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至晖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论大学校园识别系统的重要性
黎至晖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使得国内的高等教育、校园建设也越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出现极力求扩张、讲规模、求气势,在各高校发展的同时也冲击了原有的校园文化、文脉,影响了高校的标识系统的设计和发展。而校园的标识系统是校园环境、文化、文脉的主要构成要素。它影响到大学校园的整体形象的塑造和大学往后发展的重要趋势。
校园;标识系统;发展趋势
大学校园标识系统指:一是标识系统是校园的一个公共信息系统,用视觉传达的方式高效完整的传播校园的文化文脉和环境。二是校园识别系统是校园环境文化文脉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是将大学校园的精神与理念完美结合的展现,从而使学校进一步积累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校对外的形象和影响力。
(一)大学校园的总平面图的设计
校园总平面图非常重要,它会让一个陌生人可以得知校园的整体空间认知。早期学校都门口基本上没有校园平面图,使的新生到学校后问路、迷路,学校安排人力在门口接待,这样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也使新生来校后多学校认识也变得不是那么的向往。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设立总平面图,将平面图加入一些比较标志性的建筑和景观,会帮助读者快速有效的得到校园的空间布局。
当新生来到大学校园时,他可以通过校园门口的总平面图和地图上面标志性建筑和景观,确定他要去的方向和距离,然后自己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不过仅仅是一张总平面图还是不够的,我们会在校园内转角、大型广场、图书馆等设立同样的平面图和校园的模型,使新生能够更好的得到学校的空和确立自己目的地的方向。
(二)大学校园的文化标识系统的设计
要设计出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校园文化文脉,发掘校园内涵。校园文化是整个校园标志系统的灵魂,只有充分发展校园文化的内涵,才能保证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针对单一的校园设计,拥有体现本校特色。才能使校园内部和外界得到了解、欣赏。校园标识系统属于校园文化形象的一部分,需要考虑很多关于校园文化生活的特性。现代中国高校有许多外国的留学生,属于国际交流中心的发源点,然而许多校园里面的导向标牌都不是用双语的,从而使外国留学生毫无头绪的寻找目的地,等找到也许会花很长时间。有人说他可以问路人啊,但国人中又有多少人能用英语正常流利的交流呢?所以说我们在对于校园的发展中就应该科学的发展校园标识系统,让校园不仅是从知识的理性发展,还有从关心感性中发展。
校园文化标识系统中也要注重色彩的运用。在色彩心理中,不同的色彩会给人的视觉器官带来不同的美感。不同的学校的标识牌在色彩上应该考虑到校园建筑、景观的协调,在标识的图形设计中也要考虑到人们在运动中,速度对标识牌的识别的认知。在材料的运用上,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校园对外的整体形象,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从而来保证校园标识系统的美观和实用性。在标识牌的规格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可以使它成为校园景观的小品,但必须能够使人们很容易的寻找到它并理解它。让校园标牌融入校园,形成另一种校园文化风格。
进入二十世纪,中国的大学教育不断发展,以往的大学由传统的单纯教学场所转向集体教学、学术交流、生活、休闲、旅游等一个教学社区,当前大学在盲目的发展中人们忽视了校园环境标识系统的重要性。只单一发展学校一方面的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应该讲学校环境空间、文化文脉、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双轨制”——一方面发展学校教育文化文脉,一方面校园标识系统视觉形象设计,与心理理论相结合。进而使大学校园能够科学、合理的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其校内人得到认知,校外人也能很容易的认知。
当我们在设计学校标识系统设计前,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其本校的历史文化文脉、学校环境、交通道路、教学楼、行政楼、学生活动场所等一些学校内部空间布局。凯文·林奇说过:那些第一眼便能确认并形成联系的物体,并不是因为对它的熟悉,而是因为它符号观察者头脑中早已形成的模式。这就是标识系统中的视觉系统的力量,它能够突出大学的整体形象,显现学校的文化文脉,使其具有属于本校特征的校园的文化形象。校园标识系统使信息能够准确无误的传达给人们,使学校能够得到系统化、规范化和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在高等教育中虽然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结果却不是很好,因为我们只是单方面的发展教育方面,从而无视了另一个校园标识的文化。所以我们应该运用“双轨制”,将教育和标识系统共同发展。让大学校园不仅具有深厚的校园文化教育,还具有让人简易认知的校园标识系统文化。其次才是良好的功能和设施,满足校园标识使用者的要求。这样将教育文化和标识系统设计艺术结合,生产出浓厚的校园文化、完美的造型、新颖的设计外观、卓越的使用性,使学校能够得到系统化、规范化和个性化发展。这才是真正校园的完美发展。
[1]凯文·林奇(美),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约翰·安德森,秦裕林(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TP391.4
A
1005-5312(2015)26-02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