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的《g小调狂想曲Op79.NO.2》浅析

2015-10-28 23:35黄倩倩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狂想曲勃拉姆斯小调

黄倩倩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福建厦门361005)

勃拉姆斯的《g小调狂想曲Op79.NO.2》浅析

黄倩倩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福建厦门361005)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是浪漫主义時期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乐队指挥,也是德国近代最重要的浪漫派音乐家之一。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评论家曾将《狂想曲》(Op.79)评价成最能反映勃拉姆斯艺术风格、个性特征以及最受欢迎的名曲。本文从Op.79.NO.2《g小调狂想曲》为切入点,从创作风格、演奏技法等方面着手对该作品进行探究,希望能借此更好地理解、演绎这部作品。

勃拉姆斯;结构;含蓄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音乐文化中的一位杰出代表,是浪漫主义的新古典主义者。他推崇巴赫的复调思维,崇尚贝多芬的创作精神,吸纳浪漫主义的审美理念,追随舒曼的音乐表达方式,用古典主义的旧瓶,装浪漫主义的新酒,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形式严谨、内容含蓄却又充满理性。在创作技法上,他力图遵循古典传统,希望能够以古典大师的传统表现出新的事物。而在情感上,他热爱民族文化、注重感情,是个浪漫主义者。种种因素使得他成为德国古典作曲家的“最后一人”。

一、背景介绍及作品概况

19世纪风云变幻、社会动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和欧洲封建王朝的复辟,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思想受到质疑;勃拉姆斯内向孤僻、悲观情绪不稳的性格特征,再加上他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处于极度矛盾的双重性格中,这在他可以在同一时期写出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等截然不同风格的作品中可以体现出来。矛盾的性格特征使得他所创作的作品也染上了晦暗不明的色彩。

作品Op79《狂想曲》包含g小调和b小调两部分,是勃拉姆斯在1879年为其好友伊丽莎白而创作的,是勃拉姆斯的代表作。评论家评论其为最能反映勃拉姆斯艺术风格、个性特征及最受欢迎的名曲。勃拉姆斯的双重性格特征在这首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奏法分析

这首作品并不具有一般狂想曲所采用的曲式特征——随性而至,曲式结构自由,而是在体裁上采用A-B-A三部性原则,结构严谨。

1.呈示部(1-32小节)

主部(1-8)g小调。主部主题乐句,三个声部,,热情激昂。高声部旋律由四分音符组成,左右手交替完成。中声部为一连串三连音。低声部由八度和弦构成,厚实有力。这里要注意高声部左右手交替时旋律的连贯性。

连接(9-13)主题乐句,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转入大调色彩。由柱式和弦构成,三连音的节奏错位对位使得音乐更为热情洋溢。左右手的连贯交替交替及音色的饱满集中性更应引起重视。

副部(14-20)低声部旋律改为分解琶音进行,使得音乐更为流动,温和柔情之中又蕴含着无奈的痛楚与哀愁。中高声部似相互呼应,应答式进行。音乐柔和抒情,与连接部形成鲜明对比。三声部的进行应演奏得准确清晰,突出高声部旋律的同时,低声部的流动推进、中声部的补充呼应也显得格外重要。

结束部(21-32)旋律变为低声部,中声部平稳发展,高声部要相应地突出。转到d小调上,音乐从低音区开始,后音区逐渐上升、低声部旋律节奏不断加强,激情不断加强,在结尾处达到高潮。这段音乐给人以紧张不安的感觉,深沉的思绪不断地酝酿,作者焦虑不安的心情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2.展开部(33-53小节)

A’段由主部主题材料(33-40)和十三个小节(41-53)模进而组成。C’段(54-64)在b小调上展开结束部主题材料。最后一部分(65-85)由呈示部主部主题中旋律与呈示部结束部中三连音音型合成而来,要采用轻力度进行演奏,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整个展开部在转调的地方也可有所停留,给人清晰明显的调式色彩变化。

3.再现部(86-116小节)

主部主题原样再现,副部在g小调再现。

4.尾声(116-123)

展开部作最后连接,乐曲逐渐趋于平淡,为最后爆发性的两个和弦作铺垫。以突强的两个和弦结束全曲。结尾处更应注重和弦的饱满度及手指力度的集中性。

三、结语

勃拉姆斯《g小调狂想曲Op79.NO.2》隐忍中带有激情的星火,理智中又不失感性。充分表现了作曲家内心的痛苦与冲动、隐忍与克制,反映了作曲家如同暴风骤雨般剧烈的内心冲突与斗争。特别是最后的两个和弦,气势磅礴,似乎给作曲家带来了光明,又似是作曲家不甘的怒吼与抗议。整首作品将不安焦虑、控诉哀怨的情感都交织在一起。

勃拉姆斯坚守着古典主义,他的音乐作品没有浪漫主义音乐那样过分追求形式以及对情感的放纵。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追求结构均衡,他的音乐作品外表上表现出古典主义,风格上呈现出浪漫主义。他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冲破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成为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中最后一个古典主义音乐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许丽雯.你不可不知道的音乐大师及其名作[M].海口:南海出版社, 2005.

J624.1

A

1005-5312(2015)20-0092-01

猜你喜欢
狂想曲勃拉姆斯小调
空降战车狂想曲
罗罗布的狂想曲
著名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设计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小狗狂想曲
五河小调
秋日狂想曲
伟大的音乐家勃拉姆斯
小调[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