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志驰骋晋绥

2015-10-28 11:43李敏杰谢德铭
延安文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政治委员警备大青山

李敏杰+谢德铭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国性抗战由此爆发。8月,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此后,张达志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东地区地委书记。9月,东、西地区两个地委撤销。张达志积极要求去抗日前线,投身血与火的斗争。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张达志为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第6团政治委员。

张达志离开延安时,毛泽东在凤凰山麓的窑洞里同他谈了话,勉励他到前线英勇杀敌,要讲究战术,学会打游击战。毛泽东还亲笔在麻纸上,给他写了委任状。张达志带领10余名干部,东渡黄河到达太原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周恩来和中共北方局刘少奇、彭真、杨尚昆等领导。他们分别和张达志谈话予以勉励。周恩来还特地交给他一封密信,要他亲手交给第120师师长贺龙或政治委员关向应,并给他一盒火柴,如遇上危险情况就把信烧掉。那时,张达志一行每人只有一个背包,穿得破破烂烂。周恩来便让办事处给他们每人发两块银元、一条毛毯、一套军装、一袋干粮。在太原停留期间,张达志得了疟疾,在医药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让医生给他打了两针奎宁,很快病愈。张达志甚为感动。

张达志一行赶到神池第120师师部,见到早已仰慕的贺龙。前往第120师途中,张达志染上了疥疮,每天要擦药,而后用火烤,行军难以骑马。到达第120师师部后,贺龙得知这个情况,特地派了一副担架,把张达志送到雁北警备第6团。

“雁北有三宝,莜麦、洋芋、老皮袄。”意思是说人们吃的是莜麦糊糊煮山药蛋,秋、冬身上穿的都是烂皮袄,形容那里生活非常困苦。张达志到雁北后,遵照贺龙、关向应的指示,不畏环境艰苦,不顾疾病疲劳,克服重重困难,带领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1938年2月下旬,日伪军1万余人向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发起围攻,企图压迫第120师等部西渡黄河,并威胁陕甘宁边区。3月上旬,警备第6团奉命同全师各兄弟部队一起展开了反围攻作战。3月13日,日军第26师团2000余人侵占保德后,又炮击神府河防阵地,而后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开始强渡黄河,妄图入侵陕北抗日根据地。驻河西神府地区的警备第6团一部和神府军分区部队一起沉着应战。当日本侵略军渡河至河中央时,突然下令猛烈开火,并以机动兵力袭击日军的侧背,毙伤日伪军140余人。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迫使进犯神府河防之日军撤退。接着,日伪军又纠集数千人,由朔县出发,分两路侵占神池、宁武。张达志和团长孙超群率领警备第6团主力,埋伏在马栏堡一带。日伪军仗着人多武器好,一开始就用大炮、机枪猛轰猛扫。孙超群、张达志指挥部队占领有利地形,把日伪军放进来打,距部队100米时,发起突然袭击,各种武器一齐开火,打得日伪军狼嗥鬼叫,毙伤日伪军200余人,其余仓皇逃入五寨县城。

此后,孙超群、张达志指挥警备第六团和当地游击队,对敌后交通线进行破袭,使入侵晋西北之日伪军补给困难,处境日益不利。经过一个多月战斗,警备第6团配合师主力部队共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收复宁武、神池、五寨、岢岚、保德、河曲、偏关等7座县城,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8月,孙超群、张达志奉命率警备第6团,冲破日伪军封锁线,向绥南清水河、河林、凉城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建立抗日根据地,还派出工作队在清水河、丰镇等地扩军建政。张达志和孙超群率领部队两次奔袭雁北,两次攻打厂汉营,歼灭伪蒙军骑兵部队200余人,配合李井泉支队(即大青山支队)安全北上大青山。10月8日,他们又指挥警备第六团,夜袭平绥铁路以北的沙坝车站,掩护姚喆率领的第715团一部,顺利抵达大青山地区。

