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昕,王笑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产业经济】
我国海洋产业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赵昕,王笑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在分析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和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对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影响程度,研究我国海洋三次产业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根据实证结果,分析海洋产业间形成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对于改善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具有现实意义。
非对称效应;VAR模型;货币政策;海洋产业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陆地资源的短缺以及开发空间的缩小,海洋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海洋国土面积为299.7万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大。根据《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59 936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在海洋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各个海洋主要产业的发展并不均衡。
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近年来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历年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且绝大部分年份不低于同期GDP增长率。由于2003年受非典影响,以及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略低于同期GDP增长率;另一方面,我国海洋产业的增长率尚不稳定。说明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程度仍不够充分,可供挖掘的潜力和空间仍然较大。而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当局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货币政策在当今社会的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谈及货币政策的效应,人们往往探讨的是货币政策的总量作用,而忽略了同一货币政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的差异性。所以本文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海洋产业间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以期改善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
1.1海洋产业的分类
海洋产业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目前主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部门海洋产业结构分类、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分类以及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本文主要基于《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划分的海洋三次产业,研究我国海洋经济的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具体见表1。
表1 我国海洋三次产业分类Tab.1China′s marine three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1.2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1.2.1利率渠道
该理论认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核心变量是利率,所以货币政策必须通过利率来加以传导。并认为,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与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其主要传导机制为:M↓→i↑→I↓→Y↓。当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导致投资成本增加,因此社会投资减少,产出减少。因此,对于一些利率敏感度高的行业来说,货币政策对其的冲击会比利率敏感度低的行业受到的冲击要大。
1.2.2汇率渠道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经济条件的不断开放,行业受到汇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进而,汇率渠道开始成为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一个重要渠道。该传导机制可表示如下:M↑→i↓→汇率(E)↓→净出口(NX)↑→Y↑。当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利率下降,本币贬值,本币贬值导致我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我国的产出增加。因此,对于主要依靠出口的行业来说,受汇率的影响较大,因此货币政策对这些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会造成较大的冲击。
1.2.3信贷渠道
(1)银行信贷渠道
随着金融在当今生活中的不断深入,现在大多数的借款人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成为借款人的主要资金来源。银行信贷对那些不能在金融市场上融资的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格外突出。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银行可能并不提高利率,而是采取对某些企业实行限额贷款的方式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因此,企业贷款可得性或银行可贷资金数量是影响投资支出的重要因素。其传导机制为:M↑→银行准备存款↑→贷款↑→I↑→Y↑。
(2)资产负债表渠道
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影响到市场利率,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借款人的金融地位时,就出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渠道。非对称信息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影响了银行的贷款发放。反之,如果出现了一些因素增加了银行对借款人的信任,从而降低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出现的机率,银行的贷款就增加。其传导机制为:M↑→Ps↑→企业资产净值↑→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贷款↑→I↑→Y↑。
2.1模型的选取
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VAR模型,它是用模型中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多个相关经济指标与预测的模型,于1980年由Christopher Sims提出。VAR模型可以简单灵活的估计出模型中内生变量之间的关系,事先不需要先定义因变量和自变量,比较方便灵活,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现在已经成为测度货币政策效应的标准模型。
2.2变量的选择和说明
在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的研究中,选择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来代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而我国现在仍然存在利率管制,尚未完全的市场化,因此,本文选取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而现有研究一般以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或广义货币(M2)作为货币供应的度量指标。本文倾向于主张以M1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为M0只代表流通中的现金,虽然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但是当今社会央行对我国企业生产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活期存款上,而M1的主要部分便是活期存款之和,同时M1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M2虽然涵义最为广泛,但是M2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我国的居民储蓄盒定期存款,一般情况下,M2都会呈现上升的趋势,很难灵活的体现经济的变动。
本文依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的海洋三次产业分类,并将第一、二、三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量(△M1)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用海洋各产业的增加值来衡量货币政策对海洋三次产业的影响。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GOP1),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GOP2),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GOP3)。
2.3实证结果和理论解释
2.3.1平稳性检验
