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涵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纪录片之“记录”
——对纪录片“纪实性”和“艺术性”的问题探讨
梅小涵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纪录片的作用是记录现实,即纪录片具有纪实性。在实际创作中,如何正确理解纪录片的纪实性,如何良好处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这也是我们理论和实践中一直都在探讨的话题。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纪录片拍摄存在问题的分析,对纪录片的“纪实性”和“艺术性”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记录;纪录片;纪实性;艺术性
谢尔盖·爱森斯坦说:“对于我来说一部电影使用什么手段,它是一部表演出来的故事片还是一部纪录片,不重要。一部好电影要表现真理,而不是事实。这表明纪录片的纪实性不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片面的记录,而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有条理、有目的、有重点的表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社会情感和美学追求。”①纪录片具有纪实性、真实性、艺术性等特性。纪录片运用艺术手段真实记录客观生活从而引起受众共鸣,进而引发受众的思考。纪录片的真实是纪录片的核心。这说明纪录片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集中记录生活的典型,当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仍能留下供后人参考沉思的依据。
纪实性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其创作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的讲述与记录。是集中再现生活。但是作为艺术作品,它不可避免的具有精神产品的特性,即艺术性。艺术性是相对于纪实性提出的,具有主观性。艺术性隐藏域纪实性中,但是不可或缺,一部优秀的作品必须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也就是主观情感与客观实际的结合。
我国纪录片在纪实性与艺术性处理上的问题:
“纪录片的真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纪录片的素材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中的而不是编造的故事。②近年来,纪录片从重视真实性、纪实性逐渐发展到重视情节的故事化,故事化通俗来说就是“讲故事”。主要因为故事化的纪录片更能吸引观众,更有感染力。例如最近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其中故事化的讲述使得观众在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了解到美食食材的来源及其在生活中的故事,是生理和精神的双重满足。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在这一趋势的冲击之下,纪录片的纪实性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为了追求戏剧冲突,提高纪录片的可看性而过度的使纪录片“故事化”反而将纪实性的本质居于其后,甚至是忽略纪实性的作用。
北京大学传播学教授钱力曾提出过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的相关理论,“纪录片可分为三部分:一、单纯的记录客观生活;二、能通过纪录片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三、在让受众受到感染的同时引起心理上的共鸣;”③对一件事物的感觉和感受来源于对其内容与形式的理解和关注,好的纪录片具备动人的故事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自然会掀起观众情感的波澜,引起观众的共鸣。如《袁隆平》等大型文献纪录片,它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优秀科学家的生活故事,能够感染受众。
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化使得大批“流水账”似地纪录片浮现,不仅滥用了故事化纪录片的优势而且罔顾了纪录片的纪实性本质及其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新时代需要的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纪录片,而不是“日记”式纪录片。
“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尽管长期以来受到了大量的质疑和攻讦,但是事实胜于雄辩,随着这一手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纪录片创作中,真实再现这一手段的优势日益凸现出来,更多的业内人士渐渐接受了这一手段的存在,并肯定了它的价值。
现在,纪录片的拍摄艺术化和再现真实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所谓“真实再现”,就是利用主观镜头、光影、声音、场景模拟、演员表演等多种表现手法,再现往事真实,用扮演的方式,引领受众去了解理论真实的历史事实,从而实现纪录片追求真实性的理想。同样这些创新的表现手法虽然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段,提高了创作空间,但是,过度的使用或使用不当都导致了部分纪录片舍本取末,忽略了本质而去追求表面现象的精彩。
“真实再现”其重现历史,丰富素材论据,增强叙述张力,提高艺术发展空间等方面的作用是有巨大潜力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也有他明显的缺点,比如它在丰富纪录片内容的同时也使得纪录片浮夸、华丽不实,与现实生活脱离,出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法。这也是这一手法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
“真实再现”在本质上是对纪录片艺术性的发展,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创作者对纪录片的掌控力,是人类艺术理论的发展和突破,但是,纪录片只有在纪实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高峰。而纪实性和艺术性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比重过大必然导致另一端翘起,最终引起天平失衡,也就是导致纪录片的失败。因此,真实再现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必须结合纪实性的发展和应用,两者齐头并进才能双赢。
注释:
①谢尔盖·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②格里尔逊.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③钱力.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J952
A
1005-5312(2015)32-0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