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希腊近代小说《女杀手》中的犯罪心理描写分析
王群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希腊作家亚历山大·帕帕蒂亚曼迪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述了希腊小岛上的寡妇哈朵拉连续杀害四个女孩的犯罪心理发展历程。贫穷和愚昧是哈朵拉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当时希腊的社会坏境和风俗也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希腊小说;犯罪心理;社会风俗;妇女地位
希腊作家亚历山大·帕帕蒂亚曼迪斯(1851-1911年)是希腊短篇小说的奠基者,他在代表作《女杀手》中用生动的犯罪心理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希腊近代社会的风俗陋习和制度弊端给妇女带来的压迫。国内对于希腊近现代小说的研究极少,本文将通过犯罪行为生成机制的三阶段论①来分析女主人公哈朵拉连续杀害四个小女孩的犯罪心理演变。
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哈朵拉第一次犯罪前的心理变化,并利用倒叙的手法在中间穿插了她对过往生活的回忆,让读者了解了哈朵拉的童年和家庭,为她后来犯罪心理的形成做了铺垫。
(一)犯罪意图生成阶段
引起犯罪意图的直接原因是犯罪人的需要(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到成长性需要)没得到满足。②《女杀手》中哈朵拉犯罪的直接和根本原因是贫穷,即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家庭贫穷的重要原因就是希腊当时的社会毒瘤——嫁妆习俗。根据习俗,父母必须为女儿准备嫁妆,嫁妆是女儿婚后家庭经济的基础,而没有嫁妆的女孩可能终身都没法嫁人,因此女孩对贫穷家庭来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一份体面的嫁妆包括现金、房子、田地、葡萄园、橄榄园、新婚夫妇的衣服及各种居家日用品。哈朵拉贫穷吝啬的父母只给她一间偏僻破旧的小木屋和一小块田地,因此她婚后家庭经济困难,经常受到婆家人的嘲讽和欺负。哈朵拉给自己的大女儿准备好嫁妆后,家庭更加拮据,以致二女儿因为没有嫁妆而迟迟嫁不出去,更别说还有三女儿这个“家庭负担”。相反,镇长的独生女儿阿梅莎一个人住在宽敞的豪华大房子里,过着富裕的生活。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根本没有准备嫁妆的负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哈朵拉自然而然地将贫富差距和家庭不幸归咎于出生的女孩,对于生病的小女孩她更是抱着“从来都不希望这些女孩继续活下去”的想法。
与此同时,人格缺陷是生成犯罪意图的基础,犯罪行为能反映出犯罪人的人格缺陷。哈朵拉的家庭成长环境导致了她的人格缺陷,并直接影响了她犯罪心理的产生。哈朵拉的母亲重男轻女,从未给过她真正的关爱。相应地,哈朵拉对自己的女儿也非常冷淡,对外孙女就更是冷漠:“这个小东西,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既折磨自己又折磨别人呢?”③哈朵拉对自己的儿子穆罗斯倒是非常疼爱。即便后来凶狠的穆罗斯拿刀要杀她,还用刀捅伤了她的二女儿,她依然帮他儿子躲避警察的追捕。哈朵拉从小就不断偷自己父母的钱,这间接暗示了哈朵拉的犯罪倾向。此外哈朵拉母亲年轻时犯罪后逃进深山躲避警察,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哈朵拉在某种程度上无视法律的存在,并且在她犯罪后也效仿母亲躲进深山,企图逃避法律的惩罚。
此外社会环境和外部诱因也是犯罪意图形成的重要因素。哈朵拉是性格坚强的赤脚医生,采集药草,为人治病;是杰出的家庭主妇,织布种田给人干活。然而作者仍旧用一系列“服侍”、“奴仆”、“女佣”等词来描绘哈朵拉,因为当时希腊贫困家庭的女性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哈朵拉发现自己自出生以来就一直是别人的奴隶:童年时她是父母的奴隶,结婚后她是丈夫的奴隶,生孩子后她是孩子的奴隶,孩子的孩子出生后她就是孙子孙女的奴隶。希腊当时的社会还盛行重男轻女的思想,很多妇女向哈朵拉求“生子草”,因为女孩不能带来大的经济收入,反而为其准备嫁妆会让一个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哈朵拉看到病逝的女孩被安葬在美丽得像天堂的墓园,是促使她犯罪动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外部诱因。她开始认为死亡对年轻女孩及其家庭来说是解脱,她应该做“善事”,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天使们引领女孩们走进“天堂”。至此,哈朵拉杀害女孩的犯罪意图已经生成。