1939年初,第120师主力东进冀中后,于4月在晋西北成立了新第358旅,旅长彭绍辉、政治委员罗贵波,警备第6团划归该旅建制。夏初,张达志和孙超群率领警备第6团驻右玉西山一带。这里是日伪军常来常往之地。一天晚上,部队在新店子宿营,汉奸很快报告了日伪军。当晚五更时分,四五百名日军和伪蒙军300多名乘10多辆汽车,绕过骑兵连驻地,包围了警备第6团宿营地,并以一个连的兵力埋伏在对面小山上。东方鱼肚白,特务连哨兵发现有10多个伪军在团长、政治委员宿营的窑洞上,架起机枪和小炮,战士们当即开枪射击。第1营和特务连听到枪声,迅速投入战斗。日伪军的机枪、掷弹筒四处乱打。团长、政治委员和两名警卫员同住一孔窑洞,警卫员首先冲出窑洞,占领有利地形,朝日伪军英勇反击。张达志和孙超群迅速将装衣物的小马褡往肩上一披,破窗而出,而后跳出东墙,指挥部队突围,边打边往东南方向转移,终于脱离了险境。

1940年5月,张达志调任大青山支队政治部主任。此时大青山支队已由3个骑兵营扩编为3个骑兵团。7月,李井泉调回晋西北后,由姚喆接任司令员,陈刚为参谋长。8月,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逐步建立乡、区、县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成立了绥察行政办事处,辖绥南、绥中、绥西3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张达志到达大青山支队后,即协助姚喆指挥部队破袭日军交通,袭击日军据点,开展反“清剿”斗争,以巩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张达志很重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注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领导建立起9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以后又派出一批干部组成绥东工作团,在绥东开辟根据地。到1941年,在丰镇、集宁、兴和、商都等县相继建立了区县政权和抗日群众组织,成立了绥东专员公署,同时发展了数百人的游击队。这一切,有力地推动了大青山各个地区的抗日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整个大青山的骑兵发展到3500余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也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使大青山地区和晋西北连接起来,形成了辽阔的晋绥抗日根据地,打通了东部的通道,保证了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大青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严重威胁着日军对内蒙古主要城镇的统治和交通线的安全。从1941年起,日本侵略军对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比以往规模更大、更加频繁、更加残酷的“扫荡”,并且实行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的所谓“总体战”。姚喆、张达志等率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在地方党政机关、蒙汉群众和游击队的支持配合下,开展了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日军为了对付八路军,修筑了许多碉堡式的据点,这些据点筑起高大的围墙和炮楼,还新修了简易公路。由于日军在人力、物力、财力、装备方面强于八路军,使大青山支队很难在大青山腹地活动。张达志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情况下,率领一支骑兵部队白天隐蔽,晚上行动,用避实击虚的战法,同日伪军周旋,伺机打击、消灭、分散日伪军。6月,姚喆到绥西指挥战斗,张达志便带领支队机关和直属分队来到小塔寺助民劳动,帮助群众收割莜麦。突然侦察员前来报告,有股日军正朝小塔寺扑来。张达志立即命令特务连占领山梁有利地形阻击日军。接着,他又命令骑兵第2团3连从山梁侧面迂回到日军后面。战斗打响后,日军受到前后夹击,慌忙向拐角铺溃逃。张达志指挥部队追击,毙俘日军20余名,缴获了一批军用物资。

7月1日拂晓,张达志率领机关和直属分队进驻乔麦皮沟宿营。乔麦皮沟位于陶林县西南,是个10多户人家的小村子。这天正好是“七一”党的生日,部队设法买了些猪肉改善一下生活。张达志准备在饭后给指战员上党课,讲形势,鼓舞士气。中午部队吃饭时,接到侦察员报告,陶林县伪蒙军1个大队正向乔麦皮沟前进。张达志考虑情况紧急,饭未吃完,立即带领机关和直属分队指战员占领山头,迎击伪蒙军。战斗打响后,伪蒙军用重机枪猛烈扫射。张达志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立即命令1个小分队抢占伪蒙军重机枪阵地,随后分路出击,打死打伤伪蒙军数十人,而后转移到另一个村子。正准备吃饭,又有一股日军乘汽车追来。指战员一手扛枪、一手拿饼,跑步奔赴山头占领有利地形。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加上冰雹的袭击,日军无计可施,只好乘着汽车溜走了。战士们风趣地说:“这是老天爷帮我们挫败了敌人!”

