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捷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二0二医院内科,内蒙古包头 014035
目前,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慢性心律失常发病率的上升,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中的使用越发广泛。植入人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作为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等疾病,具有安装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等特点[1]。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但是并发症仍然难以避免。为研究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和防治方案,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2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提出科学有效的防范方案,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82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8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在 52~84 岁之间,平均年龄(69.84±8.42)岁。 疾病类型:II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3例,病态窦房街综合征34例,病态窦房街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或长间歇(>3 s)8例。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左或右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操作后,穿刺患者的右或左锁骨下静脉插入电极。电极植入成功后,使用沙袋加压,包扎局部切口。术后患肢制动72 h,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访1次;半年后,每3个月随访1次。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叮嘱患者加强日常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来医院复查,发现不适及时就医。
82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电极导线脱位1例,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气胸1例,囊袋血肿或感染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8.54%。并发症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起搏暂停,发热、咳嗽、手术侧手臂肿胀且伴有轻微疼痛等。
从该次临床研究分析的结果上看,82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8.54%,感染和囊袋血肿是最为常见也是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有报道指出,感染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生率在2%~19%[2]。造成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造成患者的创口感染;导线插入困难,手术持续时间长;术后囊袋有积血现象,滋生细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皮下组织薄,导致囊袋破损而引发感染[3-4]。该组实验研究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囊袋血肿和感染现象,1例患者为急性期感染,1例患者于手术切口愈合4个月后出现感染。给予两组患者抗生素治疗,局部清创及拔出整个起搏器系统。取出起搏器后,感染局部使用碘伏、双氧水反复冲洗囊袋,留置碘伏纱布引流,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定期换药,整个换药过程坚持无菌操作[5]。2例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感染症状有明显改善,待感染症状得到控制后,在无菌操作中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原囊袋。起搏器功能良好,尚未发现其他并发症。
对于感染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曾经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尽最大的可能保住心脏起搏器,减少二次植入操作;一种是尽早拔出整个起搏系统,再进行抗感染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第二种处理方法的优越性逐渐凸显。患者之所以出现感染症状,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植入操作不当,最直接的就是在起搏器植入手术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从而导致植入部位细菌或真菌滋生,从而诱发感染。从某种程度上讲,感染患者的起搏器周围存在着大量细菌,如果不能及时拔出起搏器,就有再感染的风险,不但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也会损害患者的其他身体组织[6]。因此,临床主张应尽早拔除整个起搏系统,拔除整个起搏系统可降低再感染的发生率,尽可能降低对患者的伤害[7-9]。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临床的使用越发广泛,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肌病、晚期心力衰竭等;具有植入简单、疗效稳定、手术创口小等优点[10]。临床医务工作者需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定,加强对患者的术后观察和健康教育,最大程度的降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起搏器的使用水平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1]俞章平,余晗俏,梁亚非,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0):2309-2311.
[2]张真真,吕营辉,付翠翠.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4):741,744.
[3]邓婷婷,申强,包忠武,等.起搏器植入术后规范化随访管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5(3):375-376.
[4]谢凤,尹鲁强,何桂荣,等.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短期随访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5(8):1134-1136.
[5]肖凤琴,孙俊娟,严文娟,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12-14.
[6]程云章,罗文香,黄芳芳.基于FMEA的心脏起搏器系统风险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4(2):104-108.
[7]石兆云.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及长期随访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03-405.
[8]王雨锋,陈阿娣,孙纪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33例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2):1981-1984.
[9]毛海云.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3):52-54.
[10]王素珍,范晓丽.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5):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