(二)犯罪决意生成阶段
当犯罪意图与具体的犯罪手段或侵害目标相结合,犯罪主体经过内心冲突后下定决心事实犯罪时,犯罪意图就转化成了犯罪决意。小说的开篇场景就是哈朵拉连续十几天不眠不休地照顾刚出生且因生病而啼哭不停的小外孙女,疲惫不堪的她不停咒骂到:“喂,再哭,再哭,再哭我就把你掐死!”④此时哈朵拉变得越来越狂躁不安,在她杀害女孩的犯罪意图形成时,她便将第一个目标锁定在了外孙女身上。在后面两次犯罪中,哈朵拉同样锁定了年龄偏小的女孩(一对姐妹和一个女婴)作为杀害对象。在侵害目标的选择上,年龄小的女孩没有反抗能力,便于犯罪行为的实施;在犯罪手段上,三次犯罪哈朵拉分别选择了掐死和淹死女孩,且都选在无他人之时,使得杀害行为得以快速进行且不易被人察觉。至此哈朵拉的犯罪决意生成。
(三)犯罪动机外化阶段
犯罪决意形成后,如犯罪人认为犯罪所得将大于所失,那犯罪意识会更加清晰,促使行为人将犯罪动机外化为具体的犯罪行为。哈朵拉本来不太在意法律的约束,而她对神的正义有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她杀死女孩是帮助上帝和天使拯救女孩和她们的家庭。因此哈朵拉在睡眠不足造成的“精神恍惚”中依然决绝地犯下了第一宗杀人罪,掐死了自己的外孙女。
虽然警察判定女婴是自然死亡,但“从那天起哈朵拉过着内疚、焦虑和煎熬的日子⑤”。最后她决定借进山采药的机会去偏僻废弃的圣乔治教堂,那里专供人忏悔不能言说的秘密。她在那里向圣乔治祈祷:“啊,圣乔治,如果我做得是对的,那就请您在今天给我神谕,证明我所做的是造福于人的事吧!”⑥她下山时偶然看到两个小女孩在井边玩耍,认为“这就是圣乔治给我的神谕!他昭示我来帮助这家人摆脱女孩将带来的苦难!⑦”,所以这次她毫不犹豫地将两个女孩推进了井里。第二宗杀人罪已经让哈朵拉的心理完全扭曲。
在警察的追捕下,哈朵拉慌乱地逃进山里,碰到了牧羊人请她去看病。当哈朵拉看到牧羊人破败的家,看到他四个女儿和一直没嫁出去的妹妹,她再次生出女孩就是灾星的想法。这一次她熟练果断地掐死了牧羊人才出生两天的女儿并逃走了。至此,哈朵拉直接杀死了四个女孩,变成了一个冷酷的女孩杀手。
(四)犯罪后的心理描写
三次犯罪后,哈朵拉白天躲避警察的搜捕,晚上睡在山洞里不断做各种噩梦,作者进行了很精彩的梦魇描述:梦到小时候父亲夸奖她种的菜,她高兴地要把四颗卷心菜拿给父亲看,没想到四颗卷心菜变成了四颗小女孩的头;梦到吝啬的母亲破天荒地给了她几颗银币,她边哼着歌边数钱时发现银币上的肖像变成了四个小女孩的脸;梦到同村人家里的那口井,从井里传出小女孩喊着“女凶手”“女凶手”的尖利声音;梦到四个脸色死灰的女孩围在她身边,双手抱着她拉着她的衣服,叫着:“妈妈,你才是我们的妈妈。抱抱我们,摸摸我们,亲亲我们啊!”⑧这些梦境反映出哈朵拉犯罪后的心理和内心渴望。童年的她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可是她没有得到,于是她也吝于对自己的女儿展现母爱。虽然哈朵拉笃信是上帝昭示她去“解救”女孩,但这些梦魇则显示她也怀疑这种行为的正义性。哈朵拉没有反抗给她带来痛苦的嫁妆习俗,反而把将嫁妆习俗的受害者——女孩们当作侵害目标;她藐视警察和法律的制裁,反而害怕鬼魂等神秘力量的惩罚,这些都揭示了以哈朵拉为代表的底层妇女的愚昧。
在一个疲于奔命的早上,哈朵拉迎着晨曦倾听着修道院的敲钟声,顿悟那里才是能揭示“真理”和评判“正义”的地方,决定要去那接受神的审判。至此哈朵拉的犯罪心理发展已经结束了,她最终受不了道德感和噩梦的折磨,选择回归宗教,回归信仰。小说的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当哈朵拉走上通往教堂的海滩时,警察也追赶到了那里。警察朝她射枪,但没有打中。浪潮涌过来,将哈朵拉淹没了,她没来得及赶到教堂,以她淹死小女孩的方式,死在了神和世俗的审判之间。⑨
在这部描写女性心理的小说中,作者非常成功地消除了男性视角的痕迹,将自己的思想巧妙自然地隐藏在女主人公的自我独白中。他通过塑造哈朵拉这样一个典型的希腊农村妇女形象,表达自己对社会地位低下的希腊妇女的同情和对嫁妆习俗的鞭挞。哈朵拉用杀害小女孩的偏激方式反抗嫁妆习俗和社会的不公平,作者借她揭示了贫穷愚昧使得人们思想受到局限,没有办法找到人生的正义和真理。这也是哈朵拉死在神和世俗的审判之间的真正原因。《女杀手》因其现实主义的表达手法和深刻的犯罪心理描写,成为希腊近代小说史上的杰作之一。
注释:
①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J].河北法学,2004(01).
②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39.
③④⑤⑥⑦⑧亚历山大·帕帕迪亚曼迪斯.女杀手[M].雅典:雅典娜出版社,1979:1,21,57,62,65,92.
⑨里诺斯·波利迪斯.希腊文学史[M].雅典:国家发展出版社,1985:134.
I546.074
A
1005-5312(2015)32-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