为了防止谬误回归的产生,必须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所谓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是指生成该序列的随机过程的均值和方差在时间过程上都是常数,并且任何两时期的协方差仅依赖于该两时期间的距离或滞后,而不依赖于计算该协方差的实际时间。本文使用ADF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ADF检验结果表明以上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因此下面利用其一阶差分后的形式来检验它们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3.2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国狭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我国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格兰杰检验则说明狭义货币供应量与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变动具有时间上的因果关系。即:狭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我国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不是我国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表2 ADF检验结果Tab.2ADF test results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Tab.3Grainger causality test
2.3.3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
由于M1是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的格兰杰原因,因此为了更准确地比较、分析货币政策对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的产业效应,本文依次对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建立了VAR模型。
综合判定准则和模型稳定性的要求,将模型滞后期设定为1期,具体选定标准见表4。
表4 滞后阶数选择准则Tab.4Lag order selection criteria
在VAR模型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进行进一步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M1与GOP2、GOP3的脉冲图Fig.2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我国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皆为正向影响。而且在我国海洋经济领域,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产业非对称效应。货币冲击对海洋第二、三产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海洋第二、三产业对货币冲击的短期反应速度和程度有所不同。海洋第二产业产出对与货币政策的冲击在第一期就做出了响应,波动最大值出现在第2期,峰值为0.05,随后平缓下降。海洋第三反应则要平缓很多,其在第2期达到峰值,只接近0.02,随后下降,于第四期后几乎水平。总的来说,海洋第二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最为灵敏,海洋第三产业次之,海洋第一产业最为迟缓。
总之,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货币政策对海洋三次行业的产出效应存在着非对称性。海洋三次产业的产出对货币政策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这不仅仅体现在反应的速度上,而且体现在反应的程度上。
2.4原因分析
2.4.1政府的支持政策差异
我国海洋各产业受到国家的支持程度是不同的,我国每年都会加大对海洋第一产业的补贴。因此,当海洋第一产业受到货币政策冲击,尤其是紧缩货币政策的冲击时,政府为支持其发展,会对其加大补贴等各种扶持政策,使其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有所缓解,因此,海洋第一产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应最为迟缓,甚至没有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
2.4.2不同产业的融资条件差异
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中小企业还款能力的不稳定性,为避免造成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等贷款人不愿意把资金贷给中小企业。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设定了相对严格的条件,如与大企业的贷款的利率水平不同,而且还会对中小企业是否具有贷款资格进行筛选。基于以上的原因,造成了我国海洋三次产业间的贷款融资条件的差异,由此,造成了海洋产业间的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我国从事海洋第一产业的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其中还包括相当部分的个人养殖户,因此,不易获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融资条件差。而在从事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企业中,大型企业占多数,容易获得贷款人的贷款。因此,海洋第二产业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最大,海洋第一产业最小,海洋第三产业居于两者之间。
2.4.3资本密集度差异
产业的资本密集度是指该产业的资本与劳动力的比值,即每个劳动者所占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总额。海洋第一产业主要是海洋捕捞、养殖、种植,明显的具有劳动密集的特征。而海洋第二产业当中有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石油化工、海洋电力工业等投资量巨大的重型工业,所以海洋第二产业的资本密集度较大。因此,资本的投入对海洋第二产业的影响要大于海洋第一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因为海洋第二产业对资本投入的依赖度较高,所以其产出受资本规模变动的影响较大。现如今在我国银行贷款仍是很多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因此,当货币政策操作如提高存贷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信贷规模发生变化,进而通过产业获得的外部资本的规模来影响其产出。
3.1发展“普惠金融”
海洋三次产业之间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海洋产业之间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如资本密集差异、要素组合差异、产品性质差异等,并且这些差异是很难通过外部措施消除。因此,要改善海洋产业间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应该从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入手。通过发展小额信贷机构、合作金融组织等中小型金融机构,以满足中小型涉海企业和养殖户的融资需求,缩小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效应。
3.2鼓励新型担保抵押方式
鼓励开展利用以海域使用权证作为抵押物贷款和银团贷款等方式,为沿海开发项目融入大量资金,解决涉海企业抵押贷款要求高的困境。鼓励从事分散经营的渔民、养殖户通过互助式联合担保等方式,改善融资条件,获取银行信贷的支持。优化涉海企业和人员的融资环境,促进海洋三次产业齐头发展。
3.3完善征信制度
加快完善个人和企业的征信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建立针对从事海洋产业的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规模经营者的征信体系。将这类主体的企业经营信用记录与企业主个人的信用记录合并系统记录,对其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为基础,提高信用贷款比例,降低银行贷款的门槛,从而缩小海洋三次产业之间的融资差异程度,减弱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
[1]何广顺.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6(24):365-370
[2]曹永琴.中国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18-31.
[3]张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变量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3(1):34-46.
[4]干杏娣,吉红云.中美货币政策的中观传导效应比较——基于产业效应的视角[J].国际金融,2014(4):9-15.
Asymmetric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of in China's Marine Industry
Zhao Xin,Wang Xiao
(College of Economic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This paper uses VAR model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shocks on the value added of the three industries,and to study the asymmetric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s marine industry.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symmetric effects of the marine industry,which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ine industry.
asymmetriceffect;VARmodel;monetarypolicy;marineindustry
F124
A
2095-1647(2015)06-0003-06
2015-09-16
赵昕,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经济、数理金融。
王笑,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E-mail:oucjrwangxi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