1942年9月,晋西北军区改称晋绥军区。10月,中共晋绥分局决定将绥远大青山骑兵支队和雁北(晋西北第5军分区)合并,成立塞北军分区,姚喆为司令员,高克林为政治委员,郭鹏为副司令员,张达志为副政治委员。军分区下辖3个团和1个支队。其间,日军搜罗了所有驻绥远的伪蒙军,并从华北专门调来日军两个机械化旅团,共有3万余重兵,300多辆汽车,配有飞机、大炮、坦克,对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极其残酷的大“扫荡”。八路军在大青山的部队不过2000人,日军凭借数量上超过八路军10多倍兵力的绝对优势,采取“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的战术,企图把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彻底荡平。面对强大残暴的日本侵略军,姚喆和张达志等人研究后,决定把主力转移到绥南、雁北一线,以保存实力。然后由姚喆率领少数部队,利用绥西的有利地形,坚持同日伪军作战。张达志则带领骑兵第2团,在绥中地区和日伪军兜圈子,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巧妙地和日军周旋,避实击虚,不断打击日伪军,坚守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北大门。

同年10月,日伪军兵分5路向绥中地区进攻,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企图将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一网打尽。为了保卫各族人民的利益,张达志动员并带领指战员在山沟里露营,渴了喝凉水,饿了吃野菜,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10月下旬,日伪军对张达志率领的骑兵第2团和党政机关及游击队实行“铁壁合围”。为了保存实力,张达志选择一个阴暗的夜晚,果断地带领骑兵第2团突出重围,转移到归凉县蛮汗山地区,跳到外线打击日伪军,在军事上争取了主动。绥蒙行署、绥中行署和陶林、武川县政府及所属游击队,在骑兵第2团的配合下,也在同一夜晚从日伪军炮兵阵地杀出一条血路,冲出了包围圈,转移到三道营平顶山。翌日清晨,日军的骑兵、炮兵、装甲兵一起出动,以密集队形进山搜索,堵口截击。这时,党政机关和游击队早已无影无踪。游击战士高兴地唱道:“大青山上郁葱葱,大青山上出英雄;大青山上是要塞,日军侵占是战场;游击战士出奇兵,‘铁壁合围一场空。”

经过这次反“扫荡”战斗,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军民锻炼得更加坚强了。1943年,张达志根据军分区领导决定,派出大批干部加强县大队和武工队。在各县委领导下,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普遍开展起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使党政军各方面的工作得到逐步恢复。

1944年,大青山地区日伪军兵力减少,战斗力下降。根据晋绥军区的部署,张达志协助姚喆积极组织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民,向日军发起攻势作战,开展“把敌人挤出去”的斗争,采取武工队、民兵、游击队联防,从四面八方围困日伪军的据点,进行严密封锁和冷枪射击。同时在公路上打击日伪军交通运输,截断日伪军粮弹补给。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使根据地逐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进入1945年以后,晋绥军区执行毛泽东关于“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任务,展开春夏季攻势作战。张达志协助姚喆指挥塞北军分区部队加强朔县、平鲁、绥南、绥中等地区的工作,在夏季攻势中以清水河地区为重点,继续围困王庄窝据点,相继逼退清河之敌,同时以一部兵力向朔县的利民堡、平鲁的南丈子据点进行围挤,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姚喆、张达志作为七大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指出: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任务是“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姚喆、张达志参加七大以后,根据毛泽东和朱德的指示、命令及晋绥军区的部署,于8月中旬指挥塞北军分区骑兵部队,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于大青山地区发起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继续歼灭拒降之日伪军。8月下旬,先后攻占武川、陶林县城及归绥(今呼和浩特市)以东的旗下营、白塔等车站。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选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6卷,解放军出版社,2013年。

张达志(1911—1992),陕西葭县(今佳县)人。1927年入团,1929年转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葭县区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陕北特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27军84师政治委员兼1团政治委员,红15军团第81师、78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部长,陕北独立1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陕北东地委书记,八路军120师警备6团政治委员,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塞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游击司令员,绥德军分区司令员,陕北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4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部长,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共七大代表,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十二大、十三大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2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

猜你喜欢
政治委员警备大青山
保护大青山
巍巍大青山
大青山颂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新时期企业采购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军营中的“反光镜”——记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军分区政治委员吕双平
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
南京军区召开警备工作会议
赣鄱将星耀中华:江西开国将军选辑(四)
百战不殆铁将军 文韬武略真英雄——记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