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从设计角度看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及成因
王树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风俗文化大发展的时期,经济繁荣、政权统一、生活安定、内外交流频繁、佛道两教兴盛以及科举制度的建立,酿就了唐代风俗鲜明的时代风格,开放、奢侈、胡化、务实,是此时期的主要特点。本文旨在从唐代居民生化的设计角度分析唐代风俗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成因。
唐代;设计;文化包容性
唐文化,与魏晋南北朝以来汉族传统的封建文化一脉相承。魏晋时期思想大解放,为隋唐文化的发展拓宽了广大的空间,其实“高门子弟,耻其非伦”,“公卿士大夫罕通经业”①,“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②,“指礼法为留俗”成为时尚。儒学面临全面的衰落。此般不幸境况,不仅为佛教的输入,道教、玄学的兴盛耕耘出一片自由的天空,而且造就了这一时期的士人思想空前活跃。宗白华先生认为,“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③。正是在这种文化精神的驱动下,隋唐进入了一个气度恢弘、文化氛围浓烈而又自由奔放的时代。
从文献与考古资料中所看到的隋唐已经专门化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和作坊就有:采铁、冶铁、冶复、制削、制针、采银、铸铜器、铸镜、烧瓷、烧陶、烧砖瓦、制砚、雕版印刷、漆器、玉作、印染、制衣、造纸、造船等等五十多种,其数目种类远超汉代。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瓷器烧造、金银作、服饰这几个部门。
瓷作风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烧造地主要是在江南,其品类、器类、纹饰也都比较简单。到了隋唐,由于统治者屡次下令禁铸铜器,以及社会上饮茶风气的盛行,人们对于瓷器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这时期瓷窑已经遍及黄河中下游以及整个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并涌现了一批名窑,如越窑、邢窑、鼎窑以及长沙窑等;金银作风俗:由于唐代的统治阶级中间有虚道人信奉道教,他们深信炼丹术士们关于用金银“杂之他药,徐烧三年可以飞仙;为食器可以避毒;以为玩用,可以辟邪”④的说法,对金银器的需求从一般装饰物件扩大到日用器皿,而且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使唐代金银器的制作,特别是金银器皿的制作空前发展;服饰风俗:汉族的服饰风俗经过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汉融合、南北交流和时代变迁,到了隋唐时期,在服装上面,形成了着圆领袍、裹幞头、穿长靴的一般形式。腰带的形式,也由带钩改为带扣;女服的基本构成事上衫下裙,女饰则可用浓妆艳抹概之,反映了多姿丰腴的审美观。总体呈现等级森严、胡汉融汇、花式丰繁、崇尚时髦等四个方面。
1.物质文化发达。由于耕地面积的扩大,新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唐朝政府对于手工工匠的人身控制以及对手工业和商业的控制也有所放松,允许私人开采各种资源和从事各项手工业生产。国家所需要的物资有时也向私人收购。这样一来,大大刺激了各种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来就带动了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2.南北文化交汇。经过长期的社会动荡,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运动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南北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并且完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交流。唐文化大抵是以两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文化复合体。两京特别是长安,是唐代的文化中心,是士子应试、朝颁大典、接待外宾、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所在地,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云集于此,创造着代表时代文化发展最高层次水平的“精英文化”。在“大一统”的政治及“精英文化”的影响下,与“精英文化”相对应的民间民俗文化也呈现出南北互相渗透、融合的局面。
3.对外交流频繁。隋唐是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朝代。这次民族大融合不仅使许多少数民族集聚到一个民族大家庭中,也是汉族文化自身受到了改造。由于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加上“魄力究竟宏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⑤,在对外交往时和很少顾忌。在这些交往中,唐不仅把自己的先进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也从其他国家那里借鉴和吸收了许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新鲜事物。
4.宗教文化兴盛。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外来佛教也通过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交流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儒家一统天下的态势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儒释道三教鼎力的格局。在这样的历史大趋势下,欲融合南北、振兴中华的隋唐两朝的众多帝王就不能不因势利导,采取三教并行不悖的思想文化政策。于是佛道两教皆进入了鼎盛时期。
唐代风俗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看,经历了一个由放而收的时间历程的同时,由于其演变较少受到传统儒家礼教的束缚,流向更为自然、顺畅、随意。成为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风流、浪漫与自信的时代。
注释:
①《南史·儒林外传》
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③宗白华:《美学与意境》,第183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〇八《刘四元》.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刘昀.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G 122
A
1005-5312(2015)20-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