丈夫。他歌颂白杨树,就是在歌颂北方的农民,歌颂守卫自己家乡的士兵,歌颂写出新中国历史的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
茅盾用火一样的热情讴歌延安军民的生活,不是偶然的,与他一生“向着光明前行”的人生境界密切相关。
早在1921年,茅盾就在上海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就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但是1928年因为局势动乱,更因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他逃亡日本,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斗争,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做了许多有益于革命的事情。1936年2月,当茅盾获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喜讯,就与鲁迅一起致电中共中央表示热烈祝贺。他们在电文中写道:“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1940年在延安讲学时,他曾郑重地向中共中央提出申请,要求恢复自己的党籍。中共中央对他的申请做了认真研究,一致认为他当时留在党外对革命工作更为有利。茅盾服从党的决定,并把鲁迅的一份手稿留在延安,作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展览会”的珍贵展品。1981年3月14日,在他逝世前夕,又郑重地向党中央提出:“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将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同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做出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中共中央在决定中说:“1921年,沈雁冰在上海先后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
1896年7月4日,茅盾诞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这是江南一个美丽而又富庶的鱼米之乡。茅盾的父亲非常开明,茅盾读小学的时候,就阅读了许多古典文学名著,启迪了他敏捷的文思;茅盾的母亲知书达理,性格坚强,培育了他不屈不挠的人生情怀。1913年,茅盾到北京大学读预科。191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那时,他搞创作,编刊物,在革命文学道路上顽强拼搏。即使在日本期间,也手不停笔,成果丰硕。1930年,他从日本回国,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领导工作。此间,他与鲁迅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和繁忙的社会活动。长篇小说《子夜》和短篇《林家铺子》《春蚕》等传世之作,就是1932年他在上海写成的。
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茅盾与毛泽东还有一段不平常的交往和友情。1925年,茅盾和恽代英被国民党上海市党部选为代表,赴广州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茅盾就留在广州工作。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茅盾是宣传部秘书。1940年5月,茅盾一家到延安后,先在交际处暂住。有一天,毛泽东到交际处去看望茅盾,送给茅盾一本刚出版的《新民主主义论》,还在茅盾那里吃了午饭。从1925年到1940年,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两位老朋友在延安重逢,感到分外亲热。他们促膝长谈,无拘无束,从上海和延安的文艺运动,谈到中国的古典文学,还交流了对《红楼梦》的评价。毛泽东希望茅盾搬到“鲁艺”去住,殷切地对茅盾说:“鲁艺需要一面旗帜,你去当这面旗帜吧!”第二天,茅盾全家就迁往“鲁艺”所在地——延安桥儿沟。
茅盾一生辗转颠沛,在广州、武汉、长沙、香港、桂林、重庆、乌鲁木齐,乃至日本东京和京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不管在哪里,也不管时局多么艰险,他都牢记并实践“向着光明前行”这一人生信条。1946年12月,茅盾夫妇应邀到苏联访问,写了《游苏日记》《苏联见闻录》和《杂谈苏联》。1947年,再赴香港。1948年12月,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经大连、沈阳,于1949年2月抵达北平,参与全国政协的筹备工作。
建国后,茅盾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主席,并担任文化部部长,有《茅盾文集》和《茅盾全集》问世,为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骨灰安放在他的故乡乌镇,通往陵园的道路有85级台阶,寓意茅盾85年的生命历程。
茅盾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向着光明前行的一生。有人评论说:“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史上,茅盾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代文学巨匠。中国之有茅盾,犹如法国之有巴尔扎克,俄国之有托尔斯泰。”
周维新 整理
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
冼星海,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幼年时随母亲侨居马来亚谋生。1918年回国后,先后入岭南大学附中和岭南大学,酷爱音乐。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高级作曲班学习,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第一个中国考生。留法期间,他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
1935年回国后,冼星海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创作了《救国军歌》《战歌》等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夜半歌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太平天国》《日出》《复活》《大雷雨》等谱曲。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上海话剧界战时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同年10月到达武汉,不久参加了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参与主持抗战音乐工作。他深入学校、农村、厂矿,向群众教唱抗日歌曲,举办抗战歌咏活动,对动员民众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其间,他创作了《保卫卢沟桥》《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著名抗日歌曲。
1938年底,冼星海到达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3月,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成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这部作品分为《黄河颂》《保卫黄河》等9个乐章,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画面,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形象。全曲气势磅礴,将时代精神、民族气魄与大众艺术形式紧密结合,成为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公演。5月11日,在庆祝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晚会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观看了由冼星海指挥演出的《黄河大合唱》后,连声称赞。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看过演出后,于7月8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这部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音乐史诗,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的行列,奔向抗日的最前方,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在延安期间,他还创作了《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作品,以及《三八妇女节歌》《打倒汪精卫》等大量歌曲。此外,他发表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等许多音乐论文,论述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等问题。1939年6月,冼星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5月,他受党中央派遣去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临行前,毛泽东于百忙中在家中请他吃饭,为他饯行。到苏联后不久,卫国战争爆发。他因战乱和交通阻隔而难以归国。其间,他以音乐为武器,写下了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中国狂想曲》,歌颂苏联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表达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由于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致使肺病加重,1945年10月病逝于莫斯科。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选自2011年3月15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