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所依

2015-10-28 04:44撰文陈曦
中国新时代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敬老院养老院子女

撰文>>>陈曦

老,何所依

撰文>>>陈曦

工作繁忙让子女无暇照顾老人,敬老院就成为现代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一种。这种在西方国家已经普遍而且普通的模式,在中国却是新鲜且前卫的。

养老在任何国家都是个问题,而在中国这个问题似乎刚刚浮出水面。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预测,到2020年底,中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将从201 0的1 1.4%上涨至1 6.7%,增长了46.5%。老龄化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从7%上升到14%,大多数发达国家需要45年以上的时间,中国只需要27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使得很多青年夫妻需要赡养4位老人。养老成为社会以及家庭的双重难题。

宋代,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写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没有养老保险的古代,体力是人类自力更生的基础,因此,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只能靠能干活的年轻人来养活。父母把孩子抚养长大,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赡养老人作为回报。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社会需要的不仅是体力劳动者,而社会制度的完善也把养老的责任从家庭中分离出来。19世纪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此后,其他国家纷纷效法,社会保险承担了养老的责任。其实,社会保险解决了“钱”的问题,而“情”的问题则不是靠制度能解决的。养老,不仅仅指的是解决吃穿,在大多数人能够吃饱穿暖的当今中国,在精神层面上的养老可能更是养老的核心所在。

在西方国家,老年人独立生活或者去敬老院生活,这是全社会都认可的生活方式。在老人还能自理的时候,会选择自己生活。而当老人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则会住进养老机构。无论是老人还是子女,都不会因此被人笑话或看不起。

然而,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百善孝为先,父母年纪大了之后,子女应该常常伴其左右,以便照顾。通常情况下,中国老年人退休后都会与子女住在一起,这样,老年人可以帮忙照看儿孙,年轻人也方便照顾老人。

今时不同往日,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年轻人要想事业与家庭两全难上加难。工作繁忙让子女无暇照顾老人,敬老院就成为现代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一种。这种在西方国家已经普遍而且普通的模式,在中国却是新鲜且前卫的。养老在任何国家都是个问题,而在中国这个问题似乎刚刚浮出水面。“421家庭”时代的全面到来,也标志着中国式养老成为难题。原因很简单,把父母送去敬老院,是对中国传统观念的挑战。一方面,老人认为被子女送去敬老院伤自尊;另一方面,年轻人把父母送去敬老院会招来“不孝”的骂名。

在媒体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老人和子女都不把敬老院当作老人的晚年归宿,只有少数人对于敬老院采取乐于接受的态度。老人的年龄不同,对敬老院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老年之友》主持人成音在网上发表观点:“根据我对平时接触到的老人的了解,50岁到60岁之间的老同志对自己今后的养老方式比较想得开,他们的观念是到时候与情趣相投且说得来的朋友一起到较好的养老院养老;多数70岁以上的老人更愿意在家养老,他们最怕养老院缺少亲情,但儿女们平时很忙,少有时间照顾、陪伴他们。所以他们心里很矛盾;60岁到75岁之间的老人则举棋不定,会等一等、看一看,因为目前他们的身体状况还很好。”

20年前,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或者儿女不孝的老人无可奈何之下才去的地方,总是给人冷冷清清的感觉。现在,公办或民办的敬老院在各地都如火如荼地开起来,银发产业甚至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可即便敬老院的服务与设施要比家里好,居家养老依然是大多数老人和子女的首要选择。不论老人还是儿女,都怕被贴上“子女不孝”的标签,而进敬老院,就意味着会被贴上此标签。

其实,对很多家庭而言,把老人送进敬老院,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双独”夫妻要照顾4位老人,实在难以无微不至。另外,房价大幅上涨,买大房子带着老人居住也难以实现。倘若选择的工作远离家乡,那子女只能在节假日才有时间回乡探望父母。

一边是植根千年的传统观念,一边是不能回避的实际困难。究竟应不应该把老人送到敬老院,似乎是一道无解的题。

正方

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我们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将来一定要去养老院。一个社会,在它富裕起来以后,必然会产生少生孩子这种现象,就必然会造成老龄化。中国的老龄化到最高峰的时候,可能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四个人里有一个是65岁以上的。一对夫妇上面可能有4个老人,在经济上,一对夫妇可能可以支撑4位老人,但是在服务照料上是绝对没有办法做到的。

李文(美籍华人、教育学博士):养老院或者老人社区是家常便饭的事情,那里比我们吃得还好,住得还好,有会所,有药房。可能是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的理念说,父母一定要跟着子女,因为我把你养大成人,我觉得有一点封建。我赞成,老人自己想去的就应该去,这是享受生活。

肖才伟(华龄国际培训交流中心主任):现在主要的养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居家养老,一种就是机构养老,而机构养老还分为老人社区、老年公寓、护理院和临终关怀医院。发展这些养老机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使是对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的老年人,也应让他们在晚年能够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

风笑天(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家庭养老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的思想正是这种养老模式的客观反映。但这种养老形式已经面临严重挑战。

彭希哲(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居家养老是指老人住在家里的养老方式。“9073”即为90%的老人住在家里,称为“居家养老”。而我指的是家庭成员承担养老责任,这是两个概念。剩余10%的老人中,30%住在养老院里,70%的老人选择日托等社区养老服务。但是家庭成员承担养老责任并不只是老人住在家里,而是要和子女住在一起,子女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现在子女都不愿和老人住在一起,造成“空巢家庭”,老人依然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不过是空房子。现在的情况实际上是大多数年轻人还没有准备好承担家庭责任,特别是家庭养老的责任。从这点来看,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确实已经基本丧失,所以才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

反方

梁宏达(资深媒体人):1958年,中国有第一个敬老院。敬老院是干什么的呢?老人没人管,政府管,你到敬老院里来。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这条“少看父母,老看儿孙”。小的时候父母把你养大,这个恩惠一生都在。那么到父母老的时候,儿女的好就是父母的好。这与美国人观念不一样,因为美国人在孩子身上付出的责任,远没有中国父母这样无微不至。老人在家里,享受的是儿女绕膝,而在敬老院里每天看见的是其他老人身体不好过世被送走,这样老人的心情不会好。

张美萍(天津市和平区鹤寿养老院院长):在中国,再好的养老机构也代替不了家庭,再专业的护理也代表不了亲情,不能像西方那样一味强调机构的作用、追求“床位比”,也不能夸大父母与子女间的自由、独立。

陆震(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我们国家现在1.67亿60岁以上的人,据我所知,敬老院总共有160万张床。1 00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有机会进敬老院,其余的99个是绝对进不去的。不只在中国,其他国家,老人进养老院也不超过5%。关键是那些国家可以再造那么多房子给老人住。送不送老人去敬老院有两层意思,一是应不应该,二是能不能送进去。所以,整个世界,还是居家养老。

伊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家的感觉是任何一个养老机构都不能给予的,很多老年人是因为不能照顾自己,无奈之下才做出去养老院的决定的。

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集中养老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主张家庭养老,仍是我国主要养老形式,一定要注重亲情,我们绝对不能把老人都推到养老院,因为养老院的发展有个过程。养老院是把老人凑在一块,它有很多问题。比如,老人就不可能有天伦之乐。一般来讲,老人应该居家,社区应该配上一些医疗的办法。

李江(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特别强,这样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了,愿意在机构养老的还是少数,绝大多数要靠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

猜你喜欢
敬老院养老院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爱心送到敬老院
火场救人