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
(井冈山大学附属艺术学校,江西吉安343000)
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探析
肖娟
(井冈山大学附属艺术学校,江西吉安343000)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给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首先对民族民间舞蹈做了整体概述,然后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民族民间舞蹈;现状;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多元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它是一种动态的、可视的、非物质的“活文物。”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民族民间舞蹈怎样能够更好的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创新发展呢?这是每位舞蹈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民族民间舞蹈概念的认识,是我们发展当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理论基础。不同的学者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确切含义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我们可以融合各方的观点于一体,依据中国文化精神与文化源流来对民族民间舞蹈概念作个笼统的解释。所谓民族民间舞蹈,指的是在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是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的地域环境、一定的人类种群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在民族文化艺术上的反映。因此,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的日常劳动和生活,是人民群众自导自演的群众性舞蹈活动,其属于集体舞系列,舞蹈动作也是多种多样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如苗族的芦笙与“芦笙舞”的历史源远流长,苗家人认为它是本民族的始祖母创造出来的,芦笙象征苗家人的母亲,芦笙发出的声音也是母亲的声音;彝族的“老虎笙”、“左脚舞”,以最质朴的舞蹈形态表达彝族人对母亲和祖先的亲情;傣族的“孔雀舞”、“鱼舞”传递的是傣族百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质朴的宇宙观;壮族的《纸马舞》源于壮族女子保家卫国,毅然为国捐躯的历史真实;汉族舞蹈中的东北秧歌舞蹈可以追溯到古代耕田劳作的劳动生活中,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消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
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舞蹈市场呈现出了一片繁荣,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经济与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来势汹涌的外国文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冲击给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民族民间舞蹈在外来文化的冲击过程中开始消亡、衰退或被同化。现在很多舞蹈打着民族民间舞的名义,却完全没有民族民间舞的内涵,己完全不具备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要想象以往那样固守本地域的发展范围已经越来越艰难。例如,我们曾经在电视上十分熟悉的“水鼓舞”,如今因为当地经济长期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在身边汉族、傣族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黯然失色。现在,我们再去云南,就很难在看到原汁原味的水鼓表演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普遍受游客欢迎的傣族的象脚鼓。
(一)继承“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
要发展创新就必须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所谓继承,就是要去深刻感悟不同民族的传统舞蹈动作之中或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属性、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规范等核心理念。所谓民族性,即是民族特定特有的生存、生活、生产、生育等行为、思维方式下形成的身体文化方式的表达。舞蹈的民族性是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灵魂,也是民族思想感情和民族精神的凝聚和表现。在一个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没有浓郁鲜明的民族特征是很难谈到改革创新的。如新疆维吾尔族舞蹈,浓郁鲜明的民族舞蹈特征就是脖子快速横移扭动,快速旋转,下腰,步伐三步一踢再加上眼睛身体向上“挑”的律动,这些叠加起来,构成今天我们欣赏学习的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舞蹈特点,即使演员穿上美丽的新疆维吾尔族服装,音乐是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那么舞蹈起来也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好像是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又好像不是。这样就容易形成舞蹈风格和民族特性的混淆。
(二)创新舞蹈编排思想和方法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既要看到它有继承的一面,也应该看到它的发展流动的一面,我们既不能保守僵化,也不能不伦不类。舞蹈作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如果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然满足不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我们力求民族民间传统舞蹈要具有时代性,就是要使民族舞蹈的创新更能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同时,舞蹈艺术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外国的舞蹈经验对我们的启示和促进。借鉴的目的不是代替民族传统,而是丰富我们的舞蹈文化,洋为中用,建立新的形式。如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剪纸姑娘》、《扇骨》、《掀起你的盖头来》、《茶倌》等,以强烈的民族性与时代感被当代观众所接受,之所以这样,是作者在牢牢掌握民族精神性格的基础上,大胆吸取先进的外来技术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三)做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教学工作
学校是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最好阵地,为其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提供了良好环境。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我们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应该尽快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使得民族
民间舞蹈教学能够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开展丰富多样的舞蹈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体现出他们的创作意识与个性风格,从而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和舞蹈风格进行强有力的弘扬。同时,我们让学生仅仅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让他们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来源,让他们体会到更深的动作内涵。舞蹈教师还应该把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讲解给学生听,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来进行剖析,努力提高课堂舞蹈教学中的层次性,让学生能够汲取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来实现现代舞蹈的创新。同时,我们应当提醒学校在编写相关教材的时候,要使教材具有“传承性”的特点。而我们在使用这些教材的时候,应当透过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在研究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来剖析民族民间舞蹈的各项特点,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感受该民族民间舞蹈的各项规律,从而达到在学校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目的。
总之,民族民间舞蹈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相适应,积极融入各种现代化的文化和外来文化,实现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让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中真正得到传承。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孙婕.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02).
J722.2
A
1005-5312(2015)